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河南高考掉包闹剧终结 说谎者需不需要担责

发布时间:2018-08-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志文 点击数:88780

   考生及家长有权利要求复查考卷,并对考试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提出质疑,相关部门也有责任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保障考生的相关权利。但这一切不该建立于谎言的基础上。

   河南高考试卷掉包闹剧终于落幕。河南监察委经过认真调查,否定了“掉包”之说,在还河南考试院清白的同时,监察委的结论也证明,4个孩子与家长说了谎,是一次荒唐至极的捏造。

  闹剧结束了,各种质疑不攻自破,公众虚惊一场。但遗憾的是,说谎者,无论是4个考生还是家长,却毫无歉意,更没有担责。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无论是逻辑动机还是所谓的依据——学生事后作文的笔迹,都清晰地证明“掉包说”子虚乌有。如果说一开始,考生说谎可能误导父母,可在当地考试院给予了详细认真的调查并反馈后,家长仍然借助一些媒体平台,刻意隐瞒当地考试院提供的否定掉包之说的详细信息与证据,继续散布谎言,甚至杜撰捏造一些掉包情节,就很难让人接受:把自己与孩子的谎言变成今年高考最大的舆情,难道就不怕担责任吗?

  还真的不怕,因为说谎者并不需要为此担责。

  必须说明的是,考生及家长有权利要求复查考卷,并对考试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提出质疑,相关部门也有责任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保障考生的相关权利。但这一切不该建立于谎言的基础上。

  如果考生及家长明知自己说谎,却无所顾忌,并且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会带来什么的后果?会有更多的效仿者。明年河南还会有大约80万考生,今年只是4个说谎者,明年来上40个、400个效仿者,估计河南考试院与招办正常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了,河南纪委监察委估计也不要忙其他事情了。

  说谎没有成本,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老人摔倒在地,帮扶的年轻人被讹诈,借助监控录像还了年轻人的清白,但说谎者却安然无恙。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谎者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其后果——包括人人自危,却是要整个社会来承担的。我们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各种纠纷摩擦,往往都有一方在撒谎,直到调出监控镜头才不做声,却没有丝毫羞愧之心。

  此次事件中,考生苏某面对记者,信誓旦旦否定撒谎。但在随后,事件的不断发酵过程中,我们就发现,苏某已经不是第一次撒谎作假了。这位中学生已经先后发表了涉及网络与天文等领域的专业论文,并以此获得了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的初审资格,只是在后期的审核环节被淘汰。而其论文,显然也涉嫌抄袭,至于发表过程,也涉嫌舞弊。苏某的父亲在河南某地检察院从事反贪工作,他在面对其女论文涉嫌抄袭的质疑时,竟然大言不惭地辩解:天下文章一大抄,重复率没有超过30%就不算。

  如此教养子女,让我更为后怕。如果孩子们从小就参与说谎作假,得到的却是奖赏而不是惩戒,长大以后会怎样?

  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以彻底改革唯分数的不足,但这一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础就是不说谎,就是诚信。而这其中,不仅要求招生录取单位做到诚信与规范,更需要考生与家长的诚信与不说谎,否则高考改革寸步难行。

  诚实不说谎的文化与制度建设可能是复杂而漫长的,但是,向青少年开展这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否则,说小了,是对高考改革的严重制约与阻碍,说大了,是对说谎者的纵容与怂恿,更是对其他诚实守信的考生与家长的不公平,毁掉的是民族的未来。因此,河南高考掉包事件中的说谎者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比如,根据高考的信用原则,对说谎者给予具体处罚,涉嫌舞弊的,直接取消今年与来年高考录取资格。

  惩处说谎者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懂得从小就不能说谎,说谎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大到无以承受!严惩说谎者,才能真正建立起诚信社会、法治中国。

  文/陈志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