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培
走进黄龙县崾崄乡鲁家塬村东沟塬组的珍禽养殖场,绿树成荫,鸡舍猪舍成排,三三两两的黑猪在树荫下闲庭信步,三五成群的土鸡在庭院里自由觅食。养殖场里有两个忙忙碌碌的身影,在不停的喂食,清扫,消毒。这正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者乔庆文和她的妻子赵妮。说起他们小两口的创业故事,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
为爱返乡创业,小两口走出同龄人新路
乔庆文2007年毕业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毕业后顺利成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2008年,一心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的他谢绝了老板的热情挽留,和妻子赵妮商定放弃稳定的职场生活,毅然决然放弃所有,双双返回家乡创业。做这个决定,他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和亲朋好友的冷嘲热讽,说他头脑有问题,放着高薪收入不要,回来当什么“鸡司令”。可乔庆文心里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有梦想就要敢闯敢拼,成功了自己的心愿就达成了,不成功还可以趁年轻从头再来。于是他和妻子说服父母,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建起了养鸡大棚,创办了黄龙县珍禽养殖场,开启了自己的养殖创业之路。
初尝创业艰辛,小两口磨砺成业内行家
起初,由于没有任何养殖经验,他们只买了50只鸡苗,慢慢摸索前进,2014年10月,他们从山西进回了1000只野鸡,由于路上吹风受凉,引发野鸡感冒,当天中午鸡群中发生流感,晚上开始陆续死亡,这一次他们损失惨重。赵妮看着几乎空了的鸡圈,忍不住哭出声来。乔庆文不断安慰着妻子:“没关系,创业嘛,哪有那么容易,我们从头再来……”。经过这次打击,小两口深知自己在养殖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不足,于是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学习专业知识,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饲养技术,到外地考察学习,凡是能对自己的养殖事业有利的培训,他们从不缺席。
短短几年时间,夫妻俩从外行变成内行,成为了土鸡养殖方面的专家,不仅掌握了建网、饲养、管理、防病、孵化等技术,还陆续建成了饲料加工区、疫苗防治区、孵化区和脱温区。现在,他们的养殖场已经从单一的土鸡养殖转变为土鸡、珍珠鸡、鹅、湖羊、黑猪等多元组合的养殖模式,形成了孵化、养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网络为媒,小两口搭起致富桥
在养殖事业取得成效的时候,夫妻俩深知没有销路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好价钱,对于当前的现状而言,解决产品的销路是当前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与时代同步,才能继续前行。这下子,赵妮一刻也没有闲着,她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网络知识,向做的好的前辈请教销售技巧,决定借助互联网干出一番事业。她利用微信,qq,快手,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将村里的土鸡、土鸡蛋、羊肉、核桃、苹果等农产品推向市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原本的“滞销品”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们追捧的“香饽饽”,村里的土特产搭上了网络快车销往全国各地,为增收致富开启了又一条通道。
坚守创业初心,小两口不忘服务家乡情怀
“一家富不算富,只有带着乡亲们一起富才算真的富”。现在,养殖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乔庆文在自己富了的时候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他、支持他的乡亲们。2013年7月,乔庆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黄龙县东沟塬土鸡繁育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有意愿的村民加入,把自己孵化的鸡苗低价卖给成员养殖,到出售时间再以高价收购成员的土鸡及土鸡蛋,统一包装,统一出售。同时,合作社还积极组织社员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培训,在为乡亲们送去鸡苗的同时,也送去养殖技术,让村民在养殖道路上少走弯路。如今,合作社已吸纳村民137人,其中贫困户10人,累计为社员提供鸡苗8万余只,帮成员出售土鸡蛋78万枚,人均创收2万余元。合作社已然成为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典型示范,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又一重要产业。
10余年的创业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夫妻俩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创业故事印证了当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时代乡村劳动者们抢抓发展机遇,不忘初心的生动缩影,相信,他们的创业路不会满足于此,鲁家塬的村民们将在他们的带动下迅速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