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画卷 深邃智识

时间:2023-05-22    点击:726484


——张俊彪《追忆过往岁月》评析

文/郑秉多

我对张俊彪文学思想的认知,是从读他的散文,小说,传记文学,专家评论以及许多各大家的评论中了解的。知他是一位有普世关怀,有平民意识,有家国情怀,有崇高信仰,有慈悲根性的一位大作家。所以,对他的作品曾做过多角度的探索,观照他对人生,对生命,对世俗与众不同的理解。 最近,读张婉莹编辑的张俊彪《追忆过往岁月》(以下简称《岁月》)回忆性的散记传记文本,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系列的传记散文,再回读他的小说传记,观照他的新作,寻找他灵魂,心性的本真,才看到了“庐山真面目”。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璀灿的画卷,深深邃的哲思——

普世情怀。张俊彪出生在陇东一户贫苦家庭,又是“外籍”迁徙户,父亲是遭受当局扑杀的共产党地下情报员。这样家庭出身的他,从小受欺凌,饥饿,挤压的窘况可想而知!但他又有一位争取翻身、自由、平等,企图走“耕读传家”路子,出人头地的严厉父亲和一位贤慧慈悲的母亲,从小接受的是自立、图强、关怀众生的朴素而又纯真的父律母教。这,就是他普世关怀的初生种子的生成。他从小同一群玩伴上山放牛,下河挑水;长大了,进学校,入部队,和同学战友朝夕相处,表现出的坚强、谦和、忍让、乐助人善、甘愿吃亏等多种优良品质的发展都源于这颗“种子”的一路成长。后来他创作的《我走过的路》《没有陨落的太阳》等作品中都有生动精彩的描述。他《岁月》中的《张家沟》《王家寺》《牛圈娃》等篇目中都有深情而催人泪目的回忆。

普世关怀,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是人类道德的共同底线,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公平、正义、自由。张俊彪前期作品,深层蕴藏着这种关怀,而他《岁月》中不少篇什亦坦诚地表达了这种关怀。

《岁月》中收录了他33篇回忆散记风格的传记文章,分类看,有亲情、友情、师情、同学情、乡情、地域情等记述。为什么他后期创作集中在这些过往岁月的回忆上,从表层看,是为应《华文月刋》的专栏约稿,以表达感恩于过去的人和事。从深层观照分析,是对自己灵魂的审视,是寻找回归“故乡”的路径,“返璞归真”。

平民意识。张俊彪出身农民,农民的朴素纯真的意识在他生命中深深扎下了根。他既不忘生他养他的农民(父母),亦不忘农村这块热土。这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对农民、农村深情的关怀,又有对农民、农村的深刻反思。而这种关怀和反思就生成了他《省委第一书记》《幻化》三部曲等宏篇巨著。其中分析,鞭挞了农民狭隘、自私、短见、嫉妒等劣根性。这劣根性如果反映在手握重权的“巨臣”手里,就反转过来给人民造成巨大伤害。这是他平民意识升华了的“反思”;另一方面,他极端同情农民,关心农民命运,歌颂农民优良品质,这从他收录在《岁月》中《我的父亲是农民》一诗中读得出来。而他对曾欺压、打击过他的李良、王光石、邵牛皮晚年状况的怜悯、惋惜亦是平民意识的折射观照。

一个具有平民意识的作者,他的创作始终眼睛向下,关怀着底层人的酸辣苦甜;关心被遗忘埋没、被含冤蒙苦人的生存状况。他的《血与火》《最后一枪》《鏖兵西北》就是平民意识高声呼喊,而在《岁月》中的《红军敬老院》等篇什,亦可读作是三部传记文学生成的注释。

但凡一个有平民意识的人身居庙堂之后,依然保持平民意识的行事风格,这不仅是本真的保持,而且是灵魂的升华。从张俊彪的小说,传记文学,回忆文章的前页背页,如果透视过文字故事的表层,我们都会读到他这种平民意识浓墨重彩的意蕴,也看到灵魂升华后的绚丽多彩。

