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摔八瓣为兴村

时间:2017-09-12    点击:88682

                                                                         心摔八瓣为兴村

                                      ——记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党支部书记、  泾阳龙泉公社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

                                                                            文/烟波


       在陕西关中渭北旱腰带的中段,巍巍嵯峨脚下走出了一位人称愚公的铮铮铁汉,他就是现咸阳市政协常委、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党支部书记、泾阳龙泉公社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炜。弃教从农,从治理家乡穷沟荒坡,改善生态环境到发展乡村旅游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他所干的每件事都是心系家乡,功在后代,是常人认为无法实现的大事难事。


                                                                           他让荒山披绿装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把龙泉的荒山变成绿山,变成让龙泉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98年之前刘炜还是一位血气方钢的青年教师,他所在的村子村名叫龙源村,是泾阳县最东北的旱塬村落,也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98年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437亩,80%都是旱坡地,村子总计人口3643人有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这里是标准的旱腰带,五沟七梁,寸草不生,群众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这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说:累死累活,不给龙源村干活,不是翻沟就是上坡,不是人背就是驴驮。当时村里人还自嘲说,饿是饿着哩,却在炕上坐着哩。每想到父老乡亲为生活而犯难,刘炜心里很不好受,每天除了上课他都在苦思冥想着如何才能改变家乡面貌?一次偶然机会他听到村里的老人讲,我们这里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听上辈人说这里原本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这顺便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刘炜的人生轨迹。让刘炜立刻对龙源村的村史来了兴趣,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地方志,不看不了解,看后更吃惊,原来这里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村东200米发现有距今近一万年的陶窑遗址,遗址西北高,东南低、北部有残墙一段,附近有灰坑,内含大量陶片,这里又是汉代池阳宫的遗址。据记载,池阳宫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建筑华丽,气势雄伟,它的西侧500米有一个天坑,深70米,坑底面积50亩,据说是汉代皇帝祭天的地方。龙源圣地,敏秀钟灵,香烟弥漫,据三原县志记载,在明清时代这里就建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寺院叫龙泉寺,当时的寺院主持是山西人,佛教誉贯关中,信徒万千,香火不断,今寺院虽以毁坏,但遗址犹存,一些石碑牌匾还保存完整。同时据资料记载、东汉大司空第五伦、明代科学家王徵、明代进士马理等都出生在这里。难怪老人们都说这里有龙脉,是一块风水宝地。一连好多个晚上刘炜都没有入眠,难怪古人选中这块地方,这里有天然奇特的地理地貌,有流之不尽的甘甜泉水,这里原本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只因历史的变迁和大自然施虐,才出现了如今的穷辟荒凉。1998年在刘炜的心中萌发了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让龙源的历史复原,我要让龙源水清。山绿、天蓝,我要组织乡亲把龙源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立即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年迈的父亲和妻子并得到了父亲和我爱人的支持赞同,从此他放弃了当中学校长的机会,离开讲台,返乡务农走向了一条十分艰辛的愚公开山路。

                                                                         

                                                                                  “要改变家乡面貌先从荒山治理开始”。

        因于长期受大自然风沙日晒摧残,龙源已成为十足的台塬干旱地区,荒坡大多在25°坡比以上,不说种庄稼长树,就是草也难以生长,为了更科学的进行黄山荒坡治理,在水土保持及水利专家的建议指导下,1999年3月10日,刘炜和他的妻子师丽珍用架子车拉着准备好的工具、锅灶、被褥等住进了沟里面一个破窑洞,白天他们夫妻一起修筑梯田,因为这里的土地80%坡比都在30°以上,地表干燥、不能存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只有把它治理成反坡梯田,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土壤流失,土地才能有效利用。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劳动强度大,他们吃的是红苕杂粮,野菜,喝的是沟里的泉水,干活累了不敢歇,地上一坐就想躺,躺下后立即就睡着了,晚上加班到星星出现是家常便饭,到了晚上妻子还要回家照管孩子往返步行几公里,他一个人经常不脱衣服就进入梦乡,好多次老父亲半夜不放心顺着山路来到他住的破窑洞,多少次父亲见他困的把被子都登翻了,流着泪水给他盖上,然后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儿子的鼾声起伏,父亲忍受不了儿子的劳累随即召开家庭会议,把其他四个儿子儿媳都赶进山沟一起治理荒山,每到节假日家里所有孩子也进山参加劳动,就这样为了尽快恢复龙源村生态环境,实现刘炜的治理梦,他们一家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辛勤与汗水洒满了龙源所有的沟沟坎坎,截止2005年共完成荒沟黄坡治理9850亩,共建梯田580多垄,修建栏水坝3处,年栏泥沙120多万吨。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区。


                                                                               坚定不移地打造生态环境

         刘炜说,治理荒坡荒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生态建设打好基础,因为生态修复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修复任务大,所以除了他们全家人的参与他还把村上的贫困户以及闲散人员组织起来,每天给他们管吃管喝,每月发给他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起进行植树种草绿化荒山。他们所采取的绿化措施主要把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结合起来。一是采取封育保护措施,强调自然修复,从2000年开始正式封沟育林,并由专人保护,禁止在治理区域内放牧,禁止开垦土地,禁止人们进沟挖柴铲草,采中草药,对本身稀有的植被严加保护,增强自然自我修复,效果比较好,现在的所有野生植被茂密旺盛,覆盖严实。二是科学的选择种树,加快人工修复生态建设。按照当地的土壤、温度、气温等,采取一树当家,多元种植的办法,生态林主要选择耐干旱的柏树为主,同时选择了像国槐、刺槐等耐旱树种,共人工栽植生态林8000余亩160多万株,为了让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刘炜首先利用好当地为全球优质葡萄优质区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酿酒葡萄、鲜食葡萄及适宜生长的杂果树,已建成葡萄园4300亩,樱桃园200亩,桃园300亩,石榴柿子园430亩,梨园300亩,冬枣300亩等共计近7000亩,基本实现了园区生态全覆盖。

