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四项举措”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时间:2023-10-25    点击:658089

 今年以来,甘泉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要求,紧扣“四大提升行动、三大攻坚计划”目标任务,以“四项举措”为抓手,在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基层网格设置、健全服务功能、打造品牌特色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建强组织体系,筑牢治理“一盘棋”。坚持高位推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印发《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十条措施(试行)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党建联席会议、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包联社区制度,全面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分析研判会等形式,强化条块结合、部门协同,夯实部门和行业单位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建立“街道党委—社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组织体系,全县9个社区党支部,101个居民小区,156个单元楼,累计建立党小组17个,设立党员中心户482户,创建物业党建联建示范点4个,消除“三无小区”67个,把党的工作向基层延伸、在“末端”落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优化基层网格,织密治理“一张网”。按照统一划分、统一编码、统一管理的要求和原则,优化整合政法、民政、信访、应急等各类资源网格,有效缩短服务半径,全面加强“全科网格”建设,重新编码划分63个网格,确定30名网格长、63名网格员、楼栋长87人,形成全天候网格员队伍。坚持“党建+网格”,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累计建立网格党小组17个,确定党员中心户482户,明确网格员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收集居民群众社情民意信息、开展各类巡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等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底到边、无缝对接,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办好格中事”。今年以来,累计收集群众关心关注事项81余件,排除痛点难点堵点问题57余件。
健全服务功能,绘好治理“同心圆”。推出“1360”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以“三在”融合、“六微”联动为抓手,推动社区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触角下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各类功能区设置,建成阅览室、舞蹈室、日间照料室、康复室等各类活动室20余个。在社区建起“樊九平式”调解室和居民议事厅,实行“调解+议事”模式,快速有效解决邻里纠纷和居民诉求,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200余件,解决供水用电、车辆停放、物业矛盾等各类诉求980多个。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三单服务模式,持续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全县14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4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小区开展政策宣传、医疗义诊、文明建设、环境整治等共建共驻活动100余次,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社区“1年10件实事”活动,通过广泛征集民意,聚焦基层治理、基本民生、就业培训等领域,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征求实事90件,已解决实事硬事45件。
打造品牌特色,激活治理“新引擎”。按照“一社区一品牌”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载体,打造太皇山社区“归属党建”、北关社区“联亲式党建”、东台区“朝阳党建”、南关社区“彩虹党建”等品牌,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美水街道提出“1314”工作法,探索“红管家”物业品牌,通过“楼道议事角、院落议事会、社区议事室”三级议事协商平台,倾听群众意见,把“由我说了算”变为“大家商量着办”,用好一个“小点子”,不断激活社区治理“大能量”。在太皇山社区打造了全县首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驿家亲”红色驿站,将党务、政务、生活服务功能集于一体,设置休息区、共享区、读书角、服务站等区域,吸引130余名新就业群体驻足歇脚,让其在工作之余有了休憩的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