家国情怀。张俊彪是一位有家国情怀担当的大作家。他报名参军,是为改变他家庭的处境;他起步写作,是为换回微薄稿费,以补贴他的“家用”。这些都是为了“使家里过上好日子”的“小我”情怀。后来,他当上省委书记秘书,身居高位,忧国忧民之情愈燃愈烈。他身在高官身边,不屑于为官之道,却偏偏走“创作”这条苦路子,请假月余,钻进过去陕甘宁老区深山老林,采访那些被“遗忘”了的老红军,迷路走不出来,险些丢了性命。

他与曾经整过他,打过他背弓炮的部队“战友”王笑生等,捐弃前嫌,帮他们复员到省委,人家精于钻营,几年就当上了厅级干部,“一阔脸就变”(鲁迅),这些人依然背后告他的黑状,面对申诉告冤的人刁难,使绊,而他依然身在“处级”干部的位置,竟为审冤者报不平,去拍他的桌子。这没有国的情怀是难以作为的!“苟利国家以死生,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这种家国情怀在他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张俊彪是写小说的,他为什么创立了“传记文学”这个体裁。我的理解是“传记文学”写人叙事更贴近于现实,更利于“引起现实的疗效”(鲁迅)。这在《岁月》篇什《我与我的传记文学》《我的传记文学创作》《新时期传记文学探源》等多个篇目中都有翔实的坦言。读他这些作品,不仅感动他对文学创作体裁的开拓精神,更感动他这颗不计自我名利的情怀担当。

我在早期评论中写道,张俊彪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功利阶段——平复心理阶段——宗教情怀阶段。前两个阶段的作品,避开表层动机看,正是他践行家国情怀的鼎力之作,是他直面家与国担当的重彩画卷。

崇高信仰。纵观张俊彪的作品,它有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这就是崇高理想。现在很少有人讲共产主义理想。张俊彪作品中所追求的精神,无不放射出经典作家所设想绘制的人类崇高理想的蓝图。

《幻化》三部曲(《人世间》《日环食》《生与死》)中心指向就是这一理想蓝图。

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领袖一旦走上掌权地位,难免出现“幻化”(这是张俊彪特殊用语)。他们有的完成了世界观改造,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有的则带有“农民”底色,一旦坐上权力宝座,就私欲膨胀,为所欲为,置人民忧乐于脑后。正如《幻化》中所描述的霍士斌之流“在他灵魂深层的基因中,不是民族的最高利益,人民的最高愿望,而是打倒土豪地主,自己也过一回土豪地主的生活,把皇帝拉下台,自己也登回九龙宝座的高位”(《生与死)一245页)。从湖南韶山冲走出来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他深知农民的根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写到“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新三民主义,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主义……因此农民问题,就是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他在建国初倡导的两个“务必”和随后开展的反贪污,反特殊化,改造干部思想……一系列运动都是为了剔除农民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后身上农民固有的劣根性,以完成世界观的改造。事实上,我们革命队伍确实存在着共产党的“同路人”,而不是并肩奋斗的共产主义战士。张俊彪《幻化》三部曲中所塑造的黎可夫、霍士斌、何人杰三个形象,反映了革命队伍中的实际状况,而且提出干部思想改造“永远在路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作者作品是一面镜子,他不仅映照了现实状况,而且映照了作者崇高的信念。《岁月》中不少篇什也映照了他这个追求。

我从读《岁月》中突出感受到,他把目光移向过往,不是为叙史而叙史,而是把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用片断式镜头连缀起来,加以审视,诉说着人世间的真、善、美。共产主义也追求真、善、美,这个在无论哪种理想中都是统一的。《岁月》中《老师》《蜡炬》既表达了他的感恩之情,也颂扬了人性的真善美,“天下伯乐如如斯,何愁骏马不奔腾”。至于《往事如烟》《京城插柳》《红都种花》等,从文字看只是一种说缘记事,而深层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凡事善行皆成美事,嘉言亦成美德。这些星星点点,都是从他崇高理想领域幻散而来的“火花”。这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位善行有道,行迹有品的人。

