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媒网讯(通讯员文:杨晓琼 图:吕鑫)留侯镇桃园铺村贫困户王桂芳今年6月有了两个新身份——村扶贫社社员和香菇产业园股东。凭着这两个新身份,她既可以在产业园里打工增收,又可以领取分红。
“有时候4点钟就要起床摘香菇,虽然累,但现在看到这么高的收益,再累也值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9月29日,让王桂芳尝到了当股东的甜头,入股1000元领到了1500元的分红。当天和王桂芳一样,尝到当股东甜头的还有村上的其他17户贫困户,共领取分红24900元。留侯镇桃园铺村香菇产业园中共有大棚16个,菌棒20000筒,今年共卖出鲜菇2.2万斤,收入9万余元,通过成本核算后,按照章程进行分红。此外,贫困户还能像王桂芳一样,在产业园里就近务工,以每小时10元的工资标准挣取劳务费。
“当时村上反复动员我入股,我入了1000元,本以为能分个三五百元,没想到分了1500元,太出乎意料了”贫困户李家松在领到分红后激动的说。今年5月,扶贫社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多方调研论证,结合本村生态气候特点,确定了香菇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园建成后,正赶上夏菇市场行情高涨,最高以9元每斤向订单企业销售。让普通的香菇成了“金蛋蛋”,赚的盆满钵满。
84岁的贫困户张正发给大家算了一笔账:1000元存到银行,一年顶多有20多元的利息,我们拿1000元入到扶贫社,才4个月就分了1500元的红利,这比存银行利息高多了!
听张正发这么一说,贫困户们纷纷表示还要跟着扶贫社走,参与扶贫社组织的其他产业项目,多入股多分红。贫困户们对扶贫社的美好期望,也正是留坝县建立村级扶贫社的初衷。
去年8月,留坝县在11个村试点推行扶贫互助合作社,聚焦“三变”改革,引导和组织贫困群众自愿以土地林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投资入股扶贫社,发展集体股份合作经济,探索出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股份、定期分红利的扶贫机制,把农村沉睡的资源盘活,变成可收益分红的资产,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稳定长效的产业脱贫之路。
目前,全县75个行政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发展会员1267户3293人,占全县贫困户总人数的76%。全县扶贫社共建立产业基地20个,带动农户累计发展土蜂4万群、土鸡10万只、袋料香菇1220万筒,种植白芨、西洋参等中药材近万亩,户均增收3000元。【责任编剧: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