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文苑

试论黄帝文化在正宁广泛丰富而有深厚的遗存

发布时间:2023-06-26 来源:凤凰传媒网 点击数:736516

试论黄帝文化在正宁广泛丰富而有深厚的遗存

——从正宁文物考古和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谈起

文/曹 焕 荣

黄帝不是缥缈的神,也不是传说故事里的人物,是原始华夏部落的首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曾在正宁一带繁衍生息过。“黄帝崩”、“还葬桥山”(正宁境内子午岭的黄帝冢)。黄帝氏族在正宁生活情况,从出土的文物灰层经用碳—14法测定,当是距今6450至4850年的仰韶文化,亦即彩陶文化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开创和繁荣时期。正宁出土的大量文物和灰土层以及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遗存,再现着千古不灭的光辉灿烂的黄帝文化。

轩辕氏族部落生存和走过的脚印—正宁境内出土了大量的丰富的仰韶文化

黄帝冢所在的桥山(子午岭),位于陕北和陇东之中的正宁,秦直道沿桥山的分水岭从南向北,途径庆阳市的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全程295公里。据地质学家考定,庆阳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物沉积丰富,如发掘出的环江冀龙、黄河古象等。1986年3月下旬正宁曹家山出土的距今200万年至250万年的黄河古象牙化石,牙长250厘米,大头一端直径16厘米。这块山、塬、梁、峁、河、川兼备的黄土高原,很适宜于黄帝氏族的生存、壮大和发展。至今,黄帝冢和以桥(后周改守黄帝陵的子孙桥氏为乔氏)为名的南桥、柴桥、桥家塬、乔坡等和龙池、龙嘴、龙头、东龙头、西龙头、南龙头等地名,都说明黄帝部族在这一带活动过或留下的足迹。

从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看,正宁境内仰韶文化分布广泛,遗存丰富。主要有:周家村遗址,罗沟圈汉子村遗址、苟仁遗址、吴家坡遗址、侯家山遗址、坡底遗址、东新庄遗址、蔡家峪遗址、东龙头遗址、仵家堡遗址、西渠遗址、岘子南峁遗址、张家圪垯遗址、年庄子遗址、云寂寺遗址、梨树山遗址、岭上遗址、圪垯地遗址、于家庄遗址、宋家峁遗址、东坪遗址等多达八十几处。其中岘子南峁遗址、西渠遗址、年庄子遗址、张家圪垯遗址等就在黄帝冢附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宫家川东坪遗址。该遗址1976年冬出土的尖底瓶、葫芦瓶、钵、盆、夹砂罐、壶等多达三十多件,其中人面纹葫芦瓶和绘黑彩鱼纹图案的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存,为国家一级文物。有专家考证,黄帝就是生活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代。从形器学方面看,葫芦形口垂腹双耳绳纹尖底瓶,黑彩口沿无耳葫芦瓶,双耳弦纹葫芦瓶,器形低矮的莲蓬口细颈壶,泥质红陶圆底钵,泥质红陶平卷唇浅腹平底盆和垂腹弦纹夹砂罐等,一般都是采用手工制做,并绘美观深邃的黑彩图案,可见当时陶器文化已经相当繁荣。从民俗学来考察,葫芦瓶正面,颈至腹底依器形用黑彩绘成了一幅人面纹,绘有黑彩的葫芦头部,恰如人戴的高冠,腹部的双耳经巧妙处理,恰成人面的双耳,表现出一幅庄重和善的面容。且绘画比例恰当,线条流畅,制作精美。著名民俗学家、民间艺术研究专家靳之林先生认为,瓶的正面画着男性图象,人面的眼睛睁开; 背面为女性图象,人面的眼睛闭上。眼睛的一线为阴,为月,为牝;眼睛一点为阳,为日,为牡,为男性。二者同绘于葫芦瓶上,寓意男阳女阴交合,母体葫芦诞生生命。也是“万物所生,造于太一,化于阴阳”的阴阳合体宇宙之神。宇宙之神的眼睛闭起来是夜,是月,是阴; 睁开来是昼,是日,是阳。以双目为太阳或一为太阳、一为月亮的观念,在中国古文献记载是很多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经史》卷一,引《三五历记》)“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经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中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由此可见,这个人类万物生命的始祖神、宇宙之神,就是这个人格化的“人面”,在原始社会族群观念中,葫芦显然是混沌宇宙的母体。中国本源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就是宇宙。人头为天,脚为地,天圆地方,顶天立地,通天通地。所有的冠都与通天有关,头部又自成宙宇,头额为天,下颌为地,鼻子是宇宙中央通天通地的生命之树。如果深入到民俗文化创造者群体的民俗社会生活和民俗艺术符号之中,破译这“天书”密码,就会找到它是一个由此升华为阴阳相合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哲学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这个符号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遥远的6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的大门,隐约看到黄帝部落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生命意识和观念文化,这个祖先的标识(标志、族徽、图腾崇拜物)至今还作为民间文化的剪纸、香包如《葫芦香包》、《葫芦娃》、《鱼枕》、《双鱼枕》、《娃娃针葫芦》等存活在正宁民间民俗文化之中。

