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时光修复者

发布时间:2023-05-09 来源:凤凰传媒网 点击数:737351

作者:张斌峰 通讯员 马沅聪

杨景龙的办公室只有三四平方米,里面挤着一张表面褪色的办公桌,书柜里塞满了书籍,门边角落的小柜子里面堆满了各类杂物。而在这里,他从来不觉得狭窄或者压抑。因为,他的关注点更多在桌上那一方电脑屏幕上。

查阅资料,比对图片,写报告,这些是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技术部主任杨景龙在办公室里忙碌的基本内容。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小小的办公室总显得有些凌乱。一本荣誉证书被“冷落”在柜子的一角,落满灰尘。

“那是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的。”4月27日,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景龙不时看一下电脑屏幕,“这里有点乱。我平时大部分时间在修复室,要么就外出修文物,回办公室就得在电脑上忙活,经常顾不上收拾。”

从厌烦到热爱

1993年杨景龙参加高考时,在志愿表上填报了计算机专业。当收到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才知道自己被调配到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只要能上大学,学啥都行。杨景龙想。

西北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高校。当时,甚至文物保护系统的许多人对这个专业都没啥概念。

在学校主要是理论学习,实验室很简陋。杨景龙几乎没见过什么文物:“清理铜钱,是我第一次动手‘修复’文物。”

文物修复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历史、考古、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美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比较枯燥。毕业时,杨景龙仍然对文物修复兴味索然。“文物修复需要万分细心,一毫一厘地清理、加固、补配、全色,同样的动作需要重复无数遍,每天对着无生命的东西,繁琐且漫长。”杨景龙坦言。

1998年10月,杨景龙来到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他修复的第一件文物是彩绘陶俑,陶俑表面色彩“脆弱”,稍微一碰就掉色。

“当时,我不在单位,是其他人先修复的,但效果不好,不是继续掉色,就是炫光太明显。”杨景龙说,后来他按自己的想法重新配制药品,进行着色保护,经过一个上午的修复和一个星期的观察期,修复效果非常好。

这次修复,让杨景龙感到很自豪。

之后,在一次次修复工作中,看到一件件文物在自己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杨景龙对职业的认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逐渐把工作真正当成事业干。

“文物修复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要对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还要做好前期取样调查、原文物的各种材料分析检测和工艺研究等,针对每一件文物量身打造修复方案。”杨景龙说。

认知的变化带动了思想的变化,杨景龙决定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者。

参加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时,杨景龙修复的是揭取下来的山西明清时期的寺观壁画。壁画修复面积不到1平方米,但起甲特别严重,修复难度极大。比赛全程14个小时,除了吃饭用去半个小时,他一刻不停进行修复。壁画经修复后,画面清晰,起甲和其他病害得到彻底治理,缺失部分得到补配。“修复结束后,腿都不会打弯了。”杨景龙说。

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杨景龙说,上大学时全班22个人,现在还在文物修复一线工作的只剩他一个人了。

慢工出细活


刷子、毛笔、镊子、尺子、棉签、油画刀、牙钻……在文物修复室,杨景龙的操作台上摆放着一排排工具。这些小东西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要娴熟地通过它们与文物打交道,一般情况下没有三五年时间入不了门。

修复文物,杨景龙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这行讲究慢工出细活,要求修复师既有高超技艺,又要全情投入,这样才能确保在修复过程中不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绝大部分文物保存状况比较差,有些打眼看去就伤痕累累,有些表面看起来品相不错,其实“内伤严重”。“遇到复杂的保护修复案例,需要查阅各种资料,聘请专家开会研讨,进行沙盘推演,再模拟修复,直到完全放心才敢实际操作。”杨景龙说。

2011年,杨景龙受邀对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进行保护修复,那次的修复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56窟壁画修复难度极大,其中一处开裂壁画长1.5米,宽1.2米,还有很多横裂缝,开裂的地方人都可以伸头进去,手还够不着顶。杨景龙和团队成员从没有遇到这么复杂的情况,一些人对此望而却步。

每件文物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修复的程序、材料、工艺等所有细节如果有任何不到位的地方,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杨景龙站在脚手架上对着壁画,一盯就是几个小时。“这片壁画在薄墙皮上,修复工作一环套一环,如果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出现大事故。每个环节完成的时间很紧张,甚至需要按秒计算。”杨景龙说。

在正式开始修复前,杨景龙三天三夜几乎没有休息,忙着制定方案,模拟修复过程。修复当天,在他的指挥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对壁画进行加固、支顶等。当支顶螺丝杆转动到最后一下,杨景龙大喊“停”时,大家禁不住欢呼起来。

2018年至2019年,杨景龙花费两年时间修复了一件不到1平方米的昭陵段简璧墓壁画仕女图,这是他修复时间最长的一件文物。

在他的努力下,几百块完全看不出部位的碎块完整复原,一位身着华服、面容娇美、手持摇扇、体态丰盈的女子跃然呈现。

杨景龙耗费近5年心血,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几易其稿,完成了学术专著《唐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这是咸阳市第一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专著,系统介绍了唐墓壁画的科技保护修复及杨景龙在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让咸阳文物科技保护修复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让文物“重生”


从1998年修复第一件文物开始,20多年来,杨景龙始终坚守在文物修复工作一线。在文物普查、革命文物调查、石窟寺调查等工作中,他踏遍咸阳辖区所有文物点,为陶质彩绘文物、金属文物、墓葬壁画、石窟寺壁画、寺观壁画、砖石质文物等400多件(组)文物进行保护方案设计、科技保护与修复,使一批又一批濒临消失的文物重新“活”起来。

修复文物急不得,但寻找文物修复人才迫在眉睫。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吴宁表示,咸阳有各类可移动文物几十万件,但是因为文物修复人才短缺,大量文物只能在仓库里保存,不能进行陈列展出,尤其是研究秦代和唐代的大量资料目前还处于封闭的状态。

为了培养接班人,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文物保护修复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杨景龙一直在与高校文博专业人士和文物爱好者合作,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普及文物保护修复知识。

别人称杨景龙是“大师”,他却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手艺人”。靠着一双巧手、一对慧眼、一颗匠心、一腔热忱,杨景龙走出了一条让破损、残缺文物获得“重生”之路。

“三秦大地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众多的文物记录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历史,承载着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感受文物之美、体会文化之韵。”杨景龙说,文物保护和项目研发刻不容缓,解决文物保护修复中的难题,能有效保护文物,延缓文物“衰老”。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子孙后代能看到这些一手资料,让文明通过文物这一载体传承下去。

3月26日,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山西太原共同主办了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杨景龙在大赛中获得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

“这个成绩让人惊喜,但只能是对过去的总结,不能老是惦记着,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干好手上的事。”杨景龙说。

杨景龙现在“手上的事”主要有两件:一件是带领团队参与各种文物修复工作,一件是做市级重点项目——“三防型”褪色古建彩画显色保护剂研制及应用。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