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汉中市:党建引领激活脱贫攻坚“四支力量”

发布时间:2017-11-28 点击数:70903

                       【原创】作者:千汉轩

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办)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这“四支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骨干力量,既是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又是坚守在一线的生力军。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四支队伍”权责不清、职责不明、步调不一致,导致工作中思想不统一、决策效率低、相互不支持,有的甚至推诿扯皮、相互拆台,“四支队伍”的叠加、凝聚力作用不但没有形成,反而出现效果递减现象。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动能,汉中市坚持精选、明责、严管、厚爱并重,树立“一盘棋”思想,将各级工作力量整合、职责任务整合、管理考核整合、激励奖惩整合,使各级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围绕脱贫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

选优配强“四支队伍”,确保个体强团队优。青壮年外流严重、“两委”班子后继乏人是贫困村的共性痼疾。内部动力不足,就必须将帮扶团队配强配硬。

配强驻村力量。共落实150个市级部门单位、1419个县区部门单位开展结对包联贫困村工作,每个贫困村都由包联部门派驻驻村工作队。并明确要求,市级部门必须由县级干部带队驻村、县区部门单位必须由科级干部带队驻村,全市累计161名县级干部、1723名科级干部脱离原工作岗位,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选优第一书记。将选优配强第一书记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来抓。2015年起,在全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革命老区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在人选确定上,坚持政治标准和能力素质“两手抓、两手硬”,重点从各级后备干部和综合素质较高、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中选派。目前,全市1361名第一书记中,有厅级后备干部16人,县处级后备干部82人,科级后备干部390人。此外,还先后有23名大学生村官在第一书记岗位上经受锻炼。

夯实包抓责任。注重压紧夯实各级领导干部包抓责任,明确要求镇办党委班子成员必须带头包抓贫困村,党委书记必须带头包抓问题最突出、脱贫难度最大的村。特别是对全市110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落实了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帮扶部门包联、一名“第一书记”常驻、一个企业或合作社帮带、一个互助资金协会帮筹、一名乡村医生驻村的“六个一”措施,强化帮扶力量。

优化“两委”班子。建立软弱落后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和定期开展“两力两率”调查测评两项长效机制,及时对不胜任、不称职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调整优化,2017年已调整、处置村“两委”干部97名,其中正职14名。持续优化农村基层干部结构,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134名镇办扶贫专干,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招录350名基层事业单位干部,并将全市新招录的185名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全部安排到村工作。

 

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统揽脱贫攻坚工作。着眼于解决贫困村既有村“两委”干部、又有第一书记,既有上级帮扶部门、又有镇办包村干部,容易出现“政出多门令难行、事难办”的实际问题,汉中市从力量整合、职责整合、管理整合三方面入手,着力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成立临时党支部整合“四支队伍”。出台《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整合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的意见》,以贫困村为单位,将各级派驻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办确定的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四支力量”,统一整合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在帮扶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由第一书记或帮扶工作队中能力最强、群众最信服的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镇办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统筹调配帮扶工作队成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市10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365个其他贫困村,全部整合成立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和临时党支部,统筹中、省、市、县、镇、村各级8419名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用六大职责划清权责边界。将原来分散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职责,按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统一整合梳理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六大职责”:组织开展贫困户核查认定、建档立卡等工作;协调派出单位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制定并实施包扶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协调落实并指导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开展宣传动员,督促协调惠及贫困户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协助镇办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三农”工作各项政策。帮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落实职责任务第一责任人,负责将具体任务分配落实到事到人。

用政出一门统管四支队伍。改变过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由组织、扶贫部门分别选派、分别管理的现状,在市、县两级成立由组织、扶贫部门共同参与的整合“四支队伍”工作办公室,将纳入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的各级干部进行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各级帮扶干部选派、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和评选表彰等各项工作。

线上线下双重手段严管厚爱,激发干劲创造业绩。人员派下去、力量整合了,加强管理监督、促进作用发挥就是重中之重。汉中市通过推行在线管理、开展集中研判、落实“三项机制”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四支队伍”整体聚合作用发挥。

推行汉中智慧党建云平台在线管理评议。依托汉中智慧党建云平台,建立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线管理评价系统,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成员的驻村工作签到、工作日志上传等全部纳入线上进行,使日常监督管理实时化、痕迹化、便捷化,让党员群众随时可查看、随时可评价。同时,还可根据网上签到和群众评价情况据实发放驻村工作补贴,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成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建立驻村帮扶情况集中研判制度。借鉴党政领导班子综合研判的办法,由各县区统一组织,对每个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及每名成员的履职情况,采取集中述职、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办法,每年进行一次集中研判,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考核排名,作为驻村干部以及所在单位年度考核、奖惩评优和提拔任用的基本依据。

落实“三项机制”树立鲜明导向。坚持将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为激励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履职尽责、苦干实干的重要手段。2017年,市委、市政府表彰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工作队100个,优秀第一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工作队员160名,截止目前,全市已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中提拔县级干部3名,科级干部75名。此外,依据2017年度驻村帮扶集中研判结果,全市共调整、召回履职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278名,对召回的80名三年内不予提拔,所在单位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今年5月份整合“四支队伍”工作启动以来,汉中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取得长足进展。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10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基本实现扶贫互助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两社一会”全覆盖,入社入会群众15.8万人,其中贫困户8.9万人,还在各类农民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党支部282个。各类扶贫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整合涉农资金18.87亿元,全市已竣工扶贫水利项目295个、电力项目55个、交通项目12个、新建标准化卫生室270个。各类民生惠民政策有效落实,4383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教育补助,转移贫困劳动力7.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9283人,对10.06万人进行免费体检,对2万余人进行医疗救助,43860户异地搬迁和12124户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脱贫攻坚交叉检查排名在全省持续上升,三季度名列全省第一。(作者:千汉轩)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