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民间艺术的开拓保驾护航者

时间:2023-04-20    点击:659825

——怀念靳之林教授

 

文/曹焕荣


 晨起,拉开窗帘,白天白地,昨晚下了一场小雪。忽然靳之林先生夫人靳文香电话告诉我一个白色的消息:靳之林教授12月9日9时17分在京病逝!看来天公也有心痛悼大师,素装含泪送英魂!

靳之林是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源文化学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本源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委员会颁发的“为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勋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艺术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靳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庆阳人民的好朋友。和我先后于西安、北京、西峰、正宁、延川等地十多次交往,五次来庆阳,两次到正宁。我在他家拜访过四次,我为他撰写发表了《热血》《正宁香包研究与开发》《香包,是高层文化的结晶》等六篇文章。他为发展庆阳以剪纸香包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事业做出了独特又卓越的贡献!

早在1985年后期,他就只身深入镇原、庆阳、环县等地农村,拜访学习考察剪纸能手,11月扎根庆阳县马岭乡北庄和王光普一起编选审定了庆阳民间剪纸,筛选出100多幅,写下了序《陇东民俗剪纸》。高度评介推荐了庆阳民间剪纸,提出了著名的“不同于学院派和传统的中国民间本源艺术体系”。指出,陇东“极其丰富的多民族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的民俗,得以在世代相传的群众性的剪纸艺术中遗存下来,在剪纸艺术中不仅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原始图腾文化和古老民俗,而且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民间传统哲学和美学体系、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这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因此,一幅传统的陇东民间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且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


 

他解析了祁秀梅《生命树》剪纸,给予了高度评价,“镇原县六十四岁的祁秀梅手里,则由动物形态完全变成植物形态了,但仍然可以看出鹿头纹样的原始形态。一类有的是上栖双鸟的生命之树,树下是猴吃桃(双桃献寿),有的是生命之树,树下是鹿鹤同春。另一类则进一步发展成双凤、双鹤、双蝶的盆花或瓶花(莲花、海棠花、梅花、牡丹花)。值得注意的是在祁秀梅的生命之树的演变纹样中,有些生命之树的树根或盆花的盆,作者说是石头,另外在有些瓶花上边左右卧着两条狗,这些在其它地方是没有见到的。因为出自历史上古老羌族和匈奴鲜卑族聚居过的镇原,可能与古羌族认为石头是生命之源的白石崇拜和匈奴盘瓠的犬图腾崇拜的遗存有关。”

以后靳先生出版的《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中国的抓髻娃娃》《绵绵瓜瓞》《中国民间文化与中国本源哲学》《中国的生命之树》等等,选用了庆阳众多民间艺人的剪纸香包图样,进一步系统地阐发了这一观点。

1986年11月,庆阳地区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展览,时任中央美院教授、民间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的靳之林先生应邀指导展览。他每天足不出展室,一幅一幅细察、端详、研究,如进宝库,望之若渴。看到正宁的展品更是赞不绝口。见此状,我邀请他到正宁进一步考察,靳老师竟喜不自胜。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那时没有小车,我就顺便叫了辆大卡车和他一起颠簸到正宁。他一到顾不得喝口水,就一头钻进展室,详细记录、画图、拍照。后又深入山河镇董庄村等地考察,专心听老太太讲“故事”,说针工,谈剪纸。当发现香包猪龙时,还做了次“回头客”,重返李家庄村了解渊源。回到县文化馆后,购买了很多香包和剪纸,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并仔细研读《正宁县志》,参观正宁了文物,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断然指出:“正宁是一座亟待研究开发的民间艺术富矿”!

在靳老师鼓励支持下,我撰写了《活着的正宁香包原生态民俗文化》介绍,此篇后发表于《甘肃日报》。2004年端午,还随中国民俗代表团参加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在韩国江陵举行的国际民俗大会并发言。我们将展品抬到招待所,让正在召开的“三干会”与会人员参观。得到县上大力支持,成立了正宁民间工艺美术品公司,进行开发。我们带着产品多次上京,让北京饭店、白孔雀艺术世界、长城宾馆、北京民间艺术品公司、中央美院等处试销。由于带的太多,一时卖不了,靳教授位于王府井处的家就变成了我们香包临时库房。

在靳教授的大力推介下,1988年8月20至23日,法国法中友协执行局委员、艺术委员会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一行赴镇原、正宁、庆阳马岭等地考察庆阳民间艺术品。吉莱姆一行对正宁香包十分欣赏,买了不少产品并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镇原祁秀梅当场的剪纸表演,让外宾倾倒,购买了不少剪纸。3位法国友人还特意写下“她的剪纸准确,充满了想象,有幽默意味,她的熟练技巧已显现在她孙女的剪纸中。谨表示我们十分友好的感情,祝惠小燕前程无量”。

靳教授又全力推荐,祈秀梅和陕北的王兰畔等六位农村妇女登上全国艺术最高殿堂——中央美院讲课。这是破天荒的大事。靳教授曾回忆说,“小脚老太太进入最高美术学府,这可是开天辟地的新鲜事。她们热忱地手把手教,同学们以极大兴趣日夜守在她们身旁,老人们的教学引发了同学们深入生活的热浪……”靳教授就是这样真诚地倾尽心血扶持庆阳老区的民间艺术。

接着,中央美院成立了民间美术系、民间美术研究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靳教授当功不可没!


