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直面谬误:还原历史真相

发布时间:2023-02-09 来源:凤凰传媒网 点击数:727407

——探访甘肃正宁黄帝冢

作者:江彦博

这是一脉有灵气的黄土,这是一片繁衍希望的热土,这是一方遗留始祖足迹的圣土, “一冢、二帝、三清、四迹、五墓、六碑、七去处、古八景” 汇成甘肃正宁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踏上正宁这片土地,沐浴乡土之清风,感受民间淳朴之风情,亲睹诸多历史遗迹,不由的让人感叹天地之辽阔,抒发怀古之幽情。尤其是站在黄帝高大的古冢前,古人“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的古诗犹在耳边回响。

  沧海桑田,时空变迁,历史真相被偏见的泥尘遮蔽千年,文明的兴衰更替中,造就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谬误。虽然这样,地下文物和地面古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大量史书记载和历史遗迹无可辩驳的证明: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冢就在甘肃省的正宁县。然而,由于历史造成的种种谬误,使这一历史真相一直被尘封至今。在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和抉择:直面历史谬误,是勇敢地救渎我们的良知,还是将错就错以任历史真相继续被谬误。

远离神话:黄帝确有其人

   黄帝,传说是少典之子。母名附宝,有峤(桥)氏之女。神农氏末年,少典氏娶妻附宝,生黄帝。黄帝成长在轩辕之丘。姬姓,起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以从女字旁。封国有熊,号轩辕。据说黄帝有四个妃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到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十二个姓,分封全国各地,达七十国,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实轩辕黄帝既非“神话”人物,也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自轩辕黄帝起,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这都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商代之前,依古代实际称呼习惯,称此五人为“五后”,在郊祭中为了把他们与所祭祀的五位天神相区别,就称他们为“五人王”,这已在甲骨祭祀刻辞中可以寻找到。到了周代,则称他们为“五帝”。

   轩辕黄帝生在“神农氏世衰”的时期,以武功统一了华夏地域,建立了国家制度。他有姓、有名、有生存年龄、世系之载,其历史活动都有时间、地点,甚至有历史遗迹可考,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关于“黄帝”中的“黄”与“帝”的来源,学者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曲辰经过对古籍及文字起源的研究,认为:黄字,原为依人与土地的关系,以正面站立之人形与田土之田字合而为一字,涵义即指土地之黄色;帝字,初以人工制做的天神偶像而创字形,意指天帝,后来借作对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称谓。国家制度建立后,便又用来专称至高无上的君主。

  黄帝是人还是神?经实地考察,正宁黄帝冢所在地的五顷塬和二顷塬实为“五姓塬”和“二姓塬”的转音。传说五顷塬原来只有五户人家,且是五个姓氏;二顷塬只有两户人家,是两个姓氏。二姓或五姓,是陵户人数,就是黄帝陵的守陵人。历代守陵户数都有定制。《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以为氏。”《路史》又云“黄帝姬姓,子孙守桥山。”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等等,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

黄帝死后还葬正宁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这是历史典籍中最早记述黄帝葬地的文字。这里所指的“桥山”在哪里呢?原庆阳师专历史系教授、考古专家张耀民引经据典告诉记者:《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可见“桥山”,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对《史记》“黄帝崩,葬桥山”这一记载,刘宋裴马因的《史记集解》注释说:“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注释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注释说:“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地理志》中也说:“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针对上列记载,《元和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亦云:“桥山,即子午岭。”《读史方舆纪要》57卷载:“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汉书志》云:“桥山在阳周南边。”又云:“真宁县、宁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庆阳府)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因避世宗胤祯讳,更名正宁县”。可见,黄帝冢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之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子午岭;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境内。这是无可置疑的。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读史方舆纪要》云: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直道。今有雕翎巡司,在县东百里。”《庆阳府志》亦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元和志》云:“在襄乐县(今宁县襄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秦直道遗址更证实:《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以及《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80里与罗川县东90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

  那么轩辕黄帝一生征战南北,何处不可葬,为什么偏葬在桥山?《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此处的“还葬”又是什么意思?原来母系氏族部落的轩辕黄帝,有叶落归根的习俗,现在甘肃庆阳正宁县一带此习俗仍然存在。此为轩辕黄帝“还葬生地桥山”的真正原因。如此看来,今庆阳地区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所以他死后“还葬”在本氏族部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的承天观(位于今正宁县永和镇罗川村)中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碑文记载:“兹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这更进一步说明黄帝不但是葬在正宁县,而且就是出生在今正宁县境内。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今正宁县境内的五顷塬和二顷塬的结合处,正是黄帝冢之所在。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中国史稿》中更明确认为:“今庆阳地区不仅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而且其死后仍叶落归根‘还葬生地桥山”。

