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培育文明新风尚

时间:2022-03-24    点击:636655

 作者:彬州市新民镇 张东艳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旨在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

宣传政策重思想引导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干部群众,深入开展面向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宣传普及,引导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生活。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增进人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打造“党史一条街”,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学理论”的浓厚氛围。召开“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专题培训,对干部进行宣传引导。开展《宪法》、《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手提袋,购置小礼品,让普法宣传家喻户晓。开展“小手拉大手,普法进校园”活动,轮回各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宣传机制。

巩固阵地重效能提升

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建设作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务实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构建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村级文化中心“七个有”建设标准,整合各村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积极推进镇村两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统一制作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识牌,通过明确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开放时间、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制定简便可行、一目了然的标准,用规范化的“服务清单”制度,提升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利用镇文化广场、村文化大舞台等文化载体广泛开展文艺演出、道德模范宣讲、技能培训等,通过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规范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彰显价值重文化引领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摒弃陈规陋习,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坚持发展乡村文化。坚持高质量筹办体育、文艺等活动,做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章。精心组织各村开展我们的节日广场舞展演、歌舞晚会、戏曲晚会等庆祝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开展自娱自乐、自编自演的文艺活动。开展百名新乡贤评选活动,组织老党员、老模范等先进典型组成乡贤文化宣讲志愿队,广泛开展孝悌文化、家道文化、正德文化宣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规范建立村民自治制度。通过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切实发挥其作用,更好的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及“最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群众荣誉感和创建积极性,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树立良好文明风尚;按照“户户明家训”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亮家风、晒家训”活动,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爱国爱家等家风家训书写悬挂在门庭、院墙、门头等显著位置。扎实开展“优秀党员”、“五好人物”等先进典型表彰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身边人”榜样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强乡村文明行动,在“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乡村文明家园”项目。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通过督查指导、日常落实推进、常态巡查整治、网格化管理等多样化手段强化环境卫生常态化整治力度,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落实进“村规民约”中,加强对群众不文明行为约束。

传承文化重传统保护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注重本地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党史村史的保护和传承,弘扬极具农耕特质、民俗特色、区域特点的乡村文脉。

乡贤文化培育示范。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建设一批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村史馆、乡贤馆、文化长廊。开展新乡贤选树活动,通过“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礼乡贤”,把一批群众公认、品德高尚、处事公道、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地方管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为群众服务、推动家乡经济发展的人士选出来、评出来。围绕培育新乡贤文化,营造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通过乡村儒学讲堂、道德讲堂、科学大讲堂等,讲好新乡贤故事,彰显新乡贤道德精神,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嘉言懿行引领良好风尚。充分发挥各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探索引导新乡贤依法参与乡村治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打造乡村特色品牌。依托新民镇光伏大棚食用菌试用基地,建成加工、种植、储存及冷藏和销售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助推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努力打造新民食用菌特色品牌。结合彬州大佛旅游节开展,继续推广新民御面、东坡菜籽油、麻花、骡子肉等特色农产品,打造一批叫得响、留得住的乡村文化产业品牌,让农村乡土文化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构建乡村发展新模式。推动村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村级文化的历史、人文和经济价值,打造系列文化特色村镇,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结合新民镇高铁新城小镇、家居小镇建设,将传统文化元素嵌入到小镇建设之中,建立富有新民特色的文化小镇,充分展示文化特质,展现文化的魅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开启新民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使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支撑地方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