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彬州市:资源聚焦强合力 人才引领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8-11-09 点击数:194919

作者:彬州市委组织部  高文锋

       彬州市深入实施人才扶贫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脱贫攻坚作为人才作用发挥的主战场,引导各类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组团直通村户,科技人才下沉脱贫一线。着眼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和所思所盼,成立百名人才扶贫服务团,下设农业技术、医疗卫生、乡村教育、文体娱乐、司法援助、电子商务、科技特派员七个服务队,采取关键节点集中服务和常态化分散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巡回各村开展精准帮扶行动。截止目前,各服务队均开展活动15余次,惠及全市156个村10万余名群众。一是突出科技“造血”,以农业技术员和科技特派员为主力军,开展订单式培训,下田地、入大棚、进牛圈服务群众,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会诊存在问题,送去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科技知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举办各类农技知识培训30场次,服务贫困群众1.2万余人次。二是突出健康救助,整合全市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深入贫困村送医送药、免费义诊、答疑解惑。全市4000余名医生与4000户因病致贫贫困户“一对一”签约,担任家庭医生。三是突出智力扶持,选派5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每周末组织50名教师深入留守儿童家中,一对一帮教,补习功课、疏导心理、关心生活,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四是突出文化培育,音乐、舞蹈、书法等协会联手,每月深入各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去文化盛宴,培育文化新人。全县各村都成立了广场舞健身队,每天早晚群众都坚持跳一阵子,广场舞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村还建起了书画馆、村史馆、电子阅览室、舞蹈室,全方位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突出电商引领,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西北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北极“SOD功能苹果”示范基地、彬州市万兴职业学校服务基地,围绕电商实操技术、农特产品包装策划、手工艺品制作及包装设计项目,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活动。六是突出法律援助,抽调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部门业务骨干20余名组成法律服务团,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队为辅助力量,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地,深入镇村、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律知识宣讲20场(),现场解答咨询186人(次),快速受理案件17件,为群众生活提供法律保障。

聚焦现代农业,乡土人才引领产业脱贫。围绕苹果、核桃、蘑菇、畜牧等特色产业,探索“田教授+龙头企业+贫困户”、“土专家+合作社+贫困户”、“田秀才+基地+贫困户”产业帮扶模式,实现抱团发展,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队伍。一是领办扶贫产业园。李瑞波、卢效平、杨群仓等10名乡土人才注册成立陕西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丝路天台”现代农业示范园、长丰正现代果业等扶贫产业园,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升级,引领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园以其丰厚的蛋糕红利和开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一大批乡土人才加入,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受益,成为农村人才集聚“洼地”和脱贫攻坚主要战场。位于韩家镇太光村的陕西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园,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240户912名贫困群众致富,人均年增加收入7000余元;位于水口镇下长禄村的“丝路天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水口、城关街道两镇八村2000余户群众致富。二是领办专业合作社。全市运营规模2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31家为乡土人才领办,其余4家为村党支部领办、乡土人才协办。合作社深入推进“三变双五”改革,引导贫困户以土地、产业扶持资金、贴息贷款入股分红,土地入股每亩每年固定分红500元左右;收益分红根据经营种类和收益高低,由入股双方协定;资金入股,每年给予不低于6%的保底分红。今年以来,各类合作社流转土地2.1万亩,撬动产业扶持资金30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4亿元,贫困户入股实现全覆盖。三是领办扶贫基地。创建人才扶贫基地40个,推行“1+5”扶贫模式(1个基地带动5户贫困群众),加快富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配强扶贫队伍,党政人才聚力脱贫攻坚。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好用好干部的鲜明导向,让优秀干部在扶贫一线历练成长、建功立业。一是选优配强“指挥部”。遴选8名业绩突出、经验丰富、公认度高的镇人大主席和副镇长担任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各室主任,建强总指挥部。自换届以来,全市镇办党政“一把手”只调整1人(无贫困村),有的虽年过半百,依然奋战脱贫一线,“一线指导部”坚强稳固。二是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思想觉悟高、能吃苦、肯实干的40岁以下机关事业单位骨干,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驻村队员,把最“硬”的干部用到脱贫一线。对干的好的,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提拔使用;对干的不好的,依规严肃处理。运用“三项机制”集中考核比选“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57名,提拔使用17人;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16人,召回3名“第一书记”和5个驻村工作队,取消后备干部资格。三是择优选聘扶贫文书。面向本科以上优秀大学生,通过考试考核,公开招录156名村扶贫文书,为脱贫攻坚注入生机活力。

优化制度措施,激发脱贫攻坚人才力量。实施“三个强化”,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效能。一是强化培训。依托“陕西彬州市上海培训基地”,培训各类人才10批次500余人,其中:党政干部420人,村干部30人,农村实用人才、市管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50人;选派600名优秀教师分6批赴上海交大“陕西彬州市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彬州市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和脱贫群众培训学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30场次,培训贫困群众1.4万人次;借力扶贫园区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实训基地15个,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养乡土人才330余人。二是强化激励。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和市管人才生活补助机制,每人每月80元;评选重奖38名优秀人才,累计发放奖金4.2万元;给参加职业农民培育和脱贫群众培训人员,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交通费等费用160元。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35名优秀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并吸纳进村“两委”班子,特别优秀的9人担任村主要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强化管理。实行人才动态评价管理,突出作用发挥,出台涵盖脱贫攻坚、创新创业、示范带动、技能提升等6个方面31项《彬州市人才助推脱贫攻坚管理办法》,实施人才动态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截止目前,全市评选出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十大青年”创业人人才192名,考核淘汰不合格人才21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彦波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