  原庆阳地区文化处副处长、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庆阳市历史学会副会长路笛在接受采访时说:“黄帝古冢不是衣冠冢”。《史记》上说:“黄帝崩,葬桥山”。这是说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并没有说桥山上埋葬的是黄帝的衣冠。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黄帝这个真人?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和历代及当代学者的考证论述,黄帝确有其人。既然黄帝确有其人,那么桥山上埋葬的当然就是他,绝对不仅仅是他的衣冠或鞋剑。司马迁在《史记》中之所以那样记述,只是为了表达人民的心愿而将黄帝神仙化。由此,历朝历代都按《史记》记述称黄帝冢为衣冠冢,并在古冢前立碑时也镌刻为”黄帝衣冠冢“。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桥山的黄帝古冢就是黄帝有熊氏的真墓,他的尸骨就埋在里面。

  黄帝古冢应在西汉阳周县。路笛认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学术界考证,黄帝古冢确实不在现在的陕西黄陵县,而在西汉阳周县(今正宁县)。历史上对阳周县的记述,明代以前都记载是汉阳周县即隋之罗川县、唐、宋、明真宁县(今正宁县),只有《大清一统志》不知什么原因将阳周县记在陕北榆林地区,给人造成黄帝陵北移的错觉。这样,桥山也得北移,中国历史地理书籍都得重新编写。可是清代的编志者并未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汉泥阳县、襄乐县(以上属正宁县)同阳周县是三个山水相连的县。东汉时,阳周、襄乐皆废,并入泥阳。北魏重置三县。既然阳周远在榆林地区,它如何能远隔八百里并入泥阳县呢?行政管辖可以改变难道山水也可以移位吗?因此,我们说黄帝陵在西汉阳周县,也就是今天的正宁县无疑。

  路笛先生还对桥山、峤山与子午山、子午岭的变迁同时也进行了论证。他认为古时的桥山、峤山和子午山、子午岭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名字的出现与演变同埋葬黄帝有关。按《括地志》记载,黄帝冢具体位置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即今正宁县五顷原乡二顷原村。这里有一土桥,东西两边都是高起的原峁,两峁由土桥连接。在土桥中间,有一山峰耸起,山锐而高,两边是深谷流水。这个小山峰因夹在土桥中间,多被人们称为桥山或峤山。小山峰为椭圆形,南北走向。

  古代称北为子,南为午,所以也称此山为子午山。黄帝就葬在这座二龙戏珠的子午山顶上。《读书方輿纪要》57卷说:“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这个记载,既说明子午山是子午岭之别阜,又说子午山也曰子午岭。不难看出,子午山本来只指埋葬黄帝的山峰小桥山,后来一传再传,就同东边南北走向的长岭子午岭相混淆了,变成子午岭和大桥山。现在,为了说明事实真相,我们应当恢复原葬黄帝的桥山和子午山原名,以便同子午岭相区别。

  关于秦直道和蒙恬墓来佐证黄帝冢的真正所在地,路笛先生认为,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在子午岭修直道,三十七年直道还未修成,秦始皇出巡死在沙丘。秦二世胡亥发动宫廷政变,假传圣旨赐扶苏、蒙恬死。蒙恬死在阳周县(今正宁县永正乡),葬于蒙恬洼村,墓冢尚在。扶苏葬于宁州(今宁县)西原畔,墓冢尚在。秦直道修成后,汉武帝沿直道北巡朔方(今宁夏),回来时,又在直道之西10里处拜谒了黄帝陵,还发了一顿感慨。这件事也由司马迁的史记记录在案。而中部县的黄帝陵距直道数百里,汉武帝怎能顺路而祭呢?

