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本土人才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时间:2018-11-02    点击:217019
                                               作者:宝鸡市陈仓区委组织部   罗伟   李晓钰
       近年来,陈仓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西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聚力激发本土企业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新动能,探索生态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生态+旅游+扶贫”新模式,让山区变景区,让景区带山区,把贫困户嵌入旅游产业链中,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端上了“金饭碗”。
       引领企业人才上主战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区委、区政府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全力引导、支持本土企业人才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抢抓机遇、大显身手,以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引领、吸纳企业人才,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发西山美景,助力脱贫攻坚。陈仓区政府与宝鸡市育才集团签约,采用BOT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以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为主集中规划建设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用旅游开发带动产业扶贫,全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依托大旅游带动贫困群众大脱贫,通过发展特优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三年来,景区累计完成投资37.6亿元,灵宝峡、大水川、九龙山景区先后盛大开园,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余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1.92亿元,景区自开工建设至今提供工作岗位1.9万余个,安置就业2300人,吸纳贫困家庭就业640余人,极大地带动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
       集聚本土才智打攻坚战。按照“把西部山区打造成宝鸡市后花园”的战略目标,突出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显效,促进产业和民生共赢。积极引导和全力支持企业人才把景区建设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加快提升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贫困户从“穷窝”挪“富家”。累计撬动企业出资2260万元,修建码大旅游专线、朱园渭河大桥、贾村镇桥南路,硬化32个村的通组道路,实现了景区与乡村之间全覆盖对接,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既夯实了旅游发展基础,又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条件。在景区建成户均120平方米的特色民居118座,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118户群众喜迁新居。景区周边群众在政府、景区企业的帮助下,改造民居、美化庭院,以餐饮、民宿、客栈等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乡村生活体验式旅游,过上了更加美好、更加舒心的好日子。

      激发内生动力助脱贫。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干出好日子”的内生动力,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的转变。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三大景区自开工建设至今已累计安置周边群众就业2300多人,其中从事客房、餐饮、售票、检票、保安等岗位51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1.8万元。实行景区群众在育才驾校学习驾照只收取500元考试费用的优惠政策,先后为859名贫困群众减免学费257.7万元,增强了景区群众学习技能技术的信心和能力。指导贫困群众将土蜂蜜、土鸡蛋、花椒等土特产品打造为特色旅游产品,“提篮小卖”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山里的群众带来了无限商机。育才集团与周边140户贫困户签订《股民分红保障协议书》,每户贫困户以财政补助的1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大水川景区开发,由育才集团保底,连续5年连本带息给贫困户每年分红2200元,解决了扶贫资金分散效果差、“输血式”扶贫无效益、贫困户投资风险大的问题,让贫困户卸下了“缺钱”压力,打消了“亏本”顾虑,轻装上阵、主动加入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中。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