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黄土地的情歌

时间:2022-12-12    点击:728240

——序曹焕荣的诗集《黄土风》兼评《黄土魂》

作者:彭金山

继《黄土魂》出版之后,曹焕荣的第二本诗集又要问世了!读着散发油墨香的《黄土风》清样,作为诗友,我不禁为诗人的创造精神所感染。

焕荣,乃地道的陇东黄土地人。20多年扎根基层,辛勤笔耕,虽职业职务几经变化,终未变易的,便是这一脉情思。正如他在《黄土魂》代序中说的:“我的命运和黄土地连得紧紧/脐带头抹过土,身上抹过土/一出生就和黄土地有不解的缘分。”的确,陇东的山、陇东的水、陇东的人,便是老曹的诗,老曹的诗就是陇上那山,那水,那人。

多年来,他着力开掘着陇东农村生活这一精神富矿。他的家乡毗邻黄帝陵,有葱郁的子午岭森林和松杉一样脊骨刚劲的人民。《庆阳府志·风俗》载;“正宁县,赋性忠朴,致力农祭。”许是受了自然和民风的濡染,他的诗里是贯注一般民族精神的昂扬之气,很少见悲观的成分。他多着眼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因而生活也处处报给他以美的折光,推土机进山,民间工艺品出国,采针姑娘,赶麦场者,于午岭日出……都是他歌咏的对象。读《黄土魂》,我有一种览赏老区百业图的感觉。

而在《黄土风》中,他展示的则是这块土地的另一生活层面,秦腔,道情,秧歌,社火,二姑大妈,乡里乡亲,卖武人、摊贩,套圈者,等等。“一船一船的故事御下了/又装满一船的故事”(《旱船》)。种种民俗事象;民间文艺形式的采撷入诗,使得本集较之前集,“土”味更足,乡情益浓。诗人把这些又总是当作现实的一面镜子,从古朴的村风民艺看到整个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掠影。他感受到的是“陇东象共和国血管里奔腾的黄河/一股热血呀永远澎湃不停”(《这一股热血在澎湃》)。

艺术是一种发现。作为文学艺术形式之一的诗,同样不能单纯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描述上,而是对生活中蕴含的诗意美的发现与开掘。这发现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点,也是诗的灵感的触发点,酿而为诗,其发现点也就成了诗人与读者双向交流的门窗。曹焕荣是很注意对诗意的开掘的。从卖菜人微扬的秤杆上,他看出了一个时代正走向平衡(《黄土魂·平衡》);从几片落叶,他想到的是“搞活流通”,“以一把一把的货币/订购又一个/绿色的繁荣”(《黄土魂·落 叶》);从池塘的涟漪,看见了弧波似的象形文字,描绘着一部人的历史。一部乡村变迁史(《黄土风·池塘里的涟漪》)。即使写历史名胜的记游诗,也不仅仅是凭古吊今,而是发掘其蕴含的哲理之光以启迪今人。

面对秦直道遗迹,诗人看见“也许人间并没有直道/强大的秦兵终于未能走通/啊,这是先人留下警世的破折号/在启迪他奋进着的炎黄子孙”(《黄土魂·秦直道》)。这类哲思在“丝路风” 一辑里处处闪烁火花,由丝绸之路他想到伟大的蚕的后裔不肯作茧自缚;从兵马俑看见了举世罕见的奴役;从被华尔纳盗走的敦煌拉纤壁画中的船,想到了中国纤夫的形象:要是那只船尚在/也许经不住激流早巳腐败/纤夫拉的坚强毅力和信念/才经住了多少风雨险滩/多少次改朝换代”(《拉呀,一起拉》)。正是这样,诗人头脑中那台思考与创造的“发动机”总在紧张地运转,不停顿地摄取和酿造着诗美。我曾和焕荣一道参加过几次笔会,游山也好,采风也罢,同行尚在昏昏,他却已成诗在胸,诵之于口了。

诗美的发现来自智慧的心灵,但从根本上说是产生于诗人自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老曹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熟识这块土地,象理解自己的父母兄妹一样,理解繁衍生息在这片泥土上的民众,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心理,习性,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因此一些诗读来就格外有味儿。收麦却遇连阴雨,农民“蹲在屋里也避不住雨/话题总被浇得湿淋淋的”(《黄土魂·连阴雨》)。诸如此类的诗句,没有对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是难以写出来的。《农民妻子的爱》许有诗人生活的某些影子,但更有价值的无疑是诗所提供的普遍意义。