慈悲根性。张俊彪是一位有宗教根性的人。他的慈悲根性与生俱来。他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读后》一文中说到“大仁,大爱,大善,大慈,大悲,这些就是宗教的同一情怀;胸纳百态,心有千物,神游万象,气吞云宇,包容博大,乐善好施,无敌无友,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好无坏,宽容一切,接纳一切,放下一切,善待一切,化解一切,虚空一切,这些也是宗教同一的形而上的空灵境界……”这些思想,有时或侧重于这一面,有时或侧重于那一面,都渗透在他作品的方方面面。

他的后期著作《曼陀罗》比较集中地折射了这一精神。他把人生设计为一个圆,从起点,经历善恶幻化,荣辱幻化,穷达幻化,爱恨幻化,恩仇幻化……的不同阶段,最后又到达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经历、陶冶、升华,向着真善美过度,每一次过度都是一种提升,一种超越,一种向终极目标的接近,但永远达不到这个终极,这就是人类不断进步,永无穷期的根据所在,否则世界就停止了。这既符合“人类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辩证唯物史观,也符合人生就是一堆不尽的圆圈的古典美学观。

这里需要分析一下张俊彪宗教情怀的进步意义,把它与寻常宗教神秘观念严格区别开来。一是他借助宗教情怀表达他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对人生大善大美的热爱;二是借助宗教情怀对人生从始点到终点唯一的审美观点的表达;三是借助宗教情怀对人生终极关怀,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如著名评论家刘俐俐在她《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一书中叙述的“用泛神论意识来概括张俊彪审美情感中的一方面内容是不甚准确的。只是缘于他创作中体现对自然界诸种事物,现象的热爱,执迷,缘于他将自然与人生相联系的艺术思维方式,暂时用泛神意识借用来描述他的这方面特点而已”。(《张俊彪研究文集》下册p一54页)。我这里所表述的宗教情怀,亦是此类意思。

从《岁月》开篇到尾篇,通读就会明晰张俊彪的创作之路,他从平民意识,普世关怀……至宗教根性,一路走来,这几个思想意识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步步升华,步步超越,以至于到最后达到无人,无我的境界。这里说一个小插曲:我在他《岁月》中读到,他父亲当年是红军02号情报员,解放后一直隐姓埋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已在甘肃省委工作,父亲来探望他,找到了当年上级,取得证明,又从甘肃远到西安,找到另一位当年的上司,写了他当年身份的证词。铁证到手后先后两次要俊彪为他到民政部门申诉正身,都被他婉言劝阻。读到这里,我很不理解,微信向他求证原因,他没回复我。我便继续从《岁月》中深读,寻找原因,结果恍然大悟:表层原因是为保密规定,保护自我和接头对方的安全,深层原因是他经过岁月的洗练,看透了名利皆过眼云烟,到现在,他多一顶红军后代的帽子光环,父亲多领一份抚恤金,实在是增加了他修为的负累,与他明心见性的修为格格不入。最后,他把这两份盖有红手印的证明随同父亲埋藏在棺材中。

父亲逝世后他把这个故事写在《我的父亲是农民》一诗中,写得既深情歉然,又断尘绝埃,一片慈悲绝尘之情跃然纸上。到此时,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已达到了很了不起的层次。如果说,《岁月》是他对过往的回忆,倒不如说是他从家国情怀起步,一直到宗教终极归宿的写照,正如他在《岁月》尾篇中所总结的“我在青年时期说过,文章中也写过,作家要有宗教情怀,作品要有宗教精神和宗教境界,虽受过质疑与非议,但我一直在心里坚守。王继庭先生的《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这部学术论著,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岁月》p一298页)。通读他的这些精粹而又干练的传记散文,看到一位修为者的灵魂正在飞向回归“故乡”的征途中,他的人格魅力愈加清晰超脱。这正是《岁月》所蕴含的秘笈所在。

现在,可以再次肯定地说:

张俊彪是陇东高原诞生的一位奇人!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张俊彪算得上一个奇迹(韩梅村语)


