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龙县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办实事成效践行为民宗旨。
抓思想提升,强宗旨意识。我们把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关键环节来抓,创新学习形式、精心设计实践载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一是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重点,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分享,举办读书班2次、专题研讨分享19次、现场教学4次。二是开设《建党百年》等线上“云”课堂,建立永远在线的学习阵地。三是开启“红色”课堂,依托瓦子街烈士陵园、黄龙山生态馆等建立4个现场教学点,县内外1400多个党组织8万余名党员干部来现场学习。四是打造“流动课堂”,组建“点单式”宣讲团宣讲72次,开展“党史故事大家演”活动106场。五是打造“一线课堂”,开展“党史夜课堂”“小红凳上讲党史”“童心向党”等活动,开通“大喇叭、小广播”252个,让“党史之声”响彻基层,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抓民情察访,明用力方向。我们把体察民情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基础环节来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一是开展线上大征集,依托新媒体平台,开设《有事你说话》意见建议征集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二是开展“六进”大走访,建立党员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包抓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员干部走基层、进农户,召开座谈会40余次,面对面听意见、找问题、察实情,现场办事505件,排查矛盾纠纷211起。三是县级研究确定重点项目10件,乡镇和部门确定重点项目163件,让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了干部的“履职清单”。
抓落地见实,解“急难愁盼”。我们把落地见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核心环节来抓,聚焦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绿色崛起·先锋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办实事,破解集体经济空壳村30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21个、“美丽乡村”7个,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实现全覆盖。二是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重点在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工作作风上办实事,持续开展“两争一满意”“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行政许可事项21个,开展项目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三是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在提升基层治理、健全便民服务机制上办实事,全面推广“民情110”“红九条”“红黑榜”“说事室”等特色做法,深入开展“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活动,让“群众办事、干部跑腿”成为新常态。四是着力保障民生需求,重点在解决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上办实事。推进10所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破解大班额,做实课后延时服务,主动送教下乡;建成“行走的医院”42个,组建“白求恩”医疗服务队上门送医。五是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上办实事,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建设,打造“香桥河畔”,实施北山公园建设,建成城区“微型”便民停车场8个,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县各级党组织建立“实事小账本”140个,为民办实事2753件;完成重点民生项目115项,完成率超70%。
特别是在今年特大暴雨灾害面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在防汛抢险救灾最前线。比如,黄龙县界头庙镇神地村党支部书记孙战胜带领党员干部排查村民住房安全时,发现有13户41口人居住的30孔砖窑洞有重大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强行将群众撤出安置,第二天其中4孔窑洞发生坍塌,挽回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正是有了这样的党员干部,才有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声”“鼓掌声”。
抓制度建设,建长效机制。我们把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根本环节来抓,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县委出台“六项”管理制度,一是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实事清单,进行动态“销号”,实现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二是落实联系包抓制度,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负责、坚持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不完成、不竣工,不达标、不脱钩;三是推行三级党组织书记承诺制度,对项目进度安排、完成时限进行公开承诺,上墙上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进度月报制度,细化进度,倒排工期,一月一调度;五是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对重点项目实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进展情况;六是建立成效评估机制,项目完成后,采取对账核查、实地验收、群众评议等方式,全面检查验收,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把实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