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安塞区沿河湾镇闫家湾村党支部:党建+产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4-01-04 点击数:658065


作者:郝丽萍

   走进沿延安市安塞区河湾镇闫家湾村新建大棚产业示范点,只见30余座大棚沿着产业道路两侧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成熟果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辛勤的村民们正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采摘的游客,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在大棚内,大棚种植户郭闫中和妻子正在认真细致的采摘草莓,不一会,鲜嫩欲滴、香甜诱人的草莓就装满了一小篮子。

   “这是顾客订好的草莓,要两篮子,一会就来取。”郭闫中笑容里透着草莓的甜,是丰收的喜悦。

   郭闫中今年63岁,是闫家湾村村民,儿女都长大成家了,他和老伴自觉身体还硬朗,便租赁了新修建的大棚种植草莓。


   闫家湾村位于杏子川下游,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地域面积10.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76亩,其中工业征地230亩,棚栽业用地312亩。村上以发展棚栽业为主,现有大棚88座(以蔬菜西小瓜为主),蔬菜合作社1个,村级民俗博物馆1处,驻地企业3家,村集体经济积累12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7756元。


  今年以来,闫家湾村党支部紧盯乡村振兴目标,按照区委深化“三有三创”工作制度的部署要求,围绕镇党委确立的“党建统领带全局、转型农业固根基”的发展要求,以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行动为保障,按照“抓党建、促发展,抓产业、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资源,探索推行网格员管理制度,压实推进全村的各项工作。

  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万元,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闫家湾村党支部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于2022年在现有村集体土地上新建大棚32座,建立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

新建的32座大棚充满了“科技感”,不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更安装配备了运货轨道、自动卷帘、自动放风、自动调温等智慧设备,解放人力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


  郭闫中有三十多年的种棚经验,看到如此“高配”的大棚,他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和老伴早早报名租了一个大棚。

  去年年底,郭闫中在新大棚里种上西红柿和小瓜,卖了5万多元。

  今年7月份种植的草莓正值采摘期,每天来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

  郭闫中的妻子闫兴琴笑着说:“来了顾客买不买都让先品尝,还有打电话让我们帮忙采摘的,除了采摘,还给超市也批发供货。”

  问起收入如何,闫兴琴捂着嘴笑着说:“今年大概能收入十二三万吧,党的政策好,我们很满足。”

  郭闫中插话道:“如果有空余的大棚,我还想再租一棚,这可比揽工强多了,时间自由,挣得还多。”

  郭闫中自家1.75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每年能领到1000元租费。租赁村集体大棚一年租费一万元,郭闫中笑着说,“用一万换十万,值得。”

  另一处小瓜大棚内,村民白金东看着翠绿的小瓜散发出阵阵香气,他不由得眉眼弯弯。

  白金东表示:“这棚小瓜元旦就能上市,按照现在的发价,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闫家湾村支部书记周建锴表示,新建大棚对外出租后棚均效益增加5000元以上,合计15万元,同时可带动稳定就业人员60人以上。

  闫家湾村党支部在党建统领下狠抓产业、助农致富的同时,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风文明;探索推行网格员管理制度,提升农村微治理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促进创建活动新发展。

  周建锴表示,下一步,闫家湾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进一步扩大棚栽业的发展,扩大村集体经济积累,真正把闫家湾村“一村一品”及“老闫家”西瓜品牌做亮做强,不断提升群众精神层面的幸福指数。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