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基建"风口" 充电桩迎来千亿元市场机遇

时间:2020-03-23    点击:581177

       中国证券报记者 崔小粟

  近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行列。据统计,至2030年,我国将存在6300万台的充电桩缺口。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充电桩需求量巨大,市场空间在千亿元级别。充电设备需求将显著增加,充电桩行业受益,也将给技术领先、运营积累深厚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纳入新基建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具体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广发证券认为,从狭义上来讲,新基建指的是那些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的领域。从广义上来讲,其所指的领域应该是那些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行业,也就是所谓的“补短板”领域。新基建与传统的“铁公基”等明显不同,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新基建更注重拥有科技内涵的产业,代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充电桩纳入新基建,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带来对充电桩板块的加速投资。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个,私人充电桩71.2万个,车桩比约为3.5∶1。截至2020年2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4.5万个,同比增长43.8%。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并不协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目前,公共充电桩已经提前达成规划要求,但私人充电桩数量仍远远不足。依照规划,车桩比约为1∶1,但目前车桩比为3.5∶1,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不过,未来一段时间充电桩增长速度有望明显提升。充电联盟最新预测认为,2020年将新增37.3万个私人交流充电桩,私人交流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107.6万个。在公共充电桩方面,预计新增15.6万个,公共充电场站预计新增1.2万座。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车销售会突破1500万辆,保有量会突破8000万辆,届时纯电动车辆或达到6480万辆。这意味着,如果按照车桩比约为1∶1的匹配要求,至2030年,我国将存在高达6300万台的充电桩缺口。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认为,随着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充电桩需求量巨大,市场空间在千亿元级别,预计对应的充电设备市场空间约2800亿元,充电和服务市场约4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投资将拉动充电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

  积极响应

  在新基建加持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已在充电桩建设方面有所响应。3月15日,国网电动发布消息称,为响应国家新基建的号召,国家电网正式开展“寻找合伙人”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合伙人与国家电网一同共建共享充电桩。近日,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一家区域性的充电网络运营商百城新能源合资成立了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称,合资公司是做智能微网一体化储充系统,该系统由宁德时代研发,集储能服务、充电服务和电动汽车检测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解决传统充电站配电难、选址难、对电网存在冲击风险的问题,可以快速形成大功率超级快充网络。

  一些地方政府推出新举措,力促新能源车充电业务发展。北京市发改委近日就2020年度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申报下发通知,明确补助对象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已建成并投运的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即在社会公共停车场或可用于充电服务的停车场站内建设,向全社会开放的,为新能源小客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经营性充电设施。北京市发改委将继续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公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投资,给予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支持。

  2019年12月30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通知,明确中央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补资金使用方式,通知明确了具体奖补标准。具体看,按照单桩参照额定输出功率,给予一次性奖补。其中,直流快充桩奖补400元/千瓦,奖补上限4.8万元/桩;交流慢充桩奖补300元/千瓦,奖补上限为2000元/桩;带有有序充电控制功能的交流充电桩奖补400元/千瓦,奖补上限为4000元/桩。设施奖补金额不高于招标价格。

  川财证券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里程焦虑”,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地政府设置了硬性指标引导充电桩建设布局,确保充电桩在“量”上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招商证券指出,总体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充电设施的资产利用率会进一步提升,而伴随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充电设施建设会有所加快。

  龙头受益

  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领域相关公司数量超过300家,竞争较为激烈,行业整体利润偏低。其中,中游充电运营集中度相对较高,运营环节成本较高,先进入的企业已经建立一定的领先优势。

  截至2019年11月,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的运营商只有8家:特来电14.4万个、星星充电11.2万个、国家电网8.8万个、云快充3.3万个、依威能源2.5万个、上汽安悦1.8万个、中国普天1.4万个、深圳车电网1.2万个,上述8家运营商占充电桩运营总量的90%。

  事实上,由于充电桩行业整体运营效率不高、前期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一直饱受盈利之困。一位行业从业者曾公开表示,充电桩行业静态投资回报期平均为5.74-9.57年。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初,国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超过1000多家,但是目前仅剩约100家,只有10%左右的运营商存活下来。

  赛迪数据显示,充电桩的投资回收期与充电桩的使用率关系密切。对于交流慢充桩来说,使用率为5%的情况下,回收期需要近3年,若提升使用率到30%(每天充电8小时),则投资回收期被缩短到半年以内。而对于直流快充桩来说,在使用率为5%和30%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2年和2年。提升充电桩使用率将大幅度缩短充电桩的投资回收期。

  中金公司认为,充电运营为重资产行业,当直流桩利用率高于8%(按60kW桩算)方可盈利。因此,运营商在场站运营前期有较大的投资与运营亏损压力。同时,公共充电需要协同场地、强电、充电运营商三方进行,推动运营商加快建设,促进强电、场地的配套较为关键。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必须建立充电网络才可能大规模支撑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于德翔表示,开发充电桩很容易,但建立一个充电网络则相当复杂。充电网络需要从设备网到控制网、能源网、数据网多网融合,同时基于汽车运行、能源服务和数据增值服务打造价值闭环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特聘专家孙会峰指出,新基建中指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仅是传统的充电桩,“新”代表新的数字化技术,是指充电桩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有机融合。新基建的目的在于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充电桩的使用率直接提升了充电桩行业的盈利能力。

  孙会峰表示,充电桩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应用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效链接客户需求,开拓新市场,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导企业。并且龙头企业的规模化效应优势正在逐步凸显,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充电桩使用率,持续扩大优势地位。产业价值链正从上游设备逐步向中游运营领域转移,而运营领域的行业龙头最具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