黄帝在正宁生存过,更有文物──现存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佐证,碑文说,“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水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这里说的“轩丘”即罗水上游的子午岭亦称桥山。“有熊”即黄帝,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这就是文物实据,非今人随便就能改变的历史事实。

民间剪纸和香包等民俗文化载体,有力地反射着黄帝氏族在正宁生存和活动过的轨迹

正宁县榆林子镇文乐村许家沟圈74岁的剪纸能手彭粉女,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和正宁的樊莲叶、赵丛梅、赵爱霞、朱惠琴、喻灵芳等千百个剪纸艺人、刺绣行家一样,这熟练的手艺却不是她们的发明,而是一辈辈口授手传留下来的。即奶奶(姥姥)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她们的剪纸刺绣不是剪剪玩玩,图大钱,而是生活和生命的需要,精神的寄托,内心的表白,传统(甚至是远古)文化的自然流露。她剪的《抓髻娃娃》,头戴人胜(男阳)或头梳双髻双辫,或头顶双鸡(鸟),左手执鸡(金鸟),右手执兔,脚踩莲花的娃娃,叫抓髻娃娃。抓髻娃娃就是黄帝部族的图腾。脚踩莲花的娃娃为黄帝之身。鸡,代表太阳,兔代表月亮,意为伏羲和女娲的男女合一,日月合一,阴阳合一,天人合一。抓髻娃娃的原型是金文中的,即“天”。“天”即“天帝”,“天帝”即黄帝。《淮南子•说林篇》说“黄帝古天神后,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淮南子•说林训》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双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生化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出现了三代金文的“天”。据郭沫若考证,“天鼋二字,器铭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周语下:“我姬姓(氏)出自天鼋,犹出自黄帝。”他认为“天鼋就是轩辕”。《天官书》韦昭注:“鼋,或蚖。蚖,蜇,蜴,象龙。”天鼋是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族徽,即以女性为原型的女性、男性合一的两性抓髻娃娃。这样的族徽出现在民间剪纸和香包之中,绝不是偶然或巧合,说明黄帝的发祥地就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正宁一带。“鼋,是水族动物,黄帝以天鼋作图腾,说明他的图腾就是水族动物。”(《中国古代史讲座(上)》)而正宁剪纸和香包中龙、鱼、蛇、蛙、鳖、龟、螃蟹等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黄帝部族的图腾,这就足以说明是黄帝氏族生存、生活遗留的足迹,而且今天还被剪纸,被刺绣所反映着,活在民间。它们正是黄帝氏族的“不灭的足印”。

龙,民间最初观念是一种大蛇,是在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代,龙的形象已经出现在黄帝氏族使用的器物上,距今约五六千年。龙是先民用特定观念组装起来的马头、鹿角、蛇身、鬣尾、鸡爪、鱼的鳞和须。“能兴风雨、利万物。”《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左传•韶公十七年》载: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桓公五年》载:“龙见而雩。”《淮南子•天文训》云,“龙举而景云属。”都说明“黄帝龙体”的龙以云纪。龙,是黄帝氏族的图腾。在文化含义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是力量和祥瑞的象征,用以赐福人类,寄托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龙,作为一种观念符号,正宁民间有广泛运用。传说龙生九子,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叭蝮、睚眥、椒图。 它们不成龙,各有所好,又以其好所用不同。由龙演化出好多造型、纹饰,如团龙(居中)、夔龙拱壁(绘壁上)、龙抓珠(用于桌腿、门柱等)、拐子龙、龙花拐子、二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民间至今还有很多龙的传说故事,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是龙的传人。正宁剪纸和香包中“龙”形象更是枚不胜举,如《大头龙》、《立体龙》、《二龙戏珠》、《鱼化龙》、《哪吒闹海》、《猪龙》、《盘蛇》、《蛇衔草》、《蛇盘龟》、《蛇盘兔》、《龙凤图》、《龙头挂生肖》、《虎头龙》、《绣字龙》、《鲤鱼跳龙门》、《九龙串》、《绣龙鱼枕》、《龙灯》、《龙凤娣妹折扇》等等。剪纸或刺绣中的《刘海撒金钱》、《刘海戏金蟾》,刘海都是抓髻娃娃,蟾都是三足蟾。三足蟾即三足鳖,即天鼋,即轩辕黄帝图腾化身。按闻一多的说法,伏羲和女娲,黄帝和嫘祖,可以合二为一,为人类中的先祖神。这些剪纸或香包,把黄帝民族图腾龙演绎得丰富多彩,惟妙惟肖,揭示了蕴藏正宁民间深厚的龙文化、黄帝文化的神奇的潜在力量。