出土文物:佐证黄帝冢之所在


  黄帝氏族在今庆阳地区的生活情况,可由庆阳境内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存予以佐证。黄帝氏族在正宁生活情况,其中从正宁出土的文物灰层经用碳—14法测定可知,这些遗址和文物距今4850---6450年间,正是仰韶文化,亦即彩陶文化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开创和繁荣时期。从时间上分析,黄帝族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700至2600年之间,距今4600至4700年之间。五帝时代开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距今约4300年。正宁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和南佐墓址经科学研究测试恰在距今约4000至5000年之间,时间上也十分吻合。从正宁出土的大量文物和灰土层以及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遗存,再现着千古不灭的光辉灿烂的黄帝文化。

  从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看,正宁境内仰韶文化分布广泛,遗存丰富。主要有:周家村遗址,罗儿沟圈汉子村遗址、苟仁遗址、吴家坡遗址、侯家山遗址、坡底遗址、东新庄遗址、蔡家峪遗址、东龙头遗址、仵家堡遗址、西渠遗址、岘子南峁遗址、张家疙瘩遗址、年庄子遗址、云寂寺遗址、梨树山遗址、岭上遗址、疙瘩地遗址、于家庄遗址、宋家峁遗址、东坪遗址等,多达四十六处。其中岘子南峁遗址、西渠遗址、年庄子遗址、张家疙瘩遗址等就在黄帝冢附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宫家川东坪遗址。该遗址1976年冬出土的尖底瓶、葫芦瓶、钵、盆、夹砂罐、壶等多达三十多件,其中人面纹葫芦瓶和绘黑彩鱼纹图案的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存,为国家一级文物。有专家考证,黄帝就是生活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代。

  这个符号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遥远的6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的大门,隐约看到黄帝部落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生命意识和观念文化,这个祖先的标识(标志、族徽、图腾崇拜物)至今还作为民间文化的剪纸、香包如《葫芦香包》、《葫芦娃》、《鱼枕》、《双鱼枕》、《娃娃针葫芦》等存活在正宁民间民俗文化之中。

  黄帝在正宁生存过,更有文物——现存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佐证、碑文说,“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水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事高于后。”这里说的“轩丘”即罗水上游的子午岭亦称桥山。“有熊”即黄帝,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这就是文物实据,非今人随便就能改变的历史事实。

何谓轩辕?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了《献侯鼎》等铭文后说:“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因此,他认为,“天鼋就是轩辕”。天鼋是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鼋,是水族动物,黄帝以天鼋作图腾,说明他的图腾就是水族动物。

  对于1978年在庆阳县发现的14000万年前的“环江翼龙”化石,张耀民先生认为,“环江翼龙”的发现,为天鼋图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将“环江翼龙”化石与《献侯鼎》等天鼋铭对照,相互参证,发现两者不仅形似,且印证揭示了惟独轩辕黄帝死后乘龙升天的奥妙——天鼋不仅是龙,而且能飞翔。天鼋就是翼龙,也就是轩辕。翼龙化石的发现,为轩辕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实物图腾的证据。

历史谬误从何而来

  当记者问及黄帝冢缘何错位时,张耀民引经据典地说:黄帝冢既然在阳周桥山,即今正宁县东子午岭,那为何能错位到今黄陵县?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为因素。《金史?卷二十六?地理志》载:“坊州、中刺史,宋中部郡军事。”。“中部(县),有沮河、桥山、石堂山,洛水,蒲谷水。”。又载:“宁州、中刺史、宋彭原郡兴宁军节度。国初因之,皇统二年降为军,仍加西字,天德二年去西字为刺郡。县四,镇五。”“真宁,有午山、罗川水:镇二:要关、山河襄乐,有延川水。”

  从上列记载看,与前代地理志载最不同的一点是把“桥山”移了位。从来不见史载有桥山的中部县,却就地硬生出来个“桥山”。而万千年桥山所在地真宁县,却突然被换成了“午山”。此“午山”,古不见载,今不见名,也可能系“子午山”之误。俗话说:“朝代易换,山水难移。”居然能将山水移来移去,岂不笑话。辩之者或曰:“中部县西界即桥山,书之有何不可?”是的,中部系桥山东麓,书之有“桥山”也可以。但地理沿革向来要有个规范,不能沾上边的都写,那不是乱了套了吗?再则,“桥山”向来是与黄帝冢联系在一起的。“山锐而高曰桥也”,桥山因黄帝而得名。孰不知此一“桥山之变”,实乃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冢错位之源头也。

