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卫

“【战疫长安•抗疫有我”】揭秘疫情下的“福尔摩斯”

发布时间:2022-01-11 点击数:641379

 

 在奋战在一线的“战疫”大军中,有一批极其重要却很少出现在

公众视野内的战士,他们就是流行病学调查组的队员们。

 12月18日晚9点,接省卫健委紧急通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名省流调队队员王刚、白莹、王欣、韩琳及王艳霞迅速集结,奔赴抗疫一线长安大学疫情指挥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到达指定地点已是晚上11点了,队员们没有停歇,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流调工作中。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控制的关键环节,而流调员就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指南及确诊阳性患者活动轨迹,队员们需要通过详细询问每位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活动轨迹、接触人群等“三间”分布信息,摸排风险点,梳理传染链条,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为此,队员们每天拨打几百个电话,理解和配合的群众还会对他们说一句:“辛苦了。”也有一部分人会反问他们是不是诈骗。队员们经常不眠不休,手机没电了就边充电边打。没有上下班,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会儿,醒了接着干。


 “流调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个时间点、地点等细节的背后都饱含着队员辛苦地付出。有时候我们得到的名单只有一个名字,要尽快找到这个人,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这样,连夜追查成为常态。很多时候遇到密切接触者存在抗拒心理,电话流调时不是特别配合。我们更是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强调配合流调工作的重要性,直至其敞开心扉。”王艳霞说到。


 “刚接到通知时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承担这样的任务,作为一名公卫人,深知流调的重要性,是和‘病毒’在抢时间,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和遗漏。我们对每位流调对象的轨迹都要做到无缝衔接,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具体去了哪里,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接触了什么人,待了多久,周围人员和环境状况,如何防护等等,事无巨细,都要引导他们回忆,为记忆画像,还原出所有场所和接触者。”韩琳说。 

此外,我院流调队员还紧急承担了,长安大学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的任务


核酸采样、密接人员、发热学生转运、阳性及密接的环境样本采样以及长安大学学生宿舍疫情防控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12月26日,完成长安大学流调任务后,5名队员们又带着新的未知奔赴下一战场。并入省流调机动队进行现场流调。进入城中村、封控区进行摸排和信息收集,并前往隔离酒店了解隔离人员核酸采集、消杀、医护配比、垃圾处理及人员防护等情况。
 往往工作结束,已是凌晨,队员们纷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休息。第二天依旧激情饱满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都希望尽自身微薄之力,盼疫情早日驱散。
 “跨年那天晚上,趁着吃泡面的功夫,和家里视频通话,想儿子了,从来没离开他这么久,快一个月没见面了......”王刚说。“孩子用学到的抗疫儿歌录好视频发给我,让我感受到来自家里以及社会,对于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抗疫人员工作的认可。”白莹笑着说道。“疫情之下,亲身经历,方知不易。身为党员,而我也只是尽力做了自己能做的。”王欣说。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