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彪早期的工作环境与文学写作

时间:2023-08-11    点击:686611

文/高鹏程

从甘肃起步走上文坛的现代作家中,张俊彪堪称集大成者。他开西北乃至全国传记文学之先河,是以文学的方式记录陕甘宁革命历史最为丰富,最为真实,最为广博的现代文学家。

得知“张俊彪文学艺术研究会”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陕西旬邑成立,甚为庆幸。作为俊彪的老乡、同事(我们祖籍都是陕西旬邑,都是生长在甘肃的庆阳人,都在甘肃省委工作过),不由想到和俊彪一起工作时期的许多生动过往,特别是目睹过俊彪早年在文学道路上辛勤跋涉的亲历记忆,让人钦佩。感怀之下,写下以下片段回忆文字,权当一个同乡挚友对作家辛勤耕耘历史的补记,或可丰富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

东楼清月

1976年,张俊彪从庆阳地委报道组调到甘肃省委宣传部,我当时在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工作上开始没有什么直接的交集,但我们同住在一个宿舍楼上。

省委办公大楼东侧,有一栋四层高的单身职工宿舍楼,大家习惯叫东楼,我俩同住在四楼。楼层是一个大的通用楼道,住的都是单身,洗衣服盥洗间是公用的,因为经常见面,又得知他是从庆阳地委报道组调来的,我们很快就熟识了。

后来,我回庆阳探亲,见到地委报道组的组长刘锋同志,他和我说起俊彪,说他是个很勤奋很有上进心的文学青年,是他从正宁县基层发现并调进报道组的,人很诚实直率,让我多接触多照应。

我也是早俊彪六年从庆阳地委调省委的,算是一个单位出来的,又进了同一个单位。我比他年长些,就和俊彪慢慢地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兄弟般的情感。

当时东楼住的单身职工大部分是来自地县和厂矿企业的,宿舍楼有些老旧,但基本上是一人住一间宿舍。单位配备的两张单人床,一个写字书桌,两把木头椅子。基层来的干部大部分是年轻人,工资低,没有什么家具行李,一个铺盖卷,一个小木箱,书报都码在不大的写字桌上。机关的单身职工都在省委机关食堂吃饭,宿舍里也就没有炊具,只有一个打饭的碗和盘子。应该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清苦。

俊彪出身农村,在部队服役几年,又是从基层调来的,对于这样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认为有苦的感觉,下班后能有食堂的饭吃,回到宿舍有个独立的住处,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这些人已经很满足了。记得最初常见俊彪在食堂吃饭不坐桌子,打上一碗菜,用筷子串上两个馍,匆匆回了宿舍。我几次问他为何不在餐厅吃饭?他只笑笑说,喜欢清闲地吃饭。直到后来我去他宿舍闲聊,才发现他在写作,而且是利用下班以后的一切时间,包括吃饭的时间,在默默地进行文学创作。

写作的人是不希望被人打扰的,俊彪也是如此。在单身楼上的人,下班后互相串门是当时一种普遍的人际交往方式,俊彪却很少参与。偶然,他会到我的屋里转一圈,不是找个书,就是问及一些老干部的信息。我当时给刚出山工作的甘肃老干部王世泰同志当秘书,俊彪对这些老同志的情况比较感兴趣,随便聊一阵子就走了,他也不怎么提及他在写作的事情。直到有个星期天,宣传部一位同志告诉我,俊彪病了,一个人躺在宿舍没人护理,他们去看过,给买了些药吃了在休息。我忙跑到他的宿舍,俊彪躺在床上有些发烧,我问了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他说不用,机关医疗室里大夫来给他看过了,说没有休息好太累了所致,开了药让他静静躺两天。我问他吃饭了吗?他说吃了点,没胃口。我看见书桌上放着半盘菜,有一个馒头。问再需要什么,他都说不需要。

这时,我才注意到他的书桌上摊开的一页稿纸上写了半页,对面一张单人床板上厚厚叠放着几摞子八开大的写成的手稿。粗粗估略也有几万字。

“你在写小说?”我第一次发现这个质朴的小伙子在默默地完成着一件大事。

“是写南梁革命历史的一些真事”,他不避讳地告诉我,并说我可以看看他的稿子。

我给他倒了杯水,看着他把药吃上。想多陪陪他,就顺手拿起他最前面的一部分稿子看了起来。这是他的《红河丹心》一书的初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的书稿的整洁清秀,五百字一页的书稿上没有一处涂改,字迹清整,语言生动凝练。我问这是誊抄过的稿子吧?他说是一次性的手稿,他说他习惯于稿子卷面干净,写的中间如果出现修改涂抹,他会重新再写一遍。我说你平时工作很忙,什么时间写了这么多东西。他说全靠晚上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这让我非常感慨,鼓励夸奖之余,叮嘱他还是要爱护身体的。

那时候,社会文化生活单调,机关的单身干部都没有电视,下班后就是听听半导体收音机,看看书报。偶然有个新电影单位发张票,或者节日有场演出晚会,便是单身们的娱乐活动。即便这样,俊彪多的都不参加,关起门闷着头默默地写他的作品 。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常常看见俊彪房间里还亮着灯。他就是这样一夜只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照常早起去上班。我曾几次给他说,不敢这样“拼设备”,还是要注意身体的。

1972年张俊彪在陕西汉中

说来真是让人感动。单身孤影的他,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回到宿舍啃几口馒头,喝杯开水,整夜整夜地埋头写作,顶着昏黄的灯泡,面对窗前清冷的月光,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俊彪在物质生活上非常简单,不抽烟,不喝酒,很少喝茶,甚至吃个水果都算奢侈的享受了。就这样,他却饱含深情,把业余的全部精神情趣和辛劳的汗水,都滴滴浇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

