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彬州市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杨小军 魏宇婷
近年来,彬州市党史工作以着力实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努力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历史经验借鉴,为市域经济快速发展服好务。通过对我市党史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发现我市开展党史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只有1名专职干事,我市党史研究工作任务艰巨,再加上党史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党史正本编撰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工作,需要众力协同配合,现有的党史工作超负荷运转,难以加快工作进度,工作力量不能适应工作任务较重的现实需要。
二是留存文献资料不详尽。没有对本市党史研究室留存的历史资料进行详细整理,系统征集,以及本身留存的党史资料数目、类别较少,档案资料只有100余卷,占现存资料的25%,书籍只有300余册,远远没有足量的文献资料储备,在党史资料征集、保护、编纂工作方面存在困难。
三是硬件设施不配套。党史研究室没有合用有力的办公设备,现有的小型打印机故障频发,只能印几页文件资料,而书籍资料难以打印。并且在采访以及赴档案局查找资料过程中,缺少录音笔及摄像机的情况下,依靠人工实时记录整理,后期无法回看梳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史口述历史的保存。
四是党史研究经费不足。编史存史,征集、编纂、出版史书,必需有足够的经费作保证,虽然党史工作经费有财政,但实际能够申请到,落实到位的较少,党史经费往往是用一点,申请一点,步履维艰。
五是学习研究形式单一。目前开展的党史工作只限于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阶段,党史的研究始终是闭门修史。在资料征集的过程中,很多单位并未重视为党存史修史,极少数单位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提供征集资料。搞党史研究,离不开调研,调研就要外出,在有实地考察的需要时,因为经费不足,为征集资料,只能步行或坐公交到就近的地区自费进行考察,无法赴外地旧址、红色教育基地身临其境,实地调研,主要依靠固有的书本内容进行核实编写,影响党史编纂工作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由闭门修史变为开门办史,更好地服务现实,使党史研究实现实质性进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予以解决。
一是广纳贤才,建立党史工作人才库。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史人才队伍,强化党史人才的支撑,在市委党校、市教育系统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中,发掘热爱党史工作、有一定党史理论知识和文字组织能力的人才,建立党史工作人才库,储备党史人才,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随时为开展党史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在建立人才库的基础上,适时成立党史学会,广泛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党史专题研究、党史基本著作的撰写、指导、研究等工作。
二是抢救史料,推进文献资料征集制度化。做好文献资料征编和利用工作,促进党史资料征集、留存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抢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资料,征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资料,包括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文献资料、口述资料、音像资料及实物资料,征集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充实和丰富党史资料,加大对资料的征集、编辑力度,推进党史专集出版。同时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电子化储存资料,更方便科学地利用党史资源。
三是研磨精品,把党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履行职能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作为,努力开展党史研究,多出精品力作,加速正本编撰出版,积极完成省、市、部机关工作任务,把更好更出彩的工作成果展现给领导,以有为争有位,赢取领导的重视,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党史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逐步配齐打印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落实好编制、人员和经费,更好地服务彬州发展。
四是善借外智,在合作中亮化党史宣传。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委党校、中小学在党史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专家学者的合作,整合他们的智慧,联合开展好党史工作。注重宣讲,充分发挥党史服务中心作用,与市委党校合作,成立彬市党史宣讲团,宣传彬市的革命历史及人物故事等。探索新形式,运用智慧党建、党性体检中心等新载体,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把枯燥史料制作成有趣的故事呈现给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党史。通过双赢合作弥补党史部门不足,挖掘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五是强化服务,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之中。在存史资政的同时,积极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改变观念,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主动贴近、融入彬州市工作实际,围绕中心,励精图治,正确把握时代脉博,找准自身的工作定位和发展方向,创新方式方法、工作机制,用好新媒体,守好主阵地,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到全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洪流中去,增强党史工作的生命力,开辟党史工作的新路子,为党和人民写信史、存真史,以钉钉子精神开拓党史工作的新领域。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