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三管齐下”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

时间:2018-11-09    点击:183870


安塞区委组织部供稿

       今年以来,安塞区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通过落实健全体系突出重点转变作风“三管齐下”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擎作用,注重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注重工作深度融合,党建赋能,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健全责任体系  主动担负工作任务

       区委组织部不断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切实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是突出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11个镇街党(工)委成立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责任传导、信息共享、扶贫协作、典型带动、党建保障和监督考核六项工作机制。每月调度一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打实地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拧成“一股绳”。二是逐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行区级领导包镇联村帮户制度,区委与每名包联镇街的常委签订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书。持续推行机关单位联村、党员干部和村干部包户制度,抽调371名作风踏实、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17支驻村工作队在村上深入开展工作,做到了每个村脱贫方向明确、脱贫措施扎实。三是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镇街党(工)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及机关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长期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有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今年,对17名优秀第一书记、23名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予以提拔使用24名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4名群众满意度较低的第一书记予以召回,并取消了后备干部的资格。

突出工作重点  筑牢攻坚战斗堡垒

        抓住农村支部这个关键,补短板、增实力、强保障,激发支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一是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全区50个贫困村调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9人,贫困村“两委”班子精神面貌、工作干劲明显改观。换届结束后,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深入开展了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撤换进入角色慢、工作不力的村支部书记1名,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群众满意度达到98.7%。二是发挥堡垒作用。突出发挥村党支部在产业扶贫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支部领办、能人创办、合作联办等方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3个,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扶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山地苹果和大棚蔬菜长效产业,同时发展香菇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杂粮等短平快项目,今年已经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长短”两项产业全覆盖。围绕腰鼓、民歌等民间文化“五张名片”,在支部的强力推动下,建成了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等15个文化和乡村旅游产业村,目前累计接待游客206.6万人次,带动贫困群众1463人就业,走出了党建引领、文旅搭台、群众受益的新路子。三是强化投入保障。区财政投入资金1500万元,在50个贫困村上建起了4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53处,每年可为每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积累5万元。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和脱贫攻坚的“新引擎”,32个贫困村推广了“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经营托管和联种联养带动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模式,农村常年闲置的撂荒地成为了促进增收“活资产”,贫困群众以土地、技术入股合作社,就能够得到只赚不赔的定期分红,身份也随之成为了股东。

切实转变作风  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坚持将作风建设作为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保障,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一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制定出台了《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和《纠正“四风”、转变作风实施细则》。牢固树立“扶贫帮困党员做,扶贫成效群众说”的工作理念,创新推行了脱贫攻坚“一墙四栏”工作法和“五张清单”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队作风过硬、脱贫成效过硬。创新推出“红色代办员”和“红色特派员”工作制度,以党员干部的“红色初心”推进政府服务与组织监督同步发力,用作风建设成果促进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二是严厉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严从实、抓早抓小,不遮丑、不护短,结合村“两委”换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8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先后对43个包扶部门和113名帮扶干部进行了问责。三是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以全国扶贫领域通报的违纪违法案例为反面教材,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在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中开展了沿河湾镇高家峁村原支部书记白成元挪用扶贫资金案“以案促改”工作,利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切实发挥“惩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