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的中小学不该再有上不完的培训班

时间:2020-05-13    点击:624361

        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减轻中小学过重课外负担,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

  从禁止教授小学1-3年级学生四位数及以上的加减法,到禁止让“小学低学段学生理解《滕王阁序》”;从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知识内容,到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这份负面清单细致得让人惊叹。

  作为判定培训机构改革教学内容是否超标超前的“说明书”,这份负面清单为各地开展查处提供了明确依据。当前,所谓的“培训”大多数都是“提前学习”,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揠苗助长不但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还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治理校外超前超标培训问题上下了大力气。“校外培训机构不能提前学、超纲学”,已基本成为共识,相关部门也要求每个培训机构把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招生对象等报教育部门备案审核,审核同意之后才能办班。

  超前学习培训班之所以有市场,并不难理解。在当下仍以分数作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生、作为招生主要依据的背景下,家长们的焦虑需要有寄托,这时候一些培训机构便会趁“需”而入,满足家长、孩子“弯道超车”的愿望,哪怕只是一种短期的提升。别人家孩子在补,自己要是放弃的话,总觉得输在了起跑线上。

  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更助推了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勾连,少数教师采取“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内不讲、校外讲”,也会逼迫一些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这也就可以解释,面对这份详细的负面清单,为何一些家长会担心超前超标学习仍然难以避免。

  因此,校外超前超标必须严打,评价体系的改变与健全也要加快速度,才会更快铲除校外超标超前培训的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在严打严查校外超标超前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校内教学的监管,确保“不超”的同时也“不漏”,若出现校外“不能讲”,校内“没有讲”的情况,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失职失责。

  这份负面清单会产生什么的效果,作用有多大,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可以肯定,只要各地相关部门不打折扣地实施,一定能让许多学生、家长受益。

  如何减轻中小学的负担,如何评价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一直都是社会关切的重要话题。每一次改变、每一次努力,都让我们距离美好目标更近了一些。也只有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多元评价体系,孩子才能真正找回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而不是长大后回忆童年,只有做不完的难题,上不完的培训班。(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