夫干妻农,是一个时代带来的婚姻现象。勿庸讳言,这里有着感情的种种差异和生活上的缺缺憾憾,正如诗中男女主人公所说的:“我寻觅记忆中的妙龄妻子/躺倒温情就呼噜噜失踪”(男);“找上干部好啥/拉架子车也象一只轮”(女)……但诗人没有一味去写这种倾斜和差别,也没一味地赞颂愚诚和服从,而是集中在一个“情”字上,展示了苦甜难分的夫妻生活,尤其是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方方面面,既肯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透示出改革开放给这类家庭带来的爱情上的转机。正如有阳光就有影子一样,诗人脚下并非一块净土。

陇东老区的光荣和进步常唤起诗人的灵感,但至今仍残存在边远山区盘踞于人们意识深处的落后和愚昧,以及由于贫穷和素质问题而产生的畸型心态和事象,也不时刺激他一颗追求美好的诗心,使他没有陶醉在颂歌里,对生活中丑恶阴暗的一面给予了勇敢的揭露和抨击。

这类诗有《一所小学和一座山神庙》、《农家院里的沉思》、《太阳往返间发生的故事》等。这类诗以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改革时代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成诗集思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同许多从七十年代初起步的中年诗人一样,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坐标系上,曹焕荣的诗属于追踪诗歌大潮有所蜕变却又顽强保持自己个性的—类。

他的诗结构形式上大体整齐,每首的韵脚也趋于一致。显然,作者接受了我国民歌和古典诗词较深的影响。这一点也体现在诗的构思和语言上,构思精巧是诗人审美创造的核心。在《大地为什么是绿色》中,诗人这样自问自答:“啊, 既然天和地/永恒地凝望着相爱/绿色,便是太阳拥抱大地/吻出的生气蓬勃的印记。”《黄土风》中也不乏这类巧思的诗章。“乡野风”、“丝路风”、“思絮风”,尽管“风”的出发地不同,但都流动着作者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和成熟的思考。许多诗如荷花照影,写得清新自然、精短耐读。

《黄土风》以“土”的质朴显示了陇东高原的生命与特色,然而对黄土地美的发现、开掘与创造是无止境的。对这块生活的富矿,我们期待着诗人更深、更宽,更新形式的开采与拓展。

“黄土风”,金色的风!金风带来的必将是又一季金色的收获。

祝贺您!焕荣老兄……


曹焕荣简介

曹焕荣,甘肃正宁县人,生于1945年12月28日。1966年参加工作。民俗研究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民俗学会理事。曾任县文化馆长,文化局副局长,文联主席等。多半生为文,著有诗集《黄土魂》《黄土风》《黄土梦》《黄土恋》《守望》《诗心情缘》《古风新韵》,散文集《黄土情》《我生命中的文化记忆》,论集《正宁香包论》《庆阳香包百种写意》《香包情结》《黄土神韵》《中国香道》(合著),传记文学《红河丹心》(合著);主(副)编杂志、书籍《正宁文艺》《儿女的祝福——正宁文学作品选》《正宁民间文学三集成》《看庆阳》《庆阳剪纸》《庆阳香包绣制》《正宁木偶戏》《彭粉女剪纸鉴赏》《正宁县志》《正宁史话》《正宁县民间文学大系》《正宁黄帝冢考证》《百家姓图腾柱释文》《黄帝文化》杂志等。诗文入选《1949——1979甘肃诗歌选》《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百年烟雨图》等全国、省级三十多种报刊、作品集,数十次获奖。诗集《黄土魂》获甘肃省文联、作家协会“优秀文学奖(未设等级奖),组诗《西行小草》获《诗刊》《绿风》诗刊优秀作品奖,诗《我追赶和太阳一同升起的祖国(外一首)》获《中国作家》杂志优秀奖。获国家文化部“全国先进文化馆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改革开放诗词创作终身成就奖”,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突出贡献奖”等。简历入选《21世纪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中国高级人才传集》等。出席韩国江陵国际观光民俗祭 国际学术大会,并发表民俗论文。



【作者简介】彭金山,男,笔名金山、菊山,河南南阳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原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发表作品500余篇,论评200余万字,出版著述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