陕西陇县:“四大行动”促振兴,乡村工作创新发展

时间:2022-09-08    点击:659063

作者:陇县农业农村局  李文涛

 近日,陕西省陇县农业农村局围绕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整体布局,聚焦陇县乡村振兴“百日行动”目标要求,扎实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四大行动”,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局、乡村振兴出实绩。

 开展“产业就业稳增收行动”,抓产业促就业增收益。由县产业振兴工作组办公室督促跟进2022年衔接资金产业项目实施情况,今年两批产业衔接资金项目中:一批项目44个,总投资4124.34万元,目前总体完成度已达85%以上;二批项目39个,总投资3579.19万元,涉及产业发展项目17个、基础设施项目22个,目前总体项目完成度达50%以上。县产业办依据项目归属镇划分安排专人逐一跟进,并采取不定期现场督导检查形式,确保项目按照建设内容和时间节点要求实施到位。8月底以来已开展专项督查5次52个项目。依据《陇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列支652.6万元对带动1000户脱贫户户均增收1000元及以上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印发《陇县202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方案》,列支200万元对市场主体进行贴息,通过持续政策扶持,进一步释放其带动产业发展的潜能。

 全县以882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产业基地和全域旅游、关山草原等旅游服务行业为依托,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通过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苏陕工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服务密集型企业带动群众长期就业达1.2万人,季节性务工超10万人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基地)+技能培训+返租倒包”模式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延链补链强链,三产融合发展,效益明显,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不断增创就业岗位,持续提升务工群众行业技能,稳步增加务工群众收入水平。

 推动“项目资产管理增质效行动”,顺流程强规范农户。联合县级7个行业主管部门印发《陇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印发《2022年陇县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为提升项目资产规范管理质效做好政策保障。2022年全县产业项目资金总投入9107.63万元,占衔接资金总量57%,超额完成省市指标要求。出台《产业帮扶资金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充分规范产业项目运行流程,现已通过镇村申报、产业主管部门初审、县级评审、计划下达,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实施产业项目65个,严格执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确保内容规范、要素齐全、链接有效、数字准确;项目开工、完工进展情况均达到省市时序要求。

 通过项目实施,为县域6500亩苹果园配套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完成230亩核桃高接换优,新建提升千只、500只规模奶山羊养殖场5个,新建畜禽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1处,提升食用菌基地2个,配备食用菌冷链车2辆。新建烤烟密集烤炉17个,编烟棚、库房等设施700平方米。配套饲草收割机、打捆机、喷药机、小麦收割机等农机具100多台套。硬化各类产业园区生产道路2.1万米,为消费帮扶生活馆配备了货架、直播设备等器材。

 实施“乡村建设大提升行动”,美环境净乡风促文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行动,以农村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一线督导、现场点评,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启动实施农村改厕质量提升年活动,对已摸排梳理列入整改计划的问题户厕和“回头看”发现近10年以来改造的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完成新增户厕改造700多座。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按照人居环境整治与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实施镇政府所在村公厕、旅游公厕等项目超30个。开展村庄清洁攻坚行动,推进从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拓展。以交通干道为主线,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村庄绿化。今年,先后出动机械2365余台次,发动群众5.1万人次,清理垃圾5000余吨,开展环境消杀7895余次,种花560亩、种树7.31万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落实“问题整改全清零行动”,深剖析严整改立长效。围绕中省市反馈5个批次问题,结合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托平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县农业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对照检查,深入剖析根源,扎实开展整改,较真碰硬解决问题。认领3类具体问题,按照分管股室划分具体整改任务,明确专人负责,建立“三单一帐”,按每周整改进展情况建立进度汇报制度,确保真改彻改,无新问题发生、老问题反弹,全部问题已于7月底整改完成销号。

 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厕建成维护、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培训等评估检查通报反馈过的全国共性问题,各分管股室针对问题结合中省市政策分类制定了“致富带头人‘头雁’培训计划”“乡村产业振兴云培训”“1+12管护办法”等长效机制,坚持针对问题举一反三、短板弱项全面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