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抓“美丽党建”促脱贫攻坚出实招

时间:2017-09-07    点击:69708

支部举旗帜  党员尽责任

邑区抓“美丽党建”促脱贫攻坚出实招

作者:仝伟  王正强 

   “以前种庄稼,一亩地才挣1千多元,现在李富权帮我种苗木,一亩地能挣7千多元,年底就能骑上电动车了。”贫困户李彦民激动地说。鄠邑区祖庵镇石佛寺村党支落实党员认领脱贫攻坚“责任田”以来,让有能力的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采取“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早日脱贫。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权和贫困户李彦民就是典型的“一对”。

鄠邑区脱贫攻坚3000人誓师大会以来,坚持以“五个美丽”统领,围绕“12345”目标,按照“支部举旗帜,党员尽责任”的思路,精准发力,把农村班子坚强、队伍过硬、培优争先、场所规范、管理民主、发展给力作为“美丽党建”的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下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从严执行《村干部补贴与脱贫攻坚成效挂钩考核办法》和《鄠邑区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工作不力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

农村党员种起了脱贫攻坚“责任田”

“帮困容易扶志难”,这是帮扶干部张万里发出的感慨。家住鄠邑区涝店镇平东村的房昌昌(化名,真名方建昌,建议用化名)就是个典型,家贫身懒还好赌,女儿看不起,几年都不叫爸。帮扶干部牛东卫生院院长张万里第一天为他送去米面油灶具等,前脚刚走,后脚他就卖了打麻将。这时候,村党支部按照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领责任”的要求,把解决房昌昌思想问题的责任落在支部书记王学文和两名支委肩上。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经常去他家做思想工作。村“两委”班子7个人,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值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房昌昌家打扫卫生,还把他叫到村办公室一起值班,谈心交心,鼓励他积极生活。知道他家后院堆满了杂物,党支部一号召,在村的10多名党员主动去他家清理杂物,整修前后院落。支部的关爱、党员的关心,一步步触动着房昌昌的内心,他慢慢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开始下地干活。为了进一步增加他的收入,支部书记王学文提议在村上的东平农业有限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作。当房昌昌站在焕然一新的房前,女儿一句:“爸,你擦擦汗!”让他流下了悔恨的泪。他当众表态:“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干活,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有村上党员的帮助,加上帮扶干部张万里用心用情,房昌昌正在改变懒散习惯,积极参加劳动,还把自家三亩地以入股方式流转出去,当起了小“股东”。

目前,全区6284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和边缘户结成帮扶对子,履行扶贫帮困责任,解决了许多帮扶干部难以解决的问题。

支部扛起了“三变”改革大旗

盛夏时节,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村千亩葡萄园迎来成熟季,村民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是村党支部引领“三变”改革的有力佐证。近年来,胡家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村民响应土地流转政策,以“土地入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与荣华集团对接联姻,实现一分地变成三分利,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现代农业发展好路子。在产业发展中,西安荣华集团前后投资6500多万元,成立户县雪葡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将“支部”建在田间地头,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户以3年的土地流转金作为入股的股本金。每亩每年折价1250元。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股权代理人,将93户农户300多亩土地以3年土地流转金折价入股,参股到企业。现在葡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0余亩发展到1100亩。胡家庄村已从几年前当地人口中“脏乱差、没产业”的典型贫困村,变成了现在大家争相学习的“示范村”。

孙家硙村是西安高科集团帮扶的贫困村,村党支部抓住机遇,盘活村内资源,积极与帮扶单位协作,发展花卉种植和净菜加工。目前,高科集团累计投资30多万元,为村上建起了花草种植基地和净菜加工车间,既为贫困户切块分红,又壮大集体积累,掀起“三变”促脱贫的序幕。

目前,鄠邑区在全区确定“三变”改革试点村,由村支部牵头,以“美丽党建”为保障,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