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了西凤情

时间:2019-08-02    点击:694701


【原创】文/刘建生

“刘老师,刚才有人给你送了一本书。”门房路师傅举着一本装帧精美的杂志对我说。

“谁给你送书呀?”同事好奇地问。

“他叫刘红超,是西凤酒厂一名制酒车间的职工,也是咱县作协会员。每期《西凤酒通讯》杂志一印出来,他不管本期有没有我发表的文章,都会不辞辛苦第一时间给我送一本。真令人感动啊!”抚摸着厚实光滑的封面,我一边给同事介绍送书人,一边迫不及待地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浏览起本期的精彩内容。通过它,我了解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动态,品读“西凤文苑”里精美的文章,感觉如同饮了杂志封底上的那款“旗帜”西凤酒,酣畅淋漓,非常过瘾。

打开手机,才发现红超友的微信留言:“刘老师,本期杂志给你放在了门房,请查收。”我赶紧回复:“非常感谢,怎不进来喝口水?”“怕打扰你工作。”他很快回复。听说制酒车间是酒厂最辛苦的,他每天不但要辛辛苦苦上班,下班时间本该休息,却还还骑着电动车不辞辛苦义务在县城文友间分发企业刊物《西凤酒通讯》杂志,感激、敬佩之情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他的身影:魁梧的身材,瘦瘦的脸庞,那身四季常穿的深蓝色的厂服,衣领火红,就像他对企业炽热的爱。


我和他同龄,相识源于对文学的热爱。初次相识,是在凤翔作协群里。后来,在县楹联诗词协会组织的讲座上,他拿出一份“西凤人讲西凤故事”演讲稿,诚恳地请我帮他修改稿子。我看了一下,写得非常好,个别地方我帮他提了点建议。后来,得知他在那次比赛中获奖,我也替他高兴。慢慢地,我俩成为好友。我也逐渐知道,他的父亲原来在县博物馆为研究员,对秦文化颇有研究。

在柳林镇工作多年,我常常在柳林街道看到无数的西凤酒厂职工。每当早晚看到一辆辆高大的厂车接送酒厂职工,出于对家乡特产西凤酒的喜爱,我也对这些身怀酿酒绝技的工匠们顿生敬意。正是由于他们的传承、创新,才使西凤酒香飘九州,誉满天下。可惜,他们我全不认识。直到和刘红超成为好友,我才慢慢感觉到西凤人的爱企敬业。

他热心企业宣传。

得知我爱好文学后,他动员我及作协文友们积极向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西凤酒通讯》杂志投稿。渐渐地,我看到县作协鲁主席、杨副主席、魏副主席、青年新秀王小勃等文友的稿子接连在刊物发表,我也跃跃欲试。为了帮助我弄清杂志的宗旨及用稿情况,他给我送了样刊,供我学习。在他的热情鼓励下,我仔细阅读杂志,尝试性开始投稿。逐渐地,我的散文《西凤常伴  人生康健》、《老房子和西凤酒》、《柳林等你来》等稿件陆续被该刊采用。每当我的稿子被采用,他就会兴高采烈地打电话贺喜,并及时帮助企业文化中心给我送来来杂志和稿费,真是一个热心人。当然,他不光给我送,他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骑着电动车穿街过巷为许多认识的文友送一本每期新出版的《西凤酒通讯》,每期不误。

那是深冬的一天,天刚擦黑,他打电话说在小区门口,让我取《西凤酒通讯》杂志。下了楼,我才发现天气冷的出奇。我裹紧棉衣,戴好口罩、手套来到小区门口,发现他身穿棉大衣,戴着头盔、手套,骑着电动车缓缓停在我面前,从后备箱取出杂志交给我。他祝贺我的文章发表,还向我透露建议作协去西凤酒厂开展工业旅游采风的建议。我觉得他为了企业宣传不畏天寒,而且很有思想,这个建议很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若投机,我俩就有了说不完的话。作协赴西凤酒厂旅游采风,撰写酒文章,在各类刊物、微信平台刊发,不就是对家乡名酒西凤酒的大力宣传吗?不知不觉,我俩在寒风中谈论了半个多小时。他见时间不早,连忙抱歉地笑着说还要给魏副主席送《西凤酒通讯》,就骑着电动车消失在夜幕里。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顿时觉得他的背影如此高大。后来,他冒着严寒酷暑给我送书多次,每一次都令我感动。一位普普通通的酒厂职工,下班后本该好好歇息,可他却不辞辛苦,动员文友投稿,义务分发杂志,并设身处地为企业宣传提出合理建议,这种主人翁精神怎不令人感动?

他非常爱岗敬业。

我常常想起他的手。记得初次和他握手,感觉粗糙,茧很厚。后来,和他聊起,才知道他在制酒车间,是相对耗费体力的岗位。我很奇怪,干着重活,他不是显得精疲力尽,而总是精神抖擞,显得乐观、知足、幸福。我不由得想起陕西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尽管煤矿的工作异常艰辛,可在孙少平眼里,劳动就是一种幸福。我想起读过的刘红超的散文《回家》,文中讲述了他的经历。作为柳林镇土生土长的汉子,他高中毕业就去南方打工,凭着勤学苦练,逐渐成为企业骨干和技术人才。由于对南方不习惯,就返回老家,应聘到西凤酒厂当起了制酒车间的合同制工人。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有次微信交流,得知他转正,我很替他高兴。我想,天道酬勤,他若不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好机遇也会与他擦肩而过。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他勤写酒类文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在西凤酒厂,每天嗅着醉人的酒香,凭借对西凤酒的挚爱,加上书香门第的熏陶,他逐渐在写作上显示才华,《亭子头与西凤酒的故事》、《我的爷爷与西凤酒》等一篇篇跟西凤酒有关的文章陆续在“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号发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西凤酒面向全球开展“西凤酒故事”征文,他的散文《我和市委书记共饮西凤酒》喜获优秀奖。全球海选,应征稿成千上万,获此成绩,确属不易。

刘红超,虽然是西凤酒厂无数职工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但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名员工可以体现出企业精神。我觉得他是西凤人的代表,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西凤人对企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我看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我看到了技术工人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毅力。“我与酒业共荣辱,把酒叙旧话未来。”他在《亭子头与西凤酒的故事》的结尾语,不正是无数西凤人的共同心声吗?爱岗敬业、以企为家的西凤人,永远是企业的顶梁柱!这些工匠身上,洋溢着浓浓的西凤情,那是对家乡特产西凤酒的热爱,是对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热爱,是“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的企业精神!作者简介:刘建生,教师,凤翔县作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