  诚然,几乎与南宋同时的金人,是不祭祀“轩辕”的。据《金史。礼》载:“金人之入汴也,时宋承平日久,典祀礼乐,粲然备具。金人既悉,收其图籍,载其车辂、法物,仪仗而北”。又曰:“金初无宗庙”。认为“前古代帝王廖落沓茫,列于中祀亦已厚矣’;故“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伏羲于陈州,神农于毫州,轩辕于坊州……”,“令学士院定撰祝文颁各处为常制敕命,依期降祝版而不请署”。可见,金代约150年间,对前代帝王祭祀,只是走走形式,对轩辕也不例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祭轩辕于坊州’,这也是第一次见于史载,是与其《地理志》所载“中部,有桥山”相配合的。桥山与黄帝冢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个见证,既移了桥山于中部,黄帝冢当然就在“坊州”了,这既“顺理成章”又能自圆其说,如此而已。

  至于元代,不祭祀轩辕诸帝,理所当然。所以《元史?祭祀志》只说:“今当循唐虞三代之典,唯祀昊天上帝其方丘祭地之礼”。“令郡县通祀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但黄帝“以医师主之”,不以“人文初祖”对待。《地理志》亦只载州、县变革,不言地形地貌。

  到了明代,在明太祖朱元璋“朕兴百神之祀”的旨意下,遣使访先代陵寝,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凡三十有六”,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遣管勾甘前往中部“往修祀礼”。虽不知当时陕西行省对中部轩辕是怎样“具图以进”的,但以今黄陵轩辕庙所存碑文(即明太祖《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祭文)看,他是“考君陵墓于此”,并遣中书管勾甘前往“奠祀修陵”。

  可见,今之黄陵县城北桥山上的“黄帝冢”,最早修自此时,是不会错的。从此后,为与其祀礼等配套,《明史?地理志》立即改调曰:“中部,州(富州)南,北有桥山,亦曰子午岭,沮水出焉,西北有谷河及子午水,俱入于沮水,又东北有洛水。”同样,对真宁县的注解,既没桥山,又没黄帝冢,甚至连“正南北相直”的子午岭也搬来为“中部”县壮威。至于《清史稿?地理志》则将桥山移得更近,说是“城北桥山”。总之,可以这样说,今黄帝冢的错位,是始于金代,立于明代,而张之于清代而已。


媒体对“黄帝冢”的报道和探寻


  有关“黄帝冢”在甘肃正宁县这一史实,《兰州晚报》、《兰州晨报》、中国西部三农网等媒体都介入了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广大网民,参与讨论热情不断升温,留言发帖近2万。

  2008年1月,记者一行四人踏上了千里探访甘肃正宁“黄帝冢”之路,并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在正宁县五顷塬和二顷塬接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记者看到这座鲜为人知的高大墓冢。据史料记载,该古冢高60米,三面临谷,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上面植有近千棵核桃树。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墓顶,可以看到绵延起伏的子午岭山脉,不远处就是被称为龙头和龙嘴的塬山。

  在五顷塬龙嘴子村,记者采访了当地75岁农户白全有,他告诉记者:黄帝冢在我们这叫“先人坟”、“疙瘩坟”,据村里上了年龄的老人讲,最早以前,坟前有两棵很粗的柏树,还有一些核桃树,坟前有一块石碑,后来,树被砍伐,碑子也被埋在土里。冢上面也被平田整地时修整平,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古书上记载,黄帝冢就在“罗川县东八十里处”,说的就是我们这儿。

  在这次探寻活动中,记者除采访原陇东学院教授、当地学者张耀民先生、全国家优秀专家、庆阳市政协委员路笛谈黄帝冢路笛和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王立明主任、庆阳市民俗学会副会长、原正宁县文联主席曹焕荣,并对整个采访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网民参与热情高涨,点击率不断攀升。诸位专家学者,引经据典,通过他们大量的研究和考证,所有的观点同时证明,黄帝不是神话传说中的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人;黄帝冢就在甘肃正宁县的五顷塬。这一论述,无可辩驳的证实了黄帝冢真正的所在,从而改变了多年来的历史谬误。

  历史的迷雾,终将散去,历史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从而告慰天下炎黄子孙。岁月大地的沧桑变迁中,华夏儿女的虔诚之心将永不会改变,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黄帝的无限崇敬,将会永远流传。黄帝不竭的文化精神,将会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秉承的伟大精神从而得到发扬广大!正宁,这块人文始祖繁衍生息过的圣土,也必将成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拜谒祭奠、寄托情思、心驰神往之地。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