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墨书香悟人生

时间:2022-11-10    点击:658808

 文/门俊儒

 世界读书日这天,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瞬间,让我的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这句话无疑是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一个民族喜不喜爱读书,竞然是如此兹事体大,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头顶,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有这样一篇报道,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喜爱阅读的民族,几乎每个家庭都很重视阅读,读书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民族基因,深深的烙印在骨子里。据统计,犹太人口总数只有1600万人,但就是这样一个“蕞尔小国”,却培养出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洛克菲勒巴菲特卡耐基等等这样的杰出的人物,近现代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竟然高达154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夸张的讲,他们这个民族为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如此,这个民族上千年来一直饱受战乱之苦,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特别是二战时候还惨遭屠戮。且看我泱泱中华,人口众多,广袤富饶,历史渊源,却有“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样的钱学森之问,的确让人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民众,如果不善于学习借鉴,经常的自我感觉良好,或者是妄自尊大,或者是闭关锁国,或者是以“老大帝国”自居,视外国为“藩邦蛮狄”,那么无疑是要吃大亏的。我想见微知著,就读书而言,如人人都厌弃阅读,弃之如敝屣,那么这个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必然是迟滞落后的,民众精神必然是颓靡不振的,思想必然是麻木不仁的,道德必然是沉沦败坏的,很多丑陋的现象必然是甚嚣尘上的,那么更遑论什么公平正义。现在看来,读书不是字里行间的云淡风轻,也不是茶余饭后的吟风弄月,更不是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样狭隘、短视,它关系到的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不由的想到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之语,在那样积贫积弱的中国,在那样蒙昧愚顽的时代,一个少年有如此超然于世的见识,有如此匡扶社稷的胸襟抱负,说出那样惊世骇俗的话语,又是饱含着怎样忧国忧民的深情,如何能不教人钦敬感佩之至呢!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每次都能引起全社会热烈的反响,很多的语句言近意远,让人耳目一新,或者成为年度“热词”,或者成为大家争相引用的“金句”,充分展示了大国领导的不凡学识!而这和总书记热爱读书是密不可分的,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总书记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如饥似渴的阅读。总书记回忆起自己当知青的时候,走了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有这样的读书精神,有这样的坚强意志,有什么理由不会获得成功呢?在大多数知青看来,上山下乡的7年是荒废的7年,是彷徨迷茫的7年,而总书记却不畏苦难,甘之若饴,从读书中获取勇气、汲取智慧深邃思想,以至后来领航中国。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更是不遗余力的推动全民阅读,对读书的益处、方法、方式都有精辟的论述,其谆谆之言殷殷之情,让人备受鼓舞。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很多人家的门额上都有“耕读传家”的牌匾,我想这是一种古老的传承,在他们的观念中,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是劳其身修其心养其德的相统一。自古以来,读书人便被冠以“先生”敬称,“先生”者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通晓古今之人也!农村的婚丧嫁娶、祭祀过节少不了先生撰文写赋,很多先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文明”很深,他们是一个地方道德文章典范,而今天能被冠以“先生”称谓者,可谓是凤毛麟角,寥寥能有几人?其中原因不可探究,也不得而知。前几天,一位学者讲到,中国没真正的知识分子,更鲜有思想启蒙的大师,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节节攀高,另一方面,精神的家园日渐荒芜,在熙熙攘攘的俗世洪流中,人们价值取向变了,社会氛围变了,幸福感和满足感却没有与日俱增。