2023年5月16日于匠村新舍

——张俊彪《追忆过往岁月》评析

文/郑秉多

我对张俊彪文学思想的认知,是从读他的散文,小说,传记文学,专家评论以及许多各大家的评论中了解的。知他是一位有普世关怀,有平民意识,有家国情怀,有崇高信仰,有慈悲根性的一位大作家。所以,对他的作品曾做过多角度的探索,观照他对人生,对生命,对世俗与众不同的理解。 最近,读张婉莹编辑的张俊彪《追忆过往岁月》(以下简称《岁月》)回忆性的散记传记文本,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系列的传记散文,再回读他的小说传记,观照他的新作,寻找他灵魂,心性的本真,才看到了“庐山真面目”。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璀灿的画卷,深深邃的哲思——

普世情怀。张俊彪出生在陇东一户贫苦家庭,又是“外籍”迁徙户,父亲是遭受当局扑杀的共产党地下情报员。这样家庭出身的他,从小受欺凌,饥饿,挤压的窘况可想而知!但他又有一位争取翻身、自由、平等,企图走“耕读传家”路子,出人头地的严厉父亲和一位贤慧慈悲的母亲,从小接受的是自立、图强、关怀众生的朴素而又纯真的父律母教。这,就是他普世关怀的初生种子的生成。他从小同一群玩伴上山放牛,下河挑水;长大了,进学校,入部队,和同学战友朝夕相处,表现出的坚强、谦和、忍让、乐助人善、甘愿吃亏等多种优良品质的发展都源于这颗“种子”的一路成长。后来他创作的《我走过的路》《没有陨落的太阳》等作品中都有生动精彩的描述。他《岁月》中的《张家沟》《王家寺》《牛圈娃》等篇目中都有深情而催人泪目的回忆。

普世关怀,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是人类道德的共同底线,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公平、正义、自由。张俊彪前期作品,深层蕴藏着这种关怀,而他《岁月》中不少篇什亦坦诚地表达了这种关怀。

《岁月》中收录了他33篇回忆散记风格的传记文章,分类看,有亲情、友情、师情、同学情、乡情、地域情等记述。为什么他后期创作集中在这些过往岁月的回忆上,从表层看,是为应《华文月刋》的专栏约稿,以表达感恩于过去的人和事。从深层观照分析,是对自己灵魂的审视,是寻找回归“故乡”的路径,“返璞归真”。

平民意识。张俊彪出身农民,农民的朴素纯真的意识在他生命中深深扎下了根。他既不忘生他养他的农民(父母),亦不忘农村这块热土。这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既有对农民、农村深情的关怀,又有对农民、农村的深刻反思。而这种关怀和反思就生成了他《省委第一书记》《幻化》三部曲等宏篇巨著。其中分析,鞭挞了农民狭隘、自私、短见、嫉妒等劣根性。这劣根性如果反映在手握重权的“巨臣”手里,就反转过来给人民造成巨大伤害。这是他平民意识升华了的“反思”;另一方面,他极端同情农民,关心农民命运,歌颂农民优良品质,这从他收录在《岁月》中《我的父亲是农民》一诗中读得出来。而他对曾欺压、打击过他的李良、王光石、邵牛皮晚年状况的怜悯、惋惜亦是平民意识的折射观照。

一个具有平民意识的作者,他的创作始终眼睛向下,关怀着底层人的酸辣苦甜;关心被遗忘埋没、被含冤蒙苦人的生存状况。他的《血与火》《最后一枪》《鏖兵西北》就是平民意识高声呼喊,而在《岁月》中的《红军敬老院》等篇什,亦可读作是三部传记文学生成的注释。

但凡一个有平民意识的人身居庙堂之后,依然保持平民意识的行事风格,这不仅是本真的保持,而且是灵魂的升华。从张俊彪的小说,传记文学,回忆文章的前页背页,如果透视过文字故事的表层,我们都会读到他这种平民意识浓墨重彩的意蕴,也看到灵魂升华后的绚丽多彩。