仔细考察彭粉女等人的剪纸或香包,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古老民俗文化的根,这条根一直通到黄帝文化的活水源泉。彭粉女能剪不少花样的《治病娃娃》、《送鬼娃娃》、《叫魂娃娃》、《驱邪娃娃》、《钱串子》、《拉手娃娃》、《燎疳娃娃》、《纸幡娃娃》等。我采访她时,她还边剪边念唱着,“神冲冲,鬼冲冲,纸娃娃给我解冲冲,解了前身前身轻,解了后身后身轻。”这一方面说明民间艺人既是民间巫术传承者,又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一方面说明,原始社会神灵是主宰自然世界和鬼神世界的非物质的超自然力量的无所不能的最高统治者。基于此,于是才有“黄帝乘龙升天”的神话,即灵魂离开肉体,到另一个“仙境”世界去了。从这些剪纸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黄帝时代先民们认为驱体毁灭,灵魂就释放出来升天的文化色彩和人的精神风貌。彭粉女还剪《扫天婆》、《洗碾子》等。她说天旱了,要剪“洗碾子”,表示求雨,她边剪边说,“碾子碾子洗你哩,三天敢你要雨哩……”天下连阴雨,多日不睛,要剪《扫天婆》、《驱云婆婆》,用秸杆插在墙头上,求老天放晴。“天再不晴,就剪《独女栽棒槌》,在院子中心栽个棒槌咒天爷……”用清油淋在水中告天爷,直至水中七彩霞开,寓意天将放晴。这种乞雨抗旱、剪纸排涝的民俗,在正宁农村演绎了几千年,一直可以寻根问底到黄帝氏族时代。《淮南子•览冥训》说,“黄帝治天下,女娲积灰以止淫水。”这种“独女栽棒槌”、“扫天娘”、“扫天婆”实际上即是“抓髻娃娃”,是黄帝,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帝(天神)天女魃。《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系昆山之山者,有共工之台,有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结婚则剪“喜娃娃”。“喜娃娃”是主宰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象征着子孙繁衍。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崇拜的一种巫术文化遗存。正如闻一多所说,“在原始人类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以上这些不正是从彭粉女神秘的剪刀下一脉相承传出的黄帝时代的古老的信息么?

正宁民间节日和民间故事浓郁地反映出黄帝氏族时代的文化色彩

正宁民俗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是一个涵盖面广、内涵深刻的文化宝库,交融现代人文风采,又深藏着远古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轩辕氏族时代他们的生存、生活情况,能透析他们的喜怒哀乐及其精神风采,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龙,轩辕黄帝氏族的图腾,龙寓意盛世祥瑞、和谐、高贵和光明,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体。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舞龙耍狮,庆祝一番。正月十五挂龙灯,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睁眼。这天村民们起个大早,首先搬开碨子上扇,意在不要叫龙受压抑,有的地方碨子为龙头,又把龙当做农业文明的春神,惊蛰在即,春意萌动。龙的寓意方方面面,黄帝后裔称“龙的传人”;手擀的面条叫龙须面;宴会有“龙眼肉”、“龙虎斗”;文明的饮酒叫“龙饮”;拄的拐杖有龙头拐杖; 坐椅有龙头椅; 布置窑洞贴窗花《龙娃》、炕围花《云潮五蛛龙》;结婚做龙凤枕;夏天扇九龙扇;演戏的杂配角叫“跑龙套”;耍社火有“龙摆尾”、“挂龙灯”、“跑龙船”;书法高手称“龙飞凤舞”;贺寿祝“龙凤呈祥”、双生子女叫“龙凤胎”;如意的女婿称“乘龙快婿”;寄希望于孩子叫“望子成龙”;斗志旺盛称“龙马精神”;平步青云为“鲤鱼跳龙门”;皇帝为“龙体”、后裔称“龙子龙孙”;套棺材盖叫“合龙口”;庙多为“龙王庙”;神泉奉为“龙池”;天不下雨是“龙主旱”;旋风叫“龙卷风”;增强好胜为“龙虎斗”……且不说正宁还有那么多以龙命名的地名。龙,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留有“送疳”风俗。正月二十一日用黄表纸剪一串“疳娃娃”贴在门楣上,门口斜放一堆谷草,叫“引疳”。传说疳是一种病魔,民间说,“疳到人的鼻子上,人就没鼻子,疳到嘴上,人就没舌头”。“疳娃娃”是驱邪的。村民用黄表纸剪疳娃娃,疳娃娃就是抓髻娃娃,如前所说是“天”,是黄帝。说是请到黄神,亦即请来黄帝除疳。这是先祖黄帝崇拜的遗俗在民间的反映。于是二十三晚上,家家门口都点燃谷草火。为了火烧得旺,还要撒盐,火呼呼燃烧着,盐粒在火中“咯叭”响着,说是黄神捉住了邪。火堆上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跳过去,跳过来,“要把身体燎干净,可以常年不害病”。在鬼神恐怖世界的漫漫长夜中,请黄神“疳娃娃”出面,用火驱散鬼神,禳灾灭疫,烧掉身上一切晦气,带来吉祥丰收、人丁兴旺、生活的光明和希望。

