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司令的牛日子

时间:2018-11-30    点击:218380

作者:曹雅培

初闻陈孝坤是在同事口中得知的,“崾崄村产业办的好的就有陈孝坤的牛场”;初识陈孝坤是在村民村干部的赞叹声中,“陈孝坤厉害的很,人家从西安养猪,再回到咱崾崄养牛,养的牛个大、长的快、价钱还高,咱得和人家好好学学”;初见陈孝坤是在他家的牛场,穿着工作服,带着口罩,正背着壶给牛场杀菌消毒,个子不高,但是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智慧与经验。

陈孝坤,土生土长的崾崄村人,今年50岁,曾是本本分分种庄稼的山里人,为了能够脱贫致富,去西安学习养猪,后到黄龙养猪三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根在崾崄,为了能够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也为了父老乡亲能过上好日子,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崾崄村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之路。对于他平时的生活做事风格,用崾崄村丁月来的话总结再合适不过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经常做,经常的事情细心做。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崾崄乡山地广阔,牧草丰富,气候适宜,为发展牛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对于陈孝坤来说困难之处依然很多,之前没接触过养牛,很多事情都是俩眼一抹黑。对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在乡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的联系畜牧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去学习养牛知识,同时去观摩其他养牛户的培育模式,再结合之前自己的养猪经验,成功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简单高效的养牛新模式。从青储饲料的种植、收割,从牛崽的繁育、喂养到长成,他都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争做一个创新型的“牛”人。

简单的事情经常做。对于养牛技术方面,陈孝坤可以说是崾崄村的第一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凡是碰到有养牛意向或者向他讨教经验的人,他都能毫无保留的耐心细致的讲解,有时候还带村民参观自己的牛场,偶尔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他和村民攀谈的身影。崾崄村的贫困户耿福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从开始的养羊到后来的一头牛,再到现在的俩头牛,耿福明显的过上了好日子,他说“这一头牛都能卖8000多元呢”“能过上现在这么美的日子,除了感谢政府的帮扶,最应该感谢的还有孝坤,他是个有本事的人,跟着他,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父老乡亲的幸福就是陈孝坤的幸福,他自己常说这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但正是这平凡的事情中体现出他是个不忘初心的“牛”人。

经常的事情细心做。可以说陈孝坤的养牛技术在同行中很拔尖了,但是他并没有骄傲,止步于此,对于牛场的日常他都要亲力亲为,在他眼里,牛场的70 多头牛都是“宝贝疙瘩”,需要细心“呵护”,为此他从没间断去畜牧局的脚步,每次培训会必定有他的身影。他的细心不止于养牛,平时谁家需要帮助,他总是能看得见,农忙的时候主动用自己的杂草机去收割庄稼,有一次看到村里的路坏了,自己出钱出力将之修补好,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既能成大事,也能拘小节的“牛”人。

人的一生虽然长度有限,但是宽度无限,陈孝坤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优秀的品格证明了他人生的宽度,相信他在养牛致富路上会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