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陕西省三原县:“第一书记”成为群众贴心人

发布时间:2018-09-05 点击数:89679

作者:索卫锋 余亚锋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让那位富有担当精神、一心为民办事的第一书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当前的陕西省三原县,同样活跃着一批第一书记,他们吃住在村,与群众一块苦、一起干,让群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第一书记亲民为民的形象。

层层选拔,让优秀干部干事有舞台

第一书记整天和群众打交道,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个人作风不扎实,势必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做好选派工作,真正让每名第一书记都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判?该县为此下了一番功夫。

早在20138月份,县委就在全县开展了“驻百村、联千户、帮万民、转作风、促发展”联户帮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镇办、县直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全141个村“一对一”覆盖包抓,架起了机关干部与农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该县对包村单位进行了适当调整,让有资源、有资金、有项目、有实力的单位对77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重点包抓每个包村单位择优选派1名机关优秀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并选派2-3作风扎实、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其中包括一名85后年轻干部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在确定第一书记人选方面,该县在做好市级选派16名第一书记承接工作的同时,就县级选派第一书记专门下发文件,从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农村工作经验等方面设定硬性报名条件,划定人选条件的三个标准,即,坚持政治标准靠得住、坚持能力标准能干事、坚持群众标准信得过,明确了个人自荐、单位研究、资格审查、对接任职四道工作程序,真正将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通知一经发出,在各包村单位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干部纷纷毛遂自荐。但由于一个包村单位只1名额,只能好中选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最终遴选下派第一书记61名,其中40岁左右年轻干部占到85%以上,综合素养大幅提升。

从严管理,让第一书记肩上有担子

只有住得下,才有可能干得好;只有消除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安心工作。该县从解决第一书记日常生活问题入手,由组织部门及时协调派出单位和镇(办)村为第一书记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购买了床、被褥、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有的第一书记笑着坦言,以前在家也不怎么做饭,现在到了村上都学会自食其力了。

作为第一书记的“娘家”,派出单位尽可能地为第一书记提供支持,不但按标准落实了每天40元的生活补助,而且还落实了交通费、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同时,县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落实了2017年度工作经费77万元,组织部门还安排所有第一书记进行了体检,充分调动起了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

作为第一书记主管部门,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以压力促动力,在加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对第一书记从严管理。修订了《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细化明确了5项具体职责和“七个一”重点工作,完善了请销假、工作纪实、定期报告6管理制度,建立了考核奖惩机制。成立5督查组,坚持分片包抓、每周督查、按月轮换,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联合督查等方式,对第一书记遵守纪律、日常工作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结合运用“三项机制”,对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时推荐提拔;对工作开展不力、存在失误的,及时进行约谈处理,情节严重的,年内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并由派出单位召回,切实强化了第一书记责任意识。

精准帮扶,让贫困群众生活有希望

杜大民是嵯峨镇杨杜村的一名贫困户,两个儿子先后不幸离世,家里剩下老俩口相依为命,该县盐业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平时一有空就组织其他3驻村干部主动帮助他们干农活。前几天,老杜过生日的时候,4名同志带着蛋糕和副食来到家里,一起陪两位老人过了一个简朴而快乐的生日,老两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和老杜一样感到欣慰的还有大程镇太和村的耿振东老人。这几天,每当遇到前来道喜的人,他都会说:“真是多亏了王书记,要是没有王书记,我孙子的婚事还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才能办哩。”耿大爷一家是村上有名的贫困户,老两口今年80多岁,儿子前几年不幸患病离世,儿媳智力残疾,大孙子目前还没有找到对象,二孙子谈了对象、也有电焊手艺,但担心家里没人照顾,一直在周边打零工,至今没有钱办婚事。

老人口中提到的这个王书记就是该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稽查大队下派到村上的第一书记——王睿。他来到太和村担任第一书记,自身的压力可谓不小,一方面是因为太和村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帮扶任务非常繁重;更重要的是他的前任第一书记在任期两年里,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其事迹不但被《陕西日报》报道,而且本人还被市委评选为“优秀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获得群众认可,王睿刚到村上就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走访,当了解到耿大爷家的实际情况后,当即决定亲自为老人的孙子操办婚礼。他自己主动担保,贷款3万元用于婚房的装修和布置,并联系影楼免费拍摄婚纱照和提供婚摄像,就连司仪届时也都由爱心人士无偿担任。不到半个月,耿大爷的二孙子就将走进婚姻的殿堂。届时,老人不但了却了一块心病,而且孙子结婚后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凭借每月收入近8000元的电焊手艺外出务工赚钱,一家人的脱贫梦不久将成为现实。

只是该县77名第一书记的一个缩影。他们吃住在村上,工作在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意,以真情换取真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责任编辑:彦波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