五月端午节是古祭图腾节,是一年一度黄帝文化集中展示的高潮。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饮雄黄酒,门首别艾叶、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子穿戴由奶奶(姥姥)、妈妈、姑姑、嫂嫂、姐姐精心针扎刺绣的五毒肚兜,虎头帽、虎头鞋,胸前戴青蛙、螃蟹、龙、蛇等动物香包,或挂动物挂、十二生肖香包,脊背五毒(蜈蚣、蝎子、壁虎、甲虫、青蛙),系香包“鹿衔草”、“鱼衔草”、“蛇衔草”(这与原始图腾保护神祇动物崇拜有关)。手腕、脚腕缠五彩丝绒,这和缠粽子的五色丝线都是代表五行色,就是木(春)、火(夏)、土(长夏)、金(秋)、水(冬),象征一年四季寒暑变化。给娃娃系上五彩线当做避邪,可以保证娃娃的平安健康,是保护神的神祗色彩象征。戴五色彩丝香包装艾叶,缝布老虎于娃娃肩上,俗称“艾虎”,也是一种保护神,为神祗动物。端午穿的马甲,是观念的混沌母体,人头喻天,足喻地,马甲穿于人胸腹母体和裹肚的母体含义相同。流行的马甲纹样组合是上为旋转的太阳符号,即天。下为锯齿形的水符号,即地。中为主宰天地人类万物的造物主黄帝图腾神蛙。香包艾叶在五色斑斓的端午气氛中,再现了童贞时代黄帝部族的图腾崇拜意识和镇妖驱邪,防病求福的精神寄托。在儿童屁股眼、七窍抹雄黄,早起打露水,以防虫豸,乞望平安。因为蛇、蛙等都是黄帝部族的图腾,而炎帝族的图腾除蛇和蛙外还有太阳神。香包中的八角(八卦)、粽子(三角、六角)都是句(gou)芒的变形,是太阳神的象征,是太阳神崇拜的遗存;绣球香包,据靳之林考证,是绣球太阳花,是植物花瓣四方连续的主体结合,实际是庙底沟彩陶太阳花植物花瓣四方连续平面组合的主体化,是很典型的太阳崇拜与植物崇拜合一的符号。螃蟹是五六千年左右古埃及、巴比伦的保护神,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大融合之后的再生。蛇即龙。布老虎也是一种保护神,是虎文化的遗存。挂十二生肖,则更显示了早期华夏民族图腾崇拜意识。

除端午节外,其它民俗节令也再现着民族童贞时代的艺术和本源文化。正月初一敲锣打鼓,给牲口耳边夹表花,赶着敬神“出行”,门首“煨火”祭春以及“打春”、“鞭春”、贴“春牛图”都是禳灾纳福、祈愿五谷丰登,显示黄帝初开的农耕文明;正月十五捏的“牛”(面灯),蒸的“牛”(馍),七月七蒸的“巧娘娘”以及红白喜事蒸的“礼馍”和秋明节上坟的“献馍馍”,有的馍上用细竹棍扎着各种面食小鸟,俗称“燕鸟”,有的干脆蒸成非牛、非虎、非龙、非鱼的动物形状,这实际也是远古黄帝图腾遗存,似乎是颂扬开天神、辟地神的英雄业绩,是精神图腾的反映。正月二十为天穿节,传说炼五色石补天的女娲补的天穿了,人们便用摊煎饼、吃煎饼“补天”等等。正宁民间故事中也有很多歌颂黄帝如何教民测量土地、种植五谷的功德。我于1989年主编、为时两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正宁卷本》中的《阳光与黑暗》、《人为什么会说话》、《面粉、小麦、荞麦及其它》、《金子在地里》等故事和剪纸、香包以及其它民俗风情一样,几乎都是一代一代口承心传,潜移默化的,有一定的心理和约定成俗的风俗习惯为基础,也就是说有广泛深厚而牢固的社会基础,深入了骨血,成为一种宝贵的黄帝文化的资源和财富。如果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永远繁衍、生长、发展,永远生生不息在正宁这块古老神奇而又散发着黄帝文化的黄土地上。

(作者为研究员,正宁县文联原主席,《黄帝文化》主编)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