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湫坡头镇:自强不息谋脱贫

时间:2020-05-12    点击:633090

作者:罗高峰   乔海鹏

旬邑县湫坡头镇罗家村地理位置偏僻,塬面狭窄,人均耕地1.4亩,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自然条件不但窘迫,而且农业生产在村民收入中占据大比重。因此,不能好高骛远、浮夸虚构,必须脚踏实地,依托资源、市场优势,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因户精准施策,稳步发展适宜的优势产业。罗家村“四支队伍”一致认为,苹果种植、牛羊饲养是传统产业,亦是特色产业,群众做起来有基础,干起来有底气。全村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和引导下,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故事,日子变得越来越好。罗建锋、罗建社、苟烈娃便是罗家村贫困群众自强不息、依托产业实现脱贫三个典型。

瞄准目标,致富更有底气

罗建锋是罗家村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农民,他凭借每年外出打零工和3亩苹果园的收入勉强供两个孩子上学,经济拮据,无力修建房子一直借住别人的,2016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拿到第一笔产业扶持金时就果断地说:“苹果园是咱们的支柱产业,发展有优势,还是种植苹果效益好,我要作物好现在的果园,还要逐步扩大建新果园。”随后,在村“四支队伍”多次入户访谈时了解到,罗建锋在种植苹果上仍有许多困惑,与大多数果农一样,他虽然知道一些果园管理的基本知识,但都不系统规范,实践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譬如修剪、配方施肥、喷洒农药等,许多时候都是请人操作,增大了生产成本。“只要你有作务好果园的这个决心,咱们一定会帮你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技术指导服务,保证随时随地到园子里指导”工作队长师新运握着他的手说。

按照罗建锋的需求,“果业脱贫土专家”罗高峰依据果园管理周年管理技术要点,给他开出了每月派活单,什么时间干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干,清晰明了,并把每月的5日定为“果园指导日”,村“四支队伍”召集全村果农在罗建锋的果园现场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实地操作示范,所有疑问现场作答。经过一年来的精心指导,罗建锋的果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树体结构合理,树势健壮,病虫害少,每年的产量递增,尤其配方施肥和改型修剪使原来苹果着色不良的问题彻底改观,客商都抢着收购。2019年,在苹果市场低迷下滑的情况下,他依然高产高价,以每斤2.3元的价格顺利销售,获利40000元。他本人的自我技术操作也全面提升,学会了修剪、疏花果等关键技能。

在发挥自然区域优势的同时,苹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品种和品质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调整品种结构和提升优果率是必由之路。2018年4月,罗建锋开始张罗着栽植新的苹果园,村“四支队伍”帮助规划指导,由工作队长师新运负责联系购买矮化苗木,其他人负责整地栽植,忙碌一星期,四亩新果园建成了,成活率达100%。2020年4月23日,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罗建锋毅然决定购买优良秦脆接穗,改换新建果园品种。20多天过去了,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所有嫁接苗已发新芽。“秦脆是中熟品种,2016年繁育的新品种,正好填补了国庆中秋节苹果成熟的市场空档,价格高,易于销售。我今年嫁接,明年即可有花,后年就有产量。”罗建锋对前来查看自己果园的第一书记乔海鹏说。

由于对苹果产业的重视和帮扶,罗家村苹果种植整体向好,加之“四支队伍”有力促销,连续三年在全镇销售价格名列第一,优质果率达85%。罗建锋也在政府的帮助下在镇上购买了商品房,两个孩子已大学毕业,家庭生活重焕新机。

 

拥有坚定的脱贫意志,日子会越来越好

 

有一个精神病的儿子,加上自己右手残疾,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产业发展意愿吗?62岁的罗建社在第一书记乔海鹏的心里打下了问号,当第一次接触到本人后就被他豁达直率的性格所感染。罗建社说:“我自小就从受苦处来,靠苦力气养活一家人,前几年养着6头牛,还有一头骡子,为了给牲口打草料机器把右手夹残了,但头脑没问题,身子骨还硬朗。现在国家政策好,不能只依靠帮扶,自己要有志气,要自己实干才是真道理!”听了罗建社的话,乔书记心理放松了许多,便和他热烈地交谈起产业发展规划来。依据过往经验,罗建社胸有成竹,坚定以养殖鸡、羊为主,从小到大,逐步形成规模。经村“四支队伍”研究将决定后,2018年、2019年分别给予罗建社产业扶持金1万元。罗建社说干就干,开始忙碌搭建棚舍,从西安户县一次购回鸡苗300只,从宝鸡购回山羊10只,夫妇俩起早贪黑开始精心饲养工作。随后,乔海鹏书记联系到县畜牧局,指派镇畜牧兽医站一名专职技术员上门为罗建社进行技术指导和防疫工作。2018年底,在乔书记的宣传推广下,罗建社销售土鸡280只,收入近3万元。2019年,罗建社饲养的羊已繁殖增至32只,养鸡达500只,年底羊出栏12只,鸡销售450只,两项获纯利34000元,一举实现了快步脱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9年10月8日,罗建社在给羊拉运秸秆时不慎摔伤了腿骨,老伴一人照顾不了20只羊,只得买掉18只。乔海鹏书记前去看望他时,再三叮嘱,不要急,不要过于劳累,静心把伤养好。罗建社说:“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现在扶贫政策好,住院报销多,没花多少钱,我都谋划好了,现在猪肉价格高,开过年就养猪。”2020年4月20日,当村“四支队伍”再次入户随访时,罗建社饲养的母猪已产下21只幼崽,按市值计算,可买18000余元,剩余的两只羊已增繁至7只。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贫穷,尤其身处逆境、困局重重之时,要拥有坚定脱贫的意志,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罗建社不断发展产业的艰辛历程便是真实的写照。

 

党和政府帮扶,就是要我们自己更努力

 

苟烈娃,80岁高龄的老人,罗家村三组村民,他早年丧妻,和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生活一起。老实巴交的他再无任何手艺,为了照顾患病的儿子,又当爹又当妈,除了日常花用,每年支付儿子的医药费在6000多元,家庭经济举步维艰,仅靠种植3亩庄稼和自己的养老金收入维持生活。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有了低保、医疗、产业扶持等政策,生活才有了保障。

这样的家境,本来村里和上级政府已决定,对其实行兜底保障,但苟烈娃却这么说:党和政府帮扶,就是要我们自己更努力。人穷人老要有志气,只要身体没倒就要靠实干。我不是完全没用,还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完全拖累政府。

八旬老人不愿坐享其成,自强不息,凭着勤劳的双手,仍然在自食其力,发展产业,安家立业。2017年苟烈娃用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买了一头牛犊饲养,2018年底产下一牛犊变卖增收4800元,2019年,他又用产业扶持资金买羊6只。2020年3月,由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牛羊同饲力不从心,他将牛卖掉,再买了10只羊,总共20只羊饲养。县乡村各级领导多次到苟烈娃家走访调研,询问他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他总是说:“日子比以前好多啦,党和政府很好,经常关照我,只要我身体硬朗,活一天干一天,日子要自己过,哪能经常伸手向国家要!”,村“四支队伍”被老人的精神意志所感动,经常多一些时间去他家里,帮助他打扫卫生、给牛羊添加草料、帮助上街购买生活必需品,并把他的故事作为扶贫扶志的典型进行宣传。

只要有创新务实的产业支撑,群众的致富路就会越走越宽!罗建锋、罗建社、苟烈娃三个只是罗家村贫困群众依托产业实现脱贫的缩影,相信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和个人自强不息的奋斗下,我们的日会变得越来越好。(作者:罗高峰   乔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