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

一心一意建产业 实心实意帮群众

发布时间:2018-08-30 点击数:34766

 ——记安塞区建华镇武家湾村大学生村官康宁

作者:张海军

 

康宁,女,汉族,1992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14年被聘为大学生村官后,就深入群众、扎根农村,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全心服务农民、建设农村,赢得了领导、同事、群众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由于工作出色,她曾先后获得“建华镇优秀工作者”“建华镇优秀共产党员”“安塞区优秀共青团员”“安塞区优秀大学生村官”“延安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称号。
    与农民交朋友,成为服务农民的贴心人。

康宁始终把自己当作武家湾村的一份子,虚心向村民学习,真心与村民交往,在服务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与村民打成了一片。刚到村里时,为了更快的适应角色,她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主动帮助村民干农活,与群众拉家常,每逢村上有红白喜事,她都尽心尽力去帮忙,在她眼里从来就没有脏活儿累活儿。村民们提起这个村官说都赞不绝口:“康宁没有一点儿‘官’架子,村民的事能办的了,活儿能干的了,饭能吃的下,她切切实实是咱山上人。”为了更好地适应并开展农村工作,她购买了许多关于农村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并认真学习,同时虚心向村里的技术能手和“老前辈”求教,学习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经验,很快便成了村里的“行家里手”,她的宿舍也成了村干部和群众最经常的聚集点,群众都喜欢和她一起讨论交流,她也逐渐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向难题求突破,成为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康宁把为村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努力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克服重重困难,使武家湾村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武家湾村的主导产业是苹果,康宁刚来到村上,发现村里没有储藏苹果的果窖,村民的苹果只能随产随卖,很多商家利用苹果储藏时间短的特点低价收购苹果。经过她四处奔走,最终帮助村民建起了54座果窖,苹果存放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梁山至崾先两个村组之间的道路坑坑洼洼,加之在村上施工的打井队车辆经常超重行驶,导致原本简易的道路更是难以出行,村民们称之为“晴天一身土,雨雪两腿泥”。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干部、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们一起商量,由打井队运来石子,村党支部组织村民铺路,原本泥泞不堪的简易道路变成了崭新的石子路。                                                                                   

把创业当法宝,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武家湾村有果园5100亩,人均3亩,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苹果。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供给和果品销售上与市场对接能力差,苹果种植一直处于赔钱状态,群众收入很低。她认真思索解决办法,认识到要想使群众依靠苹果产业致富,必须要成立合作社,把果农组织起来,走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的发展路子。起初群众并不理解,于是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开始集体创业,建立了果业专业合作社。她进村入户宣讲,解除群众顾虑,指导果农正确科学合理施肥;直接联系厂家为果农提供农药、化肥、果袋等物资,给果农节约生产成本30多万元;邀请专家和技术员进行现场苹果管理技术培训20余次,受训果农1000余人次。2017年武家湾村光苹果一项产业收入就达一百万元,大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以创新为动力,成为农村党建的推动人。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她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在合作社中发挥,创新“合作社+农户+支部”的基层党建新模式,发挥党员作用,促进农村发展。她多次组织支部领导班子学习合作社的有关政策法规,率先动员年轻党员干部加入合作社,深入各家各户宣传合作社及良好的运行效果吸引群众,逐渐使合作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新载体。同时,坚持以党的建设指导合作社发展,以合作社发展促进党的建设,将思想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合作社在村民心中的致富引领作用得到牢固树立,而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产业链条上的富民效应也得到了放大,创新了村级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组织形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责任编辑:彦波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