 

1989年8月,靳教授深入陕西旬邑县考察了富有特色的72岁“剪花娘子”库淑兰剪纸,经过精心筹备,10月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旬邑县召开,我被邀请参会。会长靳先生因出国未能出席,会议由副会长冯真教授主持。会中通过参观学习、讨论,听与会者讲述,我对靳教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事迹令我深为感动,便写了篇文章《热血——记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教授靳之林》,发表于1990年2月25日《中国文化报》,这是我以文章首次介绍靳教授。

2002年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来,靳教授十分关心,全力支持,繁忙的工作中抽暇三次到会,参加开幕式、座谈、接受记者采访、发表演说、提建议……开幕式后由于拥挤,先生未找到返程车辆,打电话让我陪着他回到宾馆。路上语重心长地关心说:“活化石”的环县皮影不要赶时髦,要在古老文化的说唱艺术中发扬光大;香包要从“活化石”变成活文化;香包节要办成文化节,让香包艺人充分发挥作用,少些表面文章,少些浮躁和洋气……他强调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在开发中变味,使其商品化。衷言至今犹在耳闻,震聋发聩!

香包节中, 靳教授一有时间就观看展品,不马虎每一件,仔细审视、购买,访问作者,不停拍照,讲述意见……他几乎对每个县都题了词“正宁香包香天下”“庆阳香包甲天下”……对已故镇原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题词“百世流芳”,为参展的正宁80岁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彭粉女题词“神剪”……还撰写专文《正宁乡包:民俗文化的艺术结晶》,发表2003年9月26日《陇东报》,指出,“要认识香包不只是工艺品,而是活化石,活文化……这样使刚起步开发的香包艺术才能成为有特色的地方名花,全国名牌,永不凋谢地开放下去。开出色香味美,结出丰硕的效益之果。”多么深情地关怀和期望啊!

庆阳第二次香包节后,我们邀请靳教授又一次到正宁考察香包。靳先生专程去山河镇董家庄看香包制作、材料、配线和展销。回县和香包户代表、文化工作者、分管领导进行了长时间座谈。友好坦诚,真知灼见,深情打动人心,使大家倍受鼓舞。会后,还在正宁过了一个十分开心的74岁生日。是夜,靳先生意气风发,神情高涨,和大家一块翩翩起舞,放声歌唱,他说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第二天考察了黄帝冢,拍照、画图后,我们一直送至西安美术学院。


靳教授在中央美院办画展时邀请我参加,我因忙未能如愿。正宁县以政府名义还委托庆阳驻北京办事处为开展送了大型花篮。靳教授对正宁和我特有感情,当我们编成《彭粉女剪纸鉴赏》一书请他作序时,他手术刚做完,正住院治疗,夫人靳文香回电说,“老靳说让曹焕荣代笔,他信得过。”我只好勉为其难,稿子写好后发电子版给他。靳老师改了改,及时发回。对正宁,也是对整个民间艺术寄予殷切希望:如何使包括民间剪纸在内的几百种经过优胜劣汰传承下来的优秀品牌,怎么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站得住脚,能流芳百世,传之后代,经过时间的考验,发展丰富我们的民间艺术?怎样才能使作为民族识别基本标识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的精华传承下来?我们如何给这些民间艺术大师们创造条件,创造出让她们的艺术在社会上广泛认识的文化艺术价值的条件?民间美术和民间艺术如何创新,如何体现文化转型,避免民间艺术在创新过程中的“文化断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不断解决的问题。

2017年白露前,天高云淡,风和日丽。为了编写《庆阳民俗文化访谈录》一书,我和市文化馆的同志赴京又一次在靳老师新家拜访了他。当来到老住处,打电话一问他已乔迁新居。我坐在旧楼下浮想联翩,舍不得离开。想到我在这楼上参观过他几十年如一日,跑遍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欧美、非洲、中东,脚步不停地考察不同地域的文化,骑骆驼,啃干粮,喝泉水,睡土炕……积累的压了整整一楼层研究用的香包、剪纸、摄影、录音、录像、面塑、泥塑、陶瓷、玩具、画稿,文物、照片、书籍及各种文字资料……呕心沥血,写下了十多卷专著,开创了一门新学科,展现了一个新领域,站在一个新制高点上,不遗余力地呼吁保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不只为中国,为人类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

