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园园 梁刚刚
电动自行车给居民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延安市洛川县北关社区联合驻社区单位、物业等基层力量,深入住宅小区、沿街商铺和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等地从宣传、排查、整治、建设等多方面全链条夯实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工作,全力消除隐患。
宣传教育“广覆盖”
社区邀请消防专家举办2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以典型火灾案例为切入点,详细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针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等方面的疑问进行现场解答,累计覆盖居民600人次。在“线上+线下”发力方面,利用社区公告栏、电梯间海报、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和警示信息,推送内容包括火灾事故视频、安全科普文章等累计推送量达1000余次;线下张贴宣传海报50余张,宣传手册500条,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隐患排查“零死角”
日常巡查常态化上,组织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成立巡查小组,每天对小区楼道、楼梯间、地下室等区域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占用安全出口、“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行为,规劝清理违规停放、违规充电15处94辆。在日常巡查中共发现违规行为2起,均当场进行记录并告知居民整改。专项检查深入化方面,定期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社区内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店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销售不合格产品、违规改装等问题。在专项检查中,检查销售门店60余家,对发现问题的5家店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集中整治“出重拳”
在清理违规停放充电上,针对巡查中发现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社区联合物业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在集中整治行动中,共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40余辆,拆除私拉乱接电线12处,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电动自行车非法销售、改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对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商家,责令其召回问题车辆,有效规范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从源头上减少了安全隐患。
设施建设“强保障”
为满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在小区内建设集中充电场所。目前已建成已建成充电站点3个、集中充电车棚20个,配备充电装230个,基本满足了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在集中充电场所推广使用智能充电设施,居民可通过手机扫码进行充电,充电设备具备充满自停、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有效防止因过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同时,智能充电设施还能实时监测充电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