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园芳
说到梁家河,相信多数人都会想到习总书记曾经待过的梁家河,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陕西黄龙县的梁家河,一个借文明之力华丽蜕变的村庄;一个在新时代文明大道上发光的村庄;一个百姓生活幸福,美如梦境的村庄。
美丽乡村建设,使落后村庄华丽蜕变
最初认识梁家河是在2012年,因为要创建卫生县城,单位组织到这里打扫卫生,当时村子农户家门前垃圾成堆乱倒,门前屋后的柴垛横七竖八的乱堆放。村子的路都是土路,只要有车驶过就尘土飞扬,你若刚好站在路边,绝对会被呛得难受。农家院墙都是用土垒的,因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高低不一,东倒西歪,看着很是碍眼,当时在我的心里对梁家河的认识是,环境卫生差,村民很不友善,心想以后绝对再也不要来到这个地方。
可是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在新时代文明之力的带动下,梁家河村搞起了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石堡镇作为上级组织积极为梁家河争取各方资金370余万元,硬化村间巷道6条,维修排水渠3100米,铺设污水管道3700米,实现村内污水全收集;配发垃圾箱、垃圾桶500个,设立垃圾银行兑换点1处,216户改厕全部完成;全面实施村庄美化、绿化、亮化,粉刷门楼院墙6800平方米,墙体彩绘2100平方米,栽植各类乔灌木8700株,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安装路灯35盏,实现了产业环境、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同步改善,缩小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生活差别、心理落差和文明差距,促进“城与乡、贫与富”的协调发展。
经过努力,现如今的梁家河背山面水,三面山峦环抱,林草覆盖率达92%,石堡河绕村而过,一条条用红砖铺造的干净马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房屋,雪白的农家院墙上被涂画上各式各样宣传新时代、新文明的优美画作,房前的捞池经过升级后变成了水景欣赏的好去处。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以前我们的门楼院墙风格不一,有大有小、有新有旧,看起来不美观,现在经过改造后,整齐多了,我们住着心情也好。”梁家河村村民贾晓红高兴地说。
文明落地开花,让梁家河拥有了高气质
文明落地开花,本就是破与立的关系,破除旧陋习,立起新风气,梁家河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勇敢向不文明行为亮黄牌,以红白喜事为例,以前村子办红白喜事,有钱人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没钱的人家,为了所谓的面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办的风光,导致本来就拮据的日子,过得更是艰辛,很多家庭,因为高额外债,妻离子散,然而,在新时代实践服务站内,记者却看到另一番景象,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厚养薄葬,不提倡操办庆生、满月、祝寿、升学、入伍、乔迁、买车等酒席。红白喜事邻里亲戚随份子钱不超过300元,酒席标准不超过400元、待客不得超过20桌,招待用烟每包不超过10元,招待用酒每瓶不得超过80元。丧事三天简办,并举行集体告别仪式。“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有了标准后,村民都很支持,自觉执行,相比以前办一场宴席在费用上能为百姓节省1万余元呢,村民的负担轻了,乡风文明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村主任刘克强说。
在新建的民俗文化馆内,记者见到很多群众在里面参观聊天。“在我农闲的时候会转到馆里来看看。管内摆放的过去老物件让我感受很深。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很艰难。可是现在我们条件好了,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吃饭,穿衣挺讲究的,讲究粗细粮搭配。我生活在梁家河村,感觉和城里人一样,日子过得特别有奔头,特别幸福”村民辛强讲到。
为了进一步正村风、淳民风,梁家河村修建了民俗文化馆,文化馆实行全天候开放,让老百姓在闲暇之余有个好去处,馆内陈列的所有老物件都是村民自行捐赠的,让大家通过老物件忆苦思甜,感受到新时代、新文明带给老百姓生活的甜蜜,感召更多的能人异士参与到家乡建设。同时该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宣传及普法教育,深入创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扎实开展“好乡贤”“好公婆”“好儿媳”等各类模范评选活动,弘扬真善美,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义仁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墙体彩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转变思想,逐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和乡风文明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