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之路献青春 田间地头洒热血

时间:2018-08-13    点击:93206

强组织  建产业  亮新村

扶贫之路献青春   田间地头洒热血

           ——记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第一书记张浪浪

作者:高小三

清晨,静谧的村庄笼罩在第一缕晨光中,远处的几声犬吠,震落了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驻村第一书记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2017年被安塞工业园区管委会下派到洛平川村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努力按照“做合格党员 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村伊始,破败的村委会院子让他难以释怀,作为第一书记,解决好支部战斗堡垒是他驻村之路的第一仗。为此,他努力奔走,争取到了市人大、延安电大、安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帮扶单位的支持,协调落实资金五十余万元,对村委会进行了翻新改造,增添、完善了办公设施,巩固了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改善洛平川村基层党建薄弱问题,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人,组织带领村上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身体力行做标杆,为村上树立榜样。

到村上任后,他立即带领驻村工作队走遍了全村13个村民小组62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多次召开村两委座谈会、贫困家庭见面会,逐户了解民情民愿,并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于是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亮新村”的工作思路,积极与帮扶单位对接,制定可行帮扶方案。按照方案,动员所有扶贫干部,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搞宣传。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产业帮扶。通过驻村工作队认真调查研究,最终确定有发展产业愿望和发展能力的产业贫困户28户,帮助他们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对发展资金不足的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发展,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条件的15户贫困户采用“技能+实训+创业培训”的方式,分批、分层次开展驾驶培训、特色农业种植、果树精细化管理、畜牧养殖等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给予小额政府担保贴息贷款,达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对于住房不安全的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能致富”的目标,结合贫困户意愿,对27户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10户贫困户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对于因学致贫的实施教育资助,对村上23户贫困家庭学生继续用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每生给予一定扶贫助学补助;对于因病致贫的实施医疗救助,将涉及的14户贫困群众全部纳入重大疾病救助范围,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对于无发展能力的26户贫困户实施兜底保障,整合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脱贫,严格落实“八个一批”政策。

张浪浪深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不仅要增加群众收入,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根据实际,他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多方联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投入资金2万余元,植树6000棵等。目前洛平川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村卫生室,还联通了宽带网,逐步实现了 “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村庄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洛平川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他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在扶贫之路上不停前行,在田间地头挥洒热血青春。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