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打好人力保障战 鏖战脱贫攻坚

时间:2017-08-21    点击:23110


     在全市上下鏖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洋县认真贯彻市委“五个捋一遍,五个上水平”基本方略,把精准扶贫主战场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大舞台,坚持旗帜往一线“举”、干部往基层“派”、队伍在一线“炼”,从重视人员选派、强化管理监督、开展跟踪研判“三个方面”入手,全力以赴打好人力保障战,为脱贫攻坚添劲聚力。
     锁定精兵强将,配硬干部队伍。从全县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坚持“精干、务实、担当”的选人标准,选派“素质过硬、责任心强、善于吃苦”的第一书记21名,选派“工作务实、勤奋刻苦、善做群众工作”的扶贫工作队队员76名,入驻全县35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让干部在扶贫一线“回炉”,在推动工作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淬火”,在应对急难险重的脱贫攻坚中“试金”,从而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
     突出科学量化,反复优选砥砺。坚持后备干部所占比例不低于40%的标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始终保持驻村工作队中后备干部不少于40名的数量优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派驻期间一律转接组织、人事关系,服从所驻镇村领导。建立“日清单盘点、周点评打分、月排名追责”制度,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每天制定工作清单,县上主管部门和监督责任人对照清单不定期抽查;每周对各镇(办)、各村扶贫工作进行分层级的详细点评,通过民主评议给出量化分值;每月按镇(办)、村两级进行扶贫工作专项排名,并配套专班培训、组织约谈、召回处理、通报立案等追责制度。将村干部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兑现待遇和奖惩。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派驻扶贫前线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从速从快提拔重用;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中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一般干部,直接确定为副科级后备干部,列入县委后备干部库进行培养。对工作松散敷衍、履职不力、群众评价差的后备干部及时召回,重新选派,同时清理出后备干部库,并且一经召回三年之内不得提拔使用。通过不断的淘汰和补充,着力打造一支服务基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扶贫干部队伍。
     开展专项研判,强化结果运用。定期开展综合研判分析,对选派的后备干部,结合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加强政治素养、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考察。县委组织部每半年与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后备干部派驻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成员的,每月要将《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报告表》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原则上未列入后备干部进行一线锻炼的不直接提拔使用;在脱贫攻坚阶段,该县科级干部主要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县委每年专门拿出一定数量的科级领导职位,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后备干部。目前,该县正在对镇(办)党政班子、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行“拉网式”研判,通过摸排、取证、分析,客观、公正、准确考量干部的工作业绩和扶贫成效。通过深入村组“大走访”,进行民意“大收集”,让群众说话,让事实说话,将扶贫一线的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出来。对村级扶贫专项研判中发现的优秀干部,大张旗鼓地提拔重用,树立鲜明的实干导向;对工作表现不好和失职渎职的干部,坚决进行问责和查处,着力增强政治性和纪律性;在扶贫工作中贯彻能上能下机制,不断“净化、强化、亮化”干部队伍。对专项研判中发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在培育典型、政策激励方面下足功夫,用好鼓励激励机制,激发干部的扶贫工作热情。洋县坚持在扶贫一线选育干部,将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以人力保障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洋县县委组织部  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