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怡红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黄龙县崾崄乡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在脱贫攻坚路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组合拳”。
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崾崄乡党委围绕扶贫产业发展,争取中省市县扶贫项目资金347万,全乡6个行政村因村施策,形成了“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重点打造了马蹄掌药王庙香菇种植园区、白城桥村百亩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园区、鲁家塬村矮化苹果示范园、太地塬村矮化苹果示范园、崾崄村绿汁鲜榨油坊、伍姓村山羊养殖基地等村集体经济。各村支部积极采用“村支部+企业(能人大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村集体经济带贫益贫作用。目前,带贫益贫作用成效初显,马蹄掌药王庙香菇种植园区为12户贫困户各分红2000元,白城桥村百亩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园区为14户贫困户各分红3000元,伍姓村山羊养殖基地为2户贫困户各分红1500元。此外,6个村集体经济采取全程托管、包教技术、回收产品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并返聘贫困户21户26人务工,累计增收8.756万元。
严管厚爱相结合,全面激发队伍活力。长期以来崾崄乡坚持以凝聚合力、发挥作用为目标,综合运用“三项机制”管好用好“四支队伍”,全面提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质量。一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要求各村做好日常考勤登记的同时,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同时由乡重点工作落实督查组定期或随机对各村“四支队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查看,以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时刻明确自身职责,力促“四支队伍”在其位、谋其事、有作为。二是建立“四支队伍”关怀机制。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足额发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各项待遇补贴按时高标准落实,同时,定期深入村组进行走访,开展谈心谈话并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驻村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困难、矛盾,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三是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将驻村干部在日常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并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把坚守在扶贫一线苦干实干的好干部作为干部推荐选拔的重点对象,有效激发了扶贫干部工作热情和活力。
创新脱贫攻坚新思路,全面践行乡村振兴。近两年崾崄乡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典型示范为抓手,集中力量开展扶志扶智工作,助推脱贫攻坚走向纵深。一是全面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太地塬产业大户“致富能手”杨书军、伍姓村“自强励志”残疾人殷立忠、崾崄村“脱贫先进”佐会喜等典型模范60余人,通过强化宣传引导,狠抓典型推广,用身边人、身边事唱响脱贫路上的“最强音”,努力营造全乡参与支持关心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针对贫困“边缘户”思想、产业、能力等方面短板弱项,采取“典型模范+边缘户”的模式,精准结对“一对一”上门帮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推动扶智扶志示范性向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传播。三是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崾崄乡机关成立“文明宣传”等4支志愿服务队、村上成立“环境卫生”和“村风建设”2支志愿队伍,联合县级部门所成立的13个志愿服务队,共计20支队伍。以“点单式”服务、“固定日”共建、“积分制”激励为抓手,先后征求群众需求及村组发展需求49项,目前完成文明实践41项,为群众和村组解决残疾人家庭送温暖、修订家规家训和维修污水管道、环境卫生整治、爱心超市物品增添等实际问题79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