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彬州市龙高镇:“173”治理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发布时间:2023-03-29 点击数:6995991

作者:马成

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日,彬州市龙高镇创新“173”环境治理工作法,聚焦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铆足干劲,吹响人居环境百日整治攻坚行动“集结号”,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创造干净整治美丽的农村生活环境奠定了扎实基础

构建大党建一盘棋格局。一是项目化推进。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提升”思路,将基层党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编制了《龙高镇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和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强化村庄规划指导,完善村庄规划体系,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细化分解各阶段任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专项方案以及村庄清洁、改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一系列方案。二是制度化规范。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对村民反映最集中、最强烈、最急需的12件事项逐一梳理、细化,形成有认同、可操作、标准化的《龙高镇便民一卡通》;将村规民约、村庄保洁制度、农户门前卫生“五包”制度、定期大扫除制度等全部规范纳入村民自治章程。三是系列化开展。由党组织书记牵头,村“两委”响应,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模式,组成“1+2+3”的6人小组(即1名村干部+2名老党员、老干部+3名群众代表)对各村进行每月1次的环境卫生交叉检查。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1次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以及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臭”行动,在辖区内形成“村看村、户看户”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七项治理提升村庄颜值。一是“一体化处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难题。在镇域内建设污水处理厂3座、简易污水雨水收集处理涝池10个,改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1393座,对不能纳入污水收集管网的农村生活污水聚居点,以及对农户厕所进行卫生厕所改造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波纹管抽入沼气化粪池发酵处理,再进入处理规模为5吨/天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是“五级网格化”处理生活垃圾。由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实施,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清”行动,建立“镇、村、组、院、户”的“五级网化”管理机制,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责任”的责任体系,落实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企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三是“生态循环”发展规模畜禽养殖。督促镇域内5家生态养殖企业与业主严格落实“两分离、三配套”,即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管网配套、化粪池配套、种养配套环保措施,发展种养配套,用生猪养殖废弃液通过管网灌溉农业种植园的生态循环新模式。四是“常态整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成立生物质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组装宣传巡逻车20辆,常态化、全方位、不间断巡逻,坚决杜绝各类火情;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扬尘治理,坚持道路卫生保洁,购买雾炮车1辆,每天喷洒3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全覆盖要求,督促街道12家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器,全面提升大气指标。五是“零容忍”开展散、乱、污治理。对主次干道、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已出动大型工程机械198次,动用人工1200余人次,清理农村柴草堆680处、垃圾堆12处、杂物堆256处,整治农村乱搭乱建9处、乱摆乱放113处。六是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截止目前,共评选表彰“十星级文明户”46户、“文明家庭”19户,进而引导群众向“要我干”为“我要干”转变,以“庭院美”促“村庄美”,推动人居环境向“美”而行。七是“全覆盖”实施风貌改造。投资120万元对街道进行绿化整修、投资33万元修筑排水渠1.5公里、投资167万元修筑水泥路2.03公里、投资20万元绿化10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安装路灯50盏,在硬件上提质增效。

探索产业与治理相融合三条路径。一是以丰富文化产业为载体,为人居环境注人“灵魂”。坚持“治理+产业+旅游+文化”发展之路,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兼顾发展龟蛇山、程家川文化旅游产业,年吸引周边游客上千余人,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文化自信。二是以多元化产业发展为根基,为人居环境改善增添资本。运用“互联网 +”模式与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相融合,投资320万建设“一分田”认领项目,采用在线预售、挂牌认领的方式,将农户果园以微田园形式出售,已完成定向苹果树认领700余棵,逐渐形成多元新业态发展趋势的产业模式。三是以带动致富为目标,为人居环境整治获取民心。按照稳粮、优果、增畜产业发展思路,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现代粮食“产收储加销”、现代果品“种储销”、现代养殖“养销加污处理”的循环发展链条,做足“特色”、做深“融合”、做强“产值”,带动更多群众生活富裕。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