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风采

“板凳上”的扶贫故事

发布时间:2018-11-21 点击数:187994

——记洛川县旧县镇姚苌村党支部书记杨滨

                          作者:刘园园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书记”。杨滨是旧县镇姚苌村的一名普通党员,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时当选为姚苌村的党支部书记。在这之前,他一直担任姚苌村村组组长一职。

姚苌村因后秦姚苌而得名,该村位于洛川县旧县镇镇区中心,辖8个村民小组,共516户1965人,总耕地面积3850亩,果园面积3700亩。姚苌村很美,既可游千年姚苌故寨,又可赏千亩苹果花、品举世闻名洛川苹果;姚苌村也穷,2016年村组合并后被确定为贫困村,村子多年来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差、村民们意识薄弱……这个沉淀了中华民族“根文化”的美丽村落,似乎已被人们忽视。

为了早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杨滨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走访后,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和村民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板凳就会偏,不给村民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大伙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杨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块儿聊,越聊心越近

由于姚苌村是合并村的缘故,导致群众思想参差不齐,对村“两委”班子工作配合不力,对村干部爱理不理,村民会议参与率低。为了赢得大家的支持和拥护,杨滨走进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广听民意纳谏言,座谈商讨献良策。了解到村民对村民会议“你讲我听”的形式不满后,杨滨决定,把村民会议形式改成“从台上走到台下”,让村干部坐到村民中间,同坐在一条板凳上,零距离地“聊天”。开会时先拉家常再宣读会议内容,让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讨论解决问题。而就是这一座位的小改变,很快拉近了“两委”班子与村民的距离。

“以前觉得人家是村里当官的,见了也不想和他们说话,现在这个样子开会,才真正觉得村干部其实就是自己人,他们想的事、干的事就是我们村民关心的事”村民王云春说。

这一认识的变化,使得村民在会上发言有了秩序,有意见也能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谈了。

一块儿干,越干越像一家人

姚苌村离旧县镇较近,但村组间的道路坑坑洼洼,出行难成了村民致富的“拦路虎”,村级休闲场地和基础设施更是薄弱。

杨滨了解到姚苌村七组没有休闲场地,他随即召集村民商议修广场的事宜,但一说起这件事,村民直摇头。其他村建广场都是叫工队,何况大家还有农活要干,哪来的钱修广场……总之一句话,这广场没法建。

“自己的家业自己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就算没有项目支持,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家园建的一样漂亮”。为了统一思想,杨滨带着村干部和党员发挥“板凳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说服群众自筹7.8万元,敲定了投劳投资修建广场一事。

随后的62天,杨滨起早摸黑,率领村干部、带着党员和群众一起干。村民们看到杨滨并非为一己之利,却干的比受益人卖力带劲,从心里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村主任武树山说:“由于资金缺口大,杨滨带着我们村干部天天在外跑项目,多方筹集资金,最终实施村级主巷道硬化2982米,新修排水渠1800米,硬化西关组进村道路和修建水渠各5100米,土地头组进村柏油路硬化1000米,修建景观涝池一座,绿化美化小广场300平方米,修建党建阵地文化墙32米,绘制党建宣传画26平方米,同时给村集体购置了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监控录像等办公设施。他就像给自己家干事一样,我们从心底佩服他。”

凭着一股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的劲,杨滨不等不靠,争取在外的企业家、干部职工等,多方筹集资金5万元,党员义务出工,为村里第五组和第七组更换高标准自来水管1200余米。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加快推进了姚苌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今的姚苌村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环境优化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

一块儿累,越累越是生活甜

在洛川,苹果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姚苌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为了提高村民产业发展意识,杨滨带领其他村干部通过开展“访惠聚”,最大限度提供组织保障、智力支持和政策帮扶,实现合作社产业化发展。

为提高无职党员“上岗”能力,不断提升村民果园管理水平,在果园生产关键时期,杨滨带领村干部多次聘请不同级别的果树专家来村,现场指导修剪、施肥等生产技术,他突出抓好中青年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努力成为苹果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党员在苹果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以前根本不懂怎么管理果园,经过这几年的现场听课学习和平时实践,现在我不仅能修剪自己家苹果树,而且还能指导村里的其他果农。当初学这些技术既累又苦,现在看到自己的果园成为村里的示范园,心里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当初的苦真的没有白下。”村民王万江说。

同时,杨滨引导无职党员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技术的辅导员、勤劳致富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党风、民风,促进农村农业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一块儿想,越想家越暖

大多数情况下,群众是讲理的,但有时候可能对上级的政策不理解,或是关系他们的切身利益,群众就可能变得情绪化。尤其是易地搬迁这件事,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和排解,村民就很容易闹情绪。

在姚苌村,易地搬迁户共22户,记者走访了这些易地搬迁户。他们的老窑洞大多是年久失修的危窑或是土坯窑,有的甚至已显出倾颓之态,大多处于村里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的位置。

屈喜成就是这22户的其中一户。一家共6口人,致贫原因是两个孩子常年有病。2016年他成功分到了地处旧县安置点的63.6平米的一套住宅房。可屈喜成就是舍不得自己家的那几亩地,生怕住进了新房子耽误了下地干活的时间,硬是把自己锁在了窑洞里,无论谁来劝导就是不配合搬迁。

了解到这个情况,杨滨没有生气,他说“作为村里的第一责任人,决不能让这一个贫困户成为易地搬迁道路上的“拖油瓶”,哪怕是吃点亏、受点气、挨点骂,也要主动靠上去,把事情处理好、安排好”。于是,他在屈喜成的窑洞前,拿起笔给他算起了一笔账:孩子结婚的问题、儿媳妇生孩子不方便检查的问题、苹果产业信息知晓渠道问题……所有涉及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后,屈喜成情绪平静了下来,打开门说:“我愿意搬,之前是我没有想到这些问题。”

如今,走进屈喜成宽敞的新房,明净的茶几、崭新的沙发、各类电器设备一应俱全,生活在这个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新居,全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

屈龙龙边看新闻边说:“多亏了驻村工作队替我们着想,要不是他们当初给我和我爸算的那笔帐,现在我爸还把自己锁在那破窑洞里,哪来现在这么暖的家。”

每一户人家都有他们的易地搬迁的故事,截止目前,姚苌村2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完成入住。而扶贫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变成了姚苌村贫困户伸手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实在。                    责任编辑:彦波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