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官微要多接地气

时间:2019-04-22    点击:263318

【呼声】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各地政府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两微一端与公众互动。大到政策出台实施,小到家长里短,只要群众关心关注的就要有所回应。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少政务类官微仍是“我说你听”一副冷面孔,缺少交流的热度,不接地气。有的语言枯燥、官气十足,有的态度蛮横,竟然闹出“神回复”引发热议,备受诟病。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官微”应放下身段,走群众路线,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发布施政内容,实施贴合受众个性的服务举措,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受众的认同感和好评度。当然,官微创新不一定靠“卖萌”、调侃争取眼球,还是要守住底色和底线,在用心、走心上办出质量,才能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北京西城区 于保月 

  大学生村官干事舞台在村里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加强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但是,也有些大学生村官被截留在乡镇机关,变为名符其实的大学生乡官。把大学生放在乡镇机关里打杂帮忙,或许是出于组织上的关爱,担心年轻人缺少基层经验不知怎么干工作,而实际上这种好心却适得其反,致使有些大学生村官虽为村官,却下不到村,沉不到底,与群众有隔阂,工作上应付,没有真正心连心、面对面地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些贪图安逸的大学生村官,乐此不疲地愿意留在乡镇机关里,只等任期届满后早日离开。有些大学生村官一年到头到村子里去不了三两趟,和村民也打不了几个照面,寥寥几次到村里,也不过是迫于无奈、表面应付。

  大学生村官应该把到村里任职当作努力锻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大好机会,而不能把基层锻炼的平台变成人生仕途的跳板。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督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奉献中成长进步,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赢。

  江西南昌西湖区 刘 立 

  

  美丽乡村建设力避千篇一律

  近日下乡,看到一些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几乎千篇一律,缺少特色。不少乡村都是在村庄旁边建一个休闲凉亭,在村口立上一块写有村名的大石头,一些乡村一眼看去除了村子名称不相同以外,似乎有许多雷同之处。

  笔者以为,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发挥各自特色,结合本村实际,根据地域特点,多挖掘具有本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然后将这些东西融入各自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去,从而打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景点,扮靓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东城区 许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