 考试制度恢复以后,很多父辈人更是通过读书跳出了农门,改写了命运,我想老一辈人,无论是家徒四壁,还是殷实富有,供子女读书上学的观念已根深蒂固。记得年轻时候,自己正是怀着读书改变命运这种朴素的念头,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摆脱了刨土种地、黑水汗流的命运,虽然没有达到“一朝成名天下知”这种出人意表的效果,对于普通平凡的人生来讲,却也算是达到了一种“小圆满”。记得上学那会,自己也是非常喜欢看书的,虽然囊中羞涩,生活比较拮据,但遇到自己喜爱的读书,往往会毫不迟疑的买下来一睹为快,书中的广阔天地,让人忘却了千般烦恼,它打开了一扇窥视世界的窗口,而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对人生的态度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中得以逐步形成。犹记年少时,读到精彩处,有种大快朵颐,酣畅淋漓的感觉,多少年后,当回忆起那段阅读的时光,人生是丰盈的,内心是喜悦的。因此,我始终坚定的认为,读书带给人的精神上愉悦感和满足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给予的、也无法比拟的,它是如此的持久,如此让人获益一生,每读一本好书,常常会有一种“Knowlege is power”的感慨,似乎胸中激荡着一股力量,让人内心激情澎湃,充满向上向善的力量。

 人们常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那么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们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工作以后渐渐发现,身边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繁忙的工作、各类的应酬以及电子产品的普泛化,让人们似乎无暇它顾,读书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而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走,每每回顾工作生活的印痕,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免不了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往往想给这样琐碎无绪的生活来个急刹车,但过不了多久,又会被生活挟裹着盲目向前,回到初始的状态,恰似不系之舟,又好似无依飘萍。归根究底,我想其中的原因还是人们读书的功利性在作祟,人们常说的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初心”已然达到,那么为何还要费劲巴拉去自讨苦吃?岂不闻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就让多少人望而却步。慢慢的就这样背离了自己读书的初衷,忘却了家国情怀,忘却了壮志凌云,免不了在蝇营狗苟里继续前路。记得我们在小的时候,我们豪情满怀,想着报效祖国云云;稍大一些,我们发现自己资质平庸,前路巉岩突兀,慢慢生了恐惧之心,疏懒之意再到工作后,拔剑而立,四顾茫然,发现自救尚且难于登天,何况于救世乎。所以,什么宏图远志,且过好当下要紧,因而书籍渐渐的被束之高阁。

 英国作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运动除之。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无可预料的、不期而至的各种境遇里风驰电掣而过,无暇去驻足停留,面对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如何将其作为一趟美好、奇幻的体验之旅,以感恩、喜悦、平静的心境去面对生活里的惊涛骇浪,我想读书是一把钥匙,是一剂良药。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跨越山河阻隔,神游物外,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在时间的无际涯里遨游,可以跨越千年,神交古人,有时候,虽然命蹇时乖,但却能随遇而安,而不至于怨天尤人,戚戚于自身之境遇。

 明朝有个理学家胡居仁,曾经说过,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可见读书也是讲求方法的,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读书触类旁通,年纪轻轻便天资聪颖,出口成章;有的人读书不取要义,不弃糟粕,越到最后越是暮气沉沉,呆头傻脑,成为了冥顽不化的“老学究”;也见有的人读书,心无定性,见异思迁,纵然天赋异秉,而终无所获;有的人读书,虽然资质鲁钝,但学海无涯苦作舟,假以时日,终有所成;也见有的人读书,学得了些皮毛,便浅尝辄止,欣欣然,飘飘乎,自以为是学术泰斗、大家巨擘了。可见读书除了要有一点点天赋,还要讲究方法,且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在读书的道路上日渐精进,而不至于皓首穷经却无所获。

 参加工作以后,在县政府办工作,每天几乎都要和文字打交道,常常咬文嚼字,冥思苦想,其中辛苦自不待说,但每每见拙作见诸于报端,或为领导认可,成为推动工作的有益参考,心头也会平添几份喜悦。在办公室工作,领导要求大家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但常有诘诎聱牙、手足无措之时,可见自己胸中甚无丘壑,也乏经世致用的良策,大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慨,更有“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幡然悔悟,忽记起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讲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循环往复中进阶”的重要论述,真的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也想起了金庸在《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一段话,越高的武功需要越高的佛法来化解,否则极易走火入魔,可见读书也是一理,好读书很重要,但也需要有更多的实践,要不然怎么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论述呢。

 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疗病,能砺志,能致远,能练达,能聪慧,能知道怎样交友、识人、说话、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能让人明白,什么样的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的好处无穷无尽,那么又试问,我们又有多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去好好的读一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