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林海垂钓“鱼”你清凉一夏

发布时间:2020-07-09 点击数:614420

作者:张晓颖

炎炎夏日,闷热的屋子和凉爽的室外你怎么选?来黄龙县崾崄乡白城桥村吧,或坐在树荫下垂钓;或在田埂里亲自采摘一篮蔬菜;或领着孩子追赶鸡鸭,随手捡几颗还有余温的鹅蛋。走进大自然,吃着农家饭,刚上钩的鱼儿转眼就被烤的鲜嫩美味,这里的夏天有山有水有凉风吹过,依山傍水写尽诗和远方,也是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说起这个美如诗的地方,就不得不提主人翁李喜斌。

初识李喜斌,一位沉稳朴实的中年人,村民口中的“实在人”,白城桥村一个返乡创业者……

再看“李喜斌”,他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绿色养殖路”正“乘风破浪”,带领乡亲们“大步流星”创增收......

生态优势“打底提色”

七月的崾崄,满目郁郁葱葱,偶尔的一阵微风却也带着夏的炎热,但是在崾崄乡白城桥村,却有着一片静怡凉爽的地方,两间简单的房屋,旁边是3个鱼池,有10余个钓鱼爱好者在静心垂钓,鱼池对面是一片紫花苜蓿在迎风摇摆,还有挺立的白杨在茁壮成长,树下成群结队的鸭子、鸡、鹅在慵懒地打着盹,享受着树下的阴凉。

眼前的这一幕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个田园生活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今天采访对象—李喜斌,黝黑的皮肤下夹杂着他对生活的向往,“咱们农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养的鸡,养的鱼都是最生态环保的,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每天自己忙得不亦乐乎,累但快乐着......”李喜斌看着眼前的产业情不自禁地说。

绿色产业“多点开花”

说起“绿色养殖”的初心,李喜斌耐心地和我们说起,一路也是坎坷辛酸......2017年,不惑之年的李喜斌放弃了在外测绘的工作,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孩子也方便照看,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了他的心坎里,回家创业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既有政府带头培训送技术,还有就业贴息贷款的资金支持,于是他决定回家发展。

刚刚回来的李喜斌也是迷茫的,继续老辈种植烤烟吧,计划经济的指标越来越少,发展种植业还是养殖业自己心里也没有底,种植果树见效慢,初见成效最短也要4、5年,思来想去决定发展短平快产业。看着自己的哥哥李喜军进行大闸蟹养殖,他“揣摩”着跟着学习一下,也准备加入到养殖队伍中。回忆17至18年的时光,他说,“简单一个大闸蟹养殖,里面的门道可真不少,从开始的下苗到收获,以及中间的种草、防汛,都要好好把握,每到一个节点,县上都有专家来指导,我们可省了不少心,绿色养殖可是一门有学问的课。”

2019年李喜斌在哥哥李喜军的大闸蟹养殖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还借助当地的环境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养了100多只鸡。2020年他种植玉米15亩、紫花苜蓿3亩作为养殖饲料,林下散养土鸡150只、鹅100只、蛋鸭120只,养殖大闸蟹4池约12000只,开设垂钓园3个,在每天给前来钓鱼的钓友们提供经济实惠饭菜的同时,农家菜、烧烤也办的越来越好,为这个炎热夏季带来了些许惬意。一项一项算下来,李喜斌预计年底各项收入能达到20余万元,他的绿色养殖产业虽小但都很精心,真正实现了“多点开花”。

不惑之年“共同圆梦”

 不惑之年再创业的李喜斌,对走“绿色养殖路”信心满满。

今年5月,李喜斌还注册成立付学红养殖有限公司,准备后期养殖波尔山羊,他说,“等到我的养殖产业发展起来,我也要带动村民一起参与,后半年就准备把咱张家沟的雷有国吸纳进来,打打零工,共同致富。”

乡亲们见他家养殖成功后,纷纷到他家取经,在他的带动下,有七八家村民也拥有了走“绿色养殖路”的意愿。李喜斌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的邻舍,打算明年把自己养的一个月左右的鸡苗、鸭苗等,以成本价格卖给乡亲们,等到乡亲们养的鸡鸭鹅成为商品后,再积极帮助他们寻找销售渠道。用李喜斌的话说,就是带领群众一起规模化养殖,让乡亲们都过上富裕生活。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