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我们不能因为口粮和谷物自给率高,就片面认为粮食‘够吃了’,就认为耕地够用了。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的是粮食安全的底线。”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近日在2023年第5期《党委中心组学习》上刊文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耕地占用与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依然突出。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
他表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以上的耕地。实现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是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有研究机构测算,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需稳定在23亿~24亿亩,如果按照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
“此外,我国每年进口的大宗农产品,如果根据生产能力折算为耕地,也是很大的一个数。”王广华称。
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也曾多次表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大量农产品,等于变相利用国外耕地。以进口量最大的大豆为例,2021年进口9652万吨,如国内生产,以亩产130公斤计算,需要7亿多亩播种面积。考虑到粮食需求还在增长,(耕地)红线已退无可退。
我国现在还有多少数量的耕地,距离红线还有多远?2021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下称“国土三调”)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现有耕地12786.19万公顷(191792.79万亩)。
为了稳住耕地总量,按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部署,我国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任务持续到2035年保持不变,并将指标分解至各个省份。
王广华表示,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与2009年底的“二调”数据相比,10年间减少了1.13亿亩,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平原种树和绿廊建设;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同时,现有耕地中有一部分属于难以或不宜长期稳定利用,有的还面临荒漠化、石漠化威胁,从长远看要进行退耕。
公开数据显示,1957年至1996年,我国耕地年均净减少超过600万亩;1996年至2008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000万亩;2009年至2019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100万亩。这一趋势反映在人均耕地面积上,一调(即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为1.59亩、二调1.52亩、三调1.36亩。
王广华透露,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初步遏制了多年来耕地总量持续减少的势头。
耕地保护不但有数量底线上的约束,也有布局结构上的要求。由于耕地存在质量等级的差异,不同区域的耕地对应的粮食产能也会有较大差别。
国土三调显示,我国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5个省份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的40%。
王广华表示,我国“耕地资源—粮食供给—生态安全”长期处于“弱平衡”状态。2009~2019年10年间,全国耕地分布重心北移、质量下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减少1.49亿亩,占全国耕地的比例从“二调”时的41%降低到36%;位于一年三熟制、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52.13%,比“二调”时降低6.81个百分点,耕地“南减北增”趋势加剧。历史上曾经的“南粮北运”,如今已变成“北粮南运”。
王广华透露,国家层面将优化耕地布局,采取经济奖惩等措施,促使南方部分省份有序恢复一部分流失的优质耕地,遏制“北粮南运”格局加剧。
而在地方层面,将通过综合整治等措施,因地制宜把山上的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山下的果树林木尽量调整上山上坡,用“山上”换“山下”,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让各类农业生产各得其所。
“各地在恢复耕地过程中要留出一定过渡期,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政策引导,不能强制实施。”王广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