         在这里除了自身的组织,省、市、县等以及全社会对龙源村的支持也很大,2000年以来特别是我们省直机关的领导及员工坚持年年都在这里植树。经过验收2016年龙泉公社被省上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刘炜个人也获得了“全国绿化贡献奖”。经过近20年的奋斗,他的生态建设梦最终得到了实现,几千年前的龙源村环境想不出是什么样子,或许更美,或许也不过如此,如今的龙源村,天蓝、水清、地绿、风景如画,环境更美。


                                                                  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升级转型,刘炜带领龙源村群众依托现有的林果资源,地热泉溪资源、葡萄酒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构成了完美的天地合一旅游景观体系。2013年注册成立了“龙泉公社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基础建设,2015年4月27日正式对外接待游客,日接待3万人次左右,年营业额突破了1亿元。龙泉公社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依托生态治理成果,依山依水规划,投资3.5亿元建成了由民俗餐饮、文化展示、温泉养生、生态家园、休闲娱乐、时令杂果采摘、花卉展示八大板块组成的一体化现代农业观光园。

       建有2条风味特色民俗街,入驻商户219家,汇集了陕西境内所有名吃,每道菜都是现场制作,其原料由公社统一供应,原生态无污染,安全卫生,香特可口,而80%以上的小吃都有着上百年的传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极其珍贵的遗产。

8000亩生态林,7000亩经济林,既能让游客尽情观赏大自然又能无尽的享受天然氧吧带来的健康,同时还能亲手采摘到无公害原生态水果。


       龙泉公社发挥优质的地热资源,已建成占地3000㎡的温泉澡堂子和占地4000㎡的温泉游泳馆,常年人流不断生意非常火爆。

       龙泉公社建有娱乐场所5个,项目齐全游乐安全,有占地60亩的跑马场、有关中最长的高空滑索、有腑瞰龙泉全景的摩天轮、空中漫步、户外拓展以及儿童游玩项目应有尽有,让游客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

       龙泉公社建有占地80余亩的农耕实践体验园,不但让游客能见到数一万计的已经退出农耕舞台的农业工具,而且让年老的游客多出了几份乡愁和思念,给年轻人提供了许多了解并能亲自体验农业从楼、犁、耙、磨、撒种,除草到收割的全过程,从而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龙泉公社有特色的住宿,50洞窑洞宾馆、50顶丛林仙阁、个个优雅卫生,价廉实惠,服务一流,住进窑洞,特别温馨,坐在门外,身在丛林中,仰望星空,如同走进世外桃源。

       龙泉是块风水宝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西山庙新石器陶器窑,汉代池阳宫,明清龙泉寺遗址犹存、第五轮、王徵、马理、雒于林、吴密、仵德厚个个都是国家栋梁,人中精英。今年元勋文化影视基地已在龙泉落地生根,为龙泉公社本就深厚的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选择古今文化融合交相辉映,会极大的促进龙泉公社的发展。2016年龙泉公社被国家评定AA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走共同富裕道路,有效开展精准扶贫

        龙源村位于关中渭北旱腰带,村里的地大多是旱坡地浇不上水是个靠山吃饭的山村,由于缺乏产业带动,过去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相伴而生的“三留守”问题也日益严重。身为龙源村党支部书记,发展经济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村子的环境变了,通过治理后的荒坡荒沟给村民带来了明显的增收,但由于种种原因村中的少数群众还没有彻底脱贫,2015年,龙泉公社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精神及省、市、县、镇各级扶贫工作要求组织人力对全村村民经济及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精准的确定了30户120人为龙源扶贫对象,并为这些扶贫户建立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以龙泉公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扶贫平台,公社成立了四个生产大队,十个经济合作社,把现有的扶贫户分成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有文化有技能无资金的,第二类是通过培训能掌握一技之长的,第三类是能力差没有资金的。对于第一类公社为他们免费提供门面。帮助他们选好项目,让他们自主经营;对第二类人群公社进行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能力,然后安排到相应的合作社,每月发给每人2000元工资,包吃包住,使他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第三类人群公社组织他们做保洁工或参加农业种养殖等。每月包吃包住,再发给每人每月2000元工资。贫困户王玉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玉侠家住龙源村第五村,家里只有5亩旱地,过去一家人生活靠她和丈夫打工维持,但前几年丈夫不幸去世婆婆又长期卧病在床,儿子和女儿都在上学,一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自从龙泉公社2015年免费给她提供了经营门面,又给她选择了擀面皮这个项目后,她家的生活才有了着落,来公社前由于给婆婆、丈夫看病举债好几万。现在她除了把账本上所有的欠债一笔一笔还完,还改造了原来的旧房,换上了一套新家具,每天还能洗上热水澡,用挣到的钱还把儿子供出了大学,现在她走到村子里腰杆也直了,笑脸也多了,她逢人就说是刘炜救了我们全家。还有刘建平、刘蕊、成永锋几家贫困户通过精准扶持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刘双定、成超等贫困户公社给安排了稳定的职业有了固定的收入。经过精心扶持,18户达到了当年扶持当年脱贫,剩余的12户已在2016年10月份全部脱贫。同时在公社的带动影响下,周边的毛家村、岳家村、冯家村、王家村等餐饮、运输、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也日渐兴起直接受益人数近1万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炜将连同他所打造的龙泉公社在乡村游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旅游扶贫将会取得更大的效果。【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