想到我带着妻子在这里受到他热情地款待;想到我访问他时,在这儿亲笔为正宁题写了“正宁香包香天下”,台湾朋友张上昀拍摄留下了珍贵照片;后经靳老师介绍,张上昀还不远万里来我正宁家里过人七,购买了不少香包样品,为我的专著《庆阳香包百种写意》拍照、设计、制版、资助出版;想到靳先生将他学生为他撰写的两本十多万字的传记文学复印件交我,让我读后提出修改意见;想到他给我寄来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标准表格》,鼓励我完成了《正宁香包论》一书,并带我赴文化部以正宁县政府名义申报国家级非遗(后因庆阳市各县都有香包项目,文化部便把庆阳全市香包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想到我带正宁文化馆同志在西安他任陕西省美协副主席时初访他,答应他搬回北京时送他,结果未能如愿。后来我又带人来北京看他时,靳老师那么不在意,格外热情;想到他推介我参加了延川红枣文化节;想到他亲笔签名赠送我的多本大著;想到他百忙中,一封一封用毛笔为我回的至今还保留着的书信……

当来到靳教授京北清静的,林荫覆盖的花园式的小区,我们心情一下豁然开朗。进门一见87岁高龄的他,童颜鹤发,春风满面,热情地拉着我的手高兴地说,“老朋友又见面了!”一阵寒喧,进入采访。我紧挨着靳老师坐着,聆听他讲庆阳香包,剪纸及能手,比比划划,精神高涨,如数家珍。他谈到庆阳香包的内涵、价值、意义、保护和市场前景,谈到香包节,激动地说,“希望你们继承保护好香包的文化基因,不要转基因。现在谁也不想吃转基因食品(笑),坚持文化香包的路子,过好端午节,过好香包民俗文化节。不要总是讲经济效益,更是要社会效益!香包里的文化基因密码什么时候被全民认识了,什么时候中国梦就实现了。”

“我们现在讲一带一路建设,其实一带一路早就有了。我们的皮影是从印度佛教那里传入的,和尚不用外出化缘,就有了布施。凡是有石窟的地方就有皮影演出活动。因此这一带一路是文化之路,也是商业之路,经济之路啊!”……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考虑到高龄人要休息,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哪知这竟是永别啊!

临别,忽然想到靳老师说他还有三本书的写作“任务”,一本在印刷厂正印,一本在写。还有一本正构思中……真不忍心高龄人这么劳累。我一下拉着他几乎迸出泪来,“靳老师,保重啊!”

下楼,我一步一回头,想到靳老师曾送给我书法条幅“师牛”。靳教授,你真是一头拓荒牛,老黄牛啊!我哪能辜负你的厚望?位卑未敢忘忧国,年长哪能贪安逸?比起你,我还是小学生,正该努力啊!

这次访问后,我写了一篇访问记《庆阳是中华本源文化的源头》,刊于9月23日《陇东报》。旨在铭记靳教授对庆阳的关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庆阳剪纸和香包已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阳市已被评为“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城市”,这两天正想打电话告诉靳老师此喜讯并问候他。不料,竟有此噩耗……

我呆呆地凝望着窗外,整个大地铺了层白纸,我只愿我的这些文字写在这张白纸上。用一腔思念点燃,让太阳慢慢地化掉,使靳教授能看到我衷心地祝愿:靳老师,一路走好!

你功名双全,庆阳人永远铭记你,怀念你!绝不会辜负你的殷切期望,你放心地安息吧!

 

【曹焕荣简介】

 

曹焕荣,甘肃正宁县人,生于1945年12月28日。1966年参加工作。民俗研究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民俗学会理事。曾任县文化馆长,文化局副局长,文联主席等。多半生为文,著有诗集《黄土魂》《黄土风》《黄土梦》《黄土恋》《守望》《诗心情缘》《古风新韵》,散文集《黄土情》《我生命中的文化记忆》,论集《正宁香包论》《庆阳香包百种写意》《香包情结》《黄土神韵》《中国香道》(合著),传记文学《红河丹心》(合著);主(副)编杂志、书籍《正宁文艺》《儿女的祝福——正宁文学作品选》《正宁民间文学三集成》《看庆阳》《庆阳剪纸》《庆阳香包绣制》《正宁木偶戏》《彭粉女剪纸鉴赏》《正宁县志》《正宁史话》《正宁县民间文学大系》《正宁黄帝冢考证》《百家姓图腾柱释文》《黄帝文化》杂志等。

诗文入选《1949——1979甘肃诗歌选》《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百年烟雨图》等全国、省级三十多种报刊、作品集,数十次获奖。诗集《黄土魂》获甘肃省文联、作家协会“优秀文学奖(未设等级奖),组诗《西行小草》获《诗刊》《绿风》诗刊优秀作品奖,诗《我追赶和太阳一同升起的祖国(外一首)》获《中国作家》杂志优秀奖。获国家文化部“全国先进文化馆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改革开放诗词创作终身成就奖”,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突出贡献奖”等。简历入选《21世纪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中国高级人才传集》等。出席韩国江陵国际观光民俗祭 国际学术大会,并发表民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