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侠
走进黄龙县瓦子街镇,只见道路整洁、松柏成行、黄墙红瓦、生机盎然,美丽乡村的“外在”就在这里;而农家乐一条街、文化书屋、文化活动室、沿路“显眼”的村规民约,则告诉你这里的乡村更有“内涵”。落日余晖下,遥望着烈士陵园对面的东南山,更是恢弘的唯美,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人们正在传承着“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红色基因,用活用好红色文化。
道德讲堂“讲道德”
“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嘹亮的歌声在二楼小会议室响起,瓦子街镇道德讲堂“责任篇”开讲啦,此次道德讲堂踩着七步节奏法,通过“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讲故事、谈感悟、学知识、送吉祥”的小环节展开。“我觉得今天这个道德讲堂讲出了心声,央视关于环卫工人的责任心公益广告很有‘触点’,也很有 ‘泪点’,对于今年刚考上公务员的我来说,也指明了方向……”王雪岩在“谈感悟”中动情地说到。
“道德讲堂”是瓦子街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活动,活脱脱地把“德”的正能量和“美”的正引导践行到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同时,全镇实施“点亮工程”,通过培树典型,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弘扬崇德有礼、积极向善新民风。各村开设“村民夜校”,传颂红色故事,开展道德评议,组织群众说事论理、评先带优,让瓦子街充满淳朴、厚道、友善,让道德讲堂春风化雨,润泽这里的青山绿水。
“我有工作,不吃低保”
如今,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7年,钞利忠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作为全镇唯一的一个新识别精准扶贫户,也被纳入了低保户。
这一纳入,让钞利忠的儿子钞红海心里有个疙瘩:自己年纪轻轻,身强力壮,虽然有份谈不上非常“体面”的工作,但是养活自己还是没问题的,“低保虽然保证有饭吃,可一个男人总不能吃一辈子。我有工作,不吃低保,我想申请退出贫困户﹗”他主动写了一份自主脱贫申请书,在全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反响。“是呀,其实一向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钞红海早把自己心里想的化为具体行动的点点滴滴。
“乡风建设,就是在人的思想上搞建设,贫困户虽然只占村民的少数,但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少数。钞红海精神上退出贫困户是我镇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的点睛之笔,我们要把这种红色文化建设传承好……”镇党委书记赵军锋说到。
乡村振兴“精气神”
乡村 “振兴”,要 “塑性”,更要“铸魂”。乡村发展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文化振兴就是在乡村振兴中铸魂。铸魂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做好“载体+”建设,让文化活动既“有心”又“有形”。瓦子街作为一片红色沃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通过“传承涵养文脉,振兴乡村文化”为主题,开展乡村广场舞大赛、农家乐厨艺大比拼、“你不知道的烈士陵园”知识抢答等特色活动,将“饕餮大餐”送到村民身边。
做好“文化+”文章,让文化资源既“富脑袋”又“富口袋”。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电商”发展战略,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将浓厚的历史资源、传统村落和自然良好的环境融入全域旅游,做强文化产业,为瓦子街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农民增收致富有了新的渠道。
瓦子街的新乡风,是从“红色文化”开始的。一堂道德课,一封申请书,一个个充满“精气神”的面庞,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催化着这里的民风、家风、乡风不断向善向好,在东南山的瞭望里格外“映山红”。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