家国情怀。张俊彪是一位有家国情怀担当的大作家。他报名参军,是为改变他家庭的处境;他起步写作,是为换回微薄稿费,以补贴他的“家用”。这些都是为了“使家里过上好日子”的“小我”情怀。后来,他当上省委书记秘书,身居高位,忧国忧民之情愈燃愈烈。他身在高官身边,不屑于为官之道,却偏偏走“创作”这条苦路子,请假月余,钻进过去陕甘宁老区深山老林,采访那些被“遗忘”了的老红军,迷路走不出来,险些丢了性命。

他与曾经整过他,打过他背弓炮的部队“战友”王笑生等,捐弃前嫌,帮他们复员到省委,人家精于钻营,几年就当上了厅级干部,“一阔脸就变”(鲁迅),这些人依然背后告他的黑状,面对申诉告冤的人刁难,使绊,而他依然身在“处级”干部的位置,竟为审冤者报不平,去拍他的桌子。这没有国的情怀是难以作为的!“苟利国家以死生,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这种家国情怀在他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张俊彪是写小说的,他为什么创立了“传记文学”这个体裁。我的理解是“传记文学”写人叙事更贴近于现实,更利于“引起现实的疗效”(鲁迅)。这在《岁月》篇什《我与我的传记文学》《我的传记文学创作》《新时期传记文学探源》等多个篇目中都有翔实的坦言。读他这些作品,不仅感动他对文学创作体裁的开拓精神,更感动他这颗不计自我名利的情怀担当。

我在早期评论中写道,张俊彪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功利阶段——平复心理阶段——宗教情怀阶段。前两个阶段的作品,避开表层动机看,正是他践行家国情怀的鼎力之作,是他直面家与国担当的重彩画卷。

崇高信仰。纵观张俊彪的作品,它有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这就是崇高理想。现在很少有人讲共产主义理想。张俊彪作品中所追求的精神,无不放射出经典作家所设想绘制的人类崇高理想的蓝图。

《幻化》三部曲(《人世间》《日环食》《生与死》)中心指向就是这一理想蓝图。

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领袖一旦走上掌权地位,难免出现“幻化”(这是张俊彪特殊用语)。他们有的完成了世界观改造,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有的则带有“农民”底色,一旦坐上权力宝座,就私欲膨胀,为所欲为,置人民忧乐于脑后。正如《幻化》中所描述的霍士斌之流“在他灵魂深层的基因中,不是民族的最高利益,人民的最高愿望,而是打倒土豪地主,自己也过一回土豪地主的生活,把皇帝拉下台,自己也登回九龙宝座的高位”(《生与死)一245页)。从湖南韶山冲走出来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他深知农民的根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写到“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新三民主义,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主义……因此农民问题,就是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他在建国初倡导的两个“务必”和随后开展的反贪污,反特殊化,改造干部思想……一系列运动都是为了剔除农民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后身上农民固有的劣根性,以完成世界观的改造。事实上,我们革命队伍确实存在着共产党的“同路人”,而不是并肩奋斗的共产主义战士。张俊彪《幻化》三部曲中所塑造的黎可夫、霍士斌、何人杰三个形象,反映了革命队伍中的实际状况,而且提出干部思想改造“永远在路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作者作品是一面镜子,他不仅映照了现实状况,而且映照了作者崇高的信念。《岁月》中不少篇什也映照了他这个追求。

我从读《岁月》中突出感受到,他把目光移向过往,不是为叙史而叙史,而是把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用片断式镜头连缀起来,加以审视,诉说着人世间的真、善、美。共产主义也追求真、善、美,这个在无论哪种理想中都是统一的。《岁月》中《老师》《蜡炬》既表达了他的感恩之情,也颂扬了人性的真善美,“天下伯乐如如斯,何愁骏马不奔腾”。至于《往事如烟》《京城插柳》《红都种花》等,从文字看只是一种说缘记事,而深层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凡事善行皆成美事,嘉言亦成美德。这些星星点点,都是从他崇高理想领域幻散而来的“火花”。这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位善行有道,行迹有品的人。

