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冢原址考

时间:2023-02-08    点击:696279


── 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作者:陇东学院教授 张 耀 民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 “黄帝崩,葬桥山。 ” 《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泽兵须如。 上曰: 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 《列仙传》云: “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 ”对于黄帝冢究竟在何地,历来似无异议。 现笔者以史料为线索, 简述如下看法,供史家指正。

《尔雅》云: “山锐而高曰桥也” 。可见“桥山” ,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 。对《史记》 “黄帝崩,葬桥山” 刘宋裴骃的 《史记集解》 注云: “皇览曰: ‘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 《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 山有黄帝冢也” ; 唐张守节的 《史记正义》云: 《括地志》云: “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 《地理志》 云: “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 ” 针对上列记载,《元和志》云: “子午山一曰桥山。 ” 《明史》地理志亦云: “桥山,即子午岭。 ”


《读史方舆纪要》57 卷载: “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 ” 《汉书志》所云: “桥山在阳周南边。 ”又云: “真宁县、宁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庆阳府)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 ” 《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因避世宗胤祯讳,更名正宁县” 。 可见, 黄帝冢所在的桥山, 汉武帝 “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之南北长约 300 公里的子午岭; 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境内。这是无可置疑的。此其一。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 《读史方舆纪要》云: “雕翎,真宁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直道。今有雕翎巡司,在县东百里。 ” 《庆阳府志》亦云: “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 ” 《元和志》云: “在襄乐县(今宁县湘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 始皇自九原抵云阳, 即此道也。 县志载在雕翎上,俗名圣人道, 秦以天子为圣, 故名。 ” 经 1989年考察证实,此道在子午岭分水岭上,由南向北行进,经庆阳地区境内长达 290 公里,至今遗址尚在。

应该说,主峰上早就存在着一条小道, 直道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详见《甘肃社会科学》1991 年第三期《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考察报告》一文)秦直道遗址证实,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秦始皇“巡陇西、北地(今宁县),出鸡头,过回中”以及汉武帝“北巡朔方”等,皆经此道。 汉武帝绝不会拐道二百里( 《中部县志》云: “子午岭在县西二百里”)而去“还祭黄帝冢桥山”的。秦直道遗址更证实: 《括地志》云: “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 《地理志》云: “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以及《庆阳府志》云: “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 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 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 80里于罗川县东 90 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 , 这也是无可置疑的。 此其二。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 80 里子午山,即黄帝冢之所在。 笔者认为, 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东部五顷原一带, 具备黄帝冢所在的条件, 理由如下:

①其地在“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乡)东八十里子午山, 与子午岭秦直道西侧约十里之间’ 。

②其地东北高而西南低, 介于四郎河与支党河上游之间, 虽经千年水土流失, 仍不失为该地区“大而高”的塬面之一;其地东为子午岭主峰, 以雕翎关(或曰调令关)为子午岭最高峰,海拔 1775 米。

③相传黄帝乘龙仙游, 至今其地与龙有关的地名尚有龙嘴子、龙头、龙凸村、龙湫等等,在五顷塬北,还有一地名乔家塬,据《万姓统谱》称: “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 ; 《通志•氏族略》 : “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 ”现此地与“桥”有关的地名尚有柴桥、南桥等。

④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在此地湫头滩,历代帝王祈雨之处,立“显圣庙碑” 一通, 碑文不仅记述了此地之 “灵气”与“天帝”之阴德,还说“自唐三百年间,或京师悯雨,或甸服告灾,则必命王人乘驿骑,持锦伞,洁净瓶,挹其灵液归于内殿,天子乃洁诚精祷,为民请福” 。因屡经“灵验” ,所以唐僖宗乾符三年(876 年)“始封应圣侯” ,唐昭宗光化二年(900 年)“进封普济王”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又“改封显圣王” ,并重修庙貌、立碑,从而 “使苍生受福, 夐同轩昊之年; 鸿祚无疆,远过商周代”(碑文见《甘肃通志稿》)。

又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在今正宁县罗川乡城西门外,立“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一通(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碑文记述了“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等祈仙问道及唐玄宗幻梦与在此处获得石像 27躯的故事,并建“宁州真宁县承天观”等胜迹后, 指出 “兹县踞罗川之上游, 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等等。其“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是确有其事, 而 “轩丘在望, 乃有熊得道之乡” ,想来不会“专事修饰”之辞吧!这正与《括地志》指出“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是相符合的。

⑤明代以来,正宁人景清、庆阳人李梦阳以及强晟等人,都有与“桥山”或“黄帝冢” 有关的诗作传世, 如景清 《题正宁县境》诗中就有“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 ;强晟的《桥山》诗中更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及“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等诗句。说明北宋以前这一带是有过诸如冢、庙、祠或“穹碑”存在的。自北宋末年至南宋、金、元,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派员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奠祀修陵”并“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文中所说: “当有无失驭,天下纷纭,乃群雄大乱之秋”而已。故到明代,正宁县五顷塬一带,只“唯有灵湫在”了。此其三。

据 1982 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名胜古迹概览》称: “轩辕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东麓,相传始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代迁建于此。 ”此处的“桥山西麓” ,是指何在?宋代为何迁建?其实细读一下 《明史》与明太祖建祀黄帝陵碑文,便知端倪。《明史•本纪第二》早曰“洪武三年,庚午,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并加修葺。 ” 《明史•志第二十六》 载: “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 曰伏羲、 神农、 黄帝、 少昊……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

岁时祭祀,牲用太牢。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陈祀伏羲……在陕西者十五:中部祀黄帝,咸阳祀周文王……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司守之。 ” “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明太祖“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碑文曰: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 。所以,洪武四年(1371 年) “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见《陕西通志•艺文十一》现石碑存黄陵轩辕庙)这大概是今黄帝桥陵奠祀修陵之初,官家承认之始吧!此其四。

诚然,今之“古轩辕黄帝桥陵”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陕西巡抚毕沅立,1944 年改中部县为黄陵县(见新版《辞海》 。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过, 有的至今尚存, 都据“黄帝崩,葬桥山” ,但均未见力证。惟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有根有据,特为之论。笔者亦非常崇敬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 也高度评价我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 “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本文原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 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