不懈的寻访

传记文学的核心,是所记述的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张俊彪从事的陕甘宁革命史实的文学创作,承载着宏大而厚重的话题,采访当事人和寻访历史实证的任务异常艰巨。这是他创作的源泉,更是他对革命历史真相完整记录的责任。

客观上,张俊彪的工作环境一开始就在上层,这为他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查阅史料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大革命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一个拨乱反正,恢复党史研究元气的年代。许多革命元勋和老同志都还健在,陕甘宁革命历史的大部分见证人又都多在甘肃陕西的政坛。张俊彪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采访活动,他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许多党史研究者都无法比拟的。

2023年7月在庆阳,左起:梁晓娟、张俊彪、高鹏程、侯晓菲、梁锐娟

同时,他的采访过程又是艰辛的。毕竟当时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年轻机关干部,最初的采访偶然会遇到一些当事人的不重视,或许会有不相信这样大的历史题材由这样一个年轻人写得出来。其实,张俊彪给自己最早的文学创作定位就是陕甘宁革命历史的纪实文学。所以,从部队一回到故乡,他就开始了这一主题史料的收集与整理。而且不辞艰辛地发掘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都是徒步深入子午岭一带的老红军居住区,寻访当事人和见证人,和他们亲密接触,深刻交谈,并经过不懈努力,从县党史档案部门,询阅大量原始资料,以他当时的身份,历经的困难可想而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感叹。

在采访汇集史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困惑,就是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认知程度的把握。同样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被采访者中会出现不同说法,不同看法,有些甚至还大相径庭。对此,张俊彪坚持最大限度的寻求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办法,力图让人物和事件真实性得以体现。

1990年,张俊彪当选甘肃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在平凉地区和青年作家艺术家在交谈

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这种采访进入了有序的系统的状态。而且,接触到的当事人和被访谈者,多是省级高层领导干部和大军区的将领。这对他把握陕甘宁革命斗争史的整体概念无疑是最大的升华。但是,这类采访工作比下层采访更为艰巨。我就亲历过帮他联系有关领导同志访谈的工作,虽然老同志大都很支持他的写作,但由于领导同志的政务活动安排都比较严谨,采访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又不能过多挤占老同志的休息时间,常常会出现采访一个人或一个事件,拉扯的时间比较长。张俊彪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三番五次地拜访。他的精神也感动了不少被采访者,都尽可能地为他安排接谈的时间,有的老领导利用住院期间,还约他面谈需要询访的史料。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坚持唯物史观

陕甘宁革命斗争历史,是一部宏大的革命斗争史。用文学的方式叙述这一题材,需要有相当准确的素材,更要有正确的唯物史观。

张俊彪运用传记文学这一方式,生动地体现了这部革命斗争史的波澜壮阔,又通过极其细腻真切的事件过程的记述,很好地体现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对巩固、发展、壮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并由此为起点取得抗日战争,乃至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接触过陕甘宁革命斗争历史和陕北红军军事史的人,大都会对记述这一历史中遇到的一些关键史实的某些争论比较关注。我读了张俊彪《血与火》(原名《刘志丹》)这部著述,觉得他对两位元勋的记述客观真实,生动感人。有两个节点,让人心境豁然。深感作者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对革命元勋的尊崇,对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唯物主义史观的坚持。

▲本文作者高鹏程

其一,对刘志丹、谢子长两位陕北红军创始人的记述。毫无疑问,刘志丹、谢子长在创建陕北红军和执行党的正确军事路线,发展壮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是被党和人民所公认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些史学工作者的无端撩拨下,竟然要在他们两位革命元勋中,要做出什么比较。这显然是十分荒唐的。而张俊彪的《血与火》在记述两位元勋的革命斗争过程中的革命精神,军事指挥,革命情意和友谊,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团结战斗,具体事件中的担当,让人深切的感觉到他们的无私无畏,坦诚伟大。许多具体情节的记述,特别是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赴艰危的革命情操,让人读了感动无比。这也许就是纪实文学的魅力所在。他让事实说话,而不是某些史学工作者依靠主观推理,轻易地给历史人物下结论。

其二,对错误的陕北肃反运动的客观记述。人们都知道,陕北肃反在党史记载中已有正确结论,但对于产生这次错误的肃反和给当时的蓬勃的陕甘宁革命斗争几乎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原因和来龙去脉,人们了解不甚详略。《血与火》的记述,充分尊重历史,还原了当时的真实。看似叙述一段故事,实际前面的铺陈非常自然,真切生动。让人读着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这场错误肃反无端关押了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宁政治军事领导者和骨干上百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毛主席,周副主席发现并及时纠正了这场错误肃反,为巩固壮大强有力的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作品中记述的许多细节,是史学记述所不能达到的。

至于对这场错误肃反处理定性,作者忠实于中央的结论。对陕北干部中涉及到肃反相关善后问题的一些不同意见和要求,作品没有再展开记述。这也是传记文学作者所应秉持的写作原则。

张俊彪的早期文学创作的艰辛环境,加上他后来的深邃思考和不断的探求磨砺,成就了他以传记文学为特色的著名作家的道路, 他是当之无愧的。

2023年7月初稿于北京

【作者简介】高鹏程,甘肃庆阳人,曾长期在甘肃省委工作,历任王世泰同志专职秘书,甘肃省委经济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甘肃省物价局局长等职。甘肃省作协会员,有散文和纪实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媒体,亦有散文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