慈悲根性。张俊彪是一位有宗教根性的人。他的慈悲根性与生俱来。他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读后》一文中说到“大仁,大爱,大善,大慈,大悲,这些就是宗教的同一情怀;胸纳百态,心有千物,神游万象,气吞云宇,包容博大,乐善好施,无敌无友,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好无坏,宽容一切,接纳一切,放下一切,善待一切,化解一切,虚空一切,这些也是宗教同一的形而上的空灵境界……”这些思想,有时或侧重于这一面,有时或侧重于那一面,都渗透在他作品的方方面面。

他的后期著作《曼陀罗》比较集中地折射了这一精神。他把人生设计为一个圆,从起点,经历善恶幻化,荣辱幻化,穷达幻化,爱恨幻化,恩仇幻化……的不同阶段,最后又到达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经历、陶冶、升华,向着真善美过度,每一次过度都是一种提升,一种超越,一种向终极目标的接近,但永远达不到这个终极,这就是人类不断进步,永无穷期的根据所在,否则世界就停止了。这既符合“人类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辩证唯物史观,也符合人生就是一堆不尽的圆圈的古典美学观。

这里需要分析一下张俊彪宗教情怀的进步意义,把它与寻常宗教神秘观念严格区别开来。一是他借助宗教情怀表达他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对人生大善大美的热爱;二是借助宗教情怀对人生从始点到终点唯一的审美观点的表达;三是借助宗教情怀对人生终极关怀,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如著名评论家刘俐俐在她《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一书中叙述的“用泛神论意识来概括张俊彪审美情感中的一方面内容是不甚准确的。只是缘于他创作中体现对自然界诸种事物,现象的热爱,执迷,缘于他将自然与人生相联系的艺术思维方式,暂时用泛神意识借用来描述他的这方面特点而已”。(《张俊彪研究文集》下册p一54页)。我这里所表述的宗教情怀,亦是此类意思。

从《岁月》开篇到尾篇,通读就会明晰张俊彪的创作之路,他从平民意识,普世关怀……至宗教根性,一路走来,这几个思想意识特点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步步升华,步步超越,以至于到最后达到无人,无我的境界。这里说一个小插曲:我在他《岁月》中读到,他父亲当年是红军02号情报员,解放后一直隐姓埋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已在甘肃省委工作,父亲来探望他,找到了当年上级,取得证明,又从甘肃远到西安,找到另一位当年的上司,写了他当年身份的证词。铁证到手后先后两次要俊彪为他到民政部门申诉正身,都被他婉言劝阻。读到这里,我很不理解,微信向他求证原因,他没回复我。我便继续从《岁月》中深读,寻找原因,结果恍然大悟:表层原因是为保密规定,保护自我和接头对方的安全,深层原因是他经过岁月的洗练,看透了名利皆过眼云烟,到现在,他多一顶红军后代的帽子光环,父亲多领一份抚恤金,实在是增加了他修为的负累,与他明心见性的修为格格不入。最后,他把这两份盖有红手印的证明随同父亲埋藏在棺材中。

父亲逝世后他把这个故事写在《我的父亲是农民》一诗中,写得既深情歉然,又断尘绝埃,一片慈悲绝尘之情跃然纸上。到此时,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境界已达到了很了不起的层次。如果说,《岁月》是他对过往的回忆,倒不如说是他从家国情怀起步,一直到宗教终极归宿的写照,正如他在《岁月》尾篇中所总结的“我在青年时期说过,文章中也写过,作家要有宗教情怀,作品要有宗教精神和宗教境界,虽受过质疑与非议,但我一直在心里坚守。王继庭先生的《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这部学术论著,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岁月》p一298页)。通读他的这些精粹而又干练的传记散文,看到一位修为者的灵魂正在飞向回归“故乡”的征途中,他的人格魅力愈加清晰超脱。这正是《岁月》所蕴含的秘笈所在。

现在,可以再次肯定地说:

张俊彪是陇东高原诞生的一位奇人!

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张俊彪算得上一个奇迹(韩梅村语)


2023年5月16日于匠村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