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 “支部+X+贫困户”模式 推动党建脱贫“双提升”
时间:2017-08-22 点击:34625
作者:吴大鹏 江彦星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陕西安康市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探索推行“支部+X+贫困户”模式,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取得党建和扶贫“双提升”的良好成效。
建好党支部,力促堡垒强。围绕彰显村党支部核心引领功能,着力把支部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抓支部班子优化。注重把优秀现任村干部、后备干部、致富能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书记岗位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占56%,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391人、复员退伍军人1154人、主导产业大户能人5946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738人、大学生村官247人,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带头人进入村级班子。二是抓组织整顿提升。实行领导带头、派驻工作组、限时销号的工作办法,由 276个单位的276名领导干部组成整顿工作队,对184个后进党组织逐一查清问题、集中开展整顿,确保每个基层组织都能发挥作用、成为核心。三是抓“四支力量”整合。切实增强村“两委”、 第一书记、 扶贫工作队、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四支力量”,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103名,30名市级领导干部和100名县级领导干部挂联包抓100个特困村,1.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使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做大“X”,力求载体优。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打造产业脱贫的有效载体。一是服务社区工厂促动。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推广“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社区党支部为社区工厂提供优质服务,协调办理手续,全程指导工厂建设,帮助企业引技术、找客户、拿订单、闯市场,提升社区工厂吸纳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的能力。二是创新龙头企业带动。党支部牵头组织,以产业为纽带,引进龙头企业流转贫困户土地,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创新“支部+企业+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全市目前有13000余户农户从中受益。三是扩大现代园区牵动。基层党组织围绕发展脱贫致富带动性强的富硒产业、生态旅游、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等生态友好型产业,通过引进企业建园区、支部牵头自建园区、吸引能人大户合建园区等方式,扩大“支部+园区+贫困户”模式覆盖范围。全市已有7836个现代农业园区,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生态富硒产业脱贫。四是提升旅游景区互动。村级党组织围绕改善旅游景区交通条件、化解群众与景区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搞好卫生整治、开发旅游商品、挖掘民俗文化等工作,引进工商资本开发本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支部+旅游景区+贫困户”模式,发挥生态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综合带动作用。目前,全市有3327户农户通过此模式受益。五是拓展合作组织联动。村支部组织村干部、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协会,支部班子成员、骨干党员与贫困户、优势企业结对,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进“支部+合作组织+贫困户”模式遍地开花。目前,全市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90个,入社社员12.1万户,带动农户18.8万户。
带动贫困户,力争主体富。村级党组织通过盘活资源、用活资金、加强培训、引导创业等方式,带动脱贫攻坚的主体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盘活土地山林资源。将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非建设用地作为集体股权参与项目,把贫困户土地山林资源通过流转、出租、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让农民变股民获取收益。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企业托底收购,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二是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动员贫困户将扶贫贴息贷款作为资本入股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的股金分红。三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村支部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贫困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帮助解决就业,就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取劳务收入,实现“技能脱贫”。四是积极引导自主创业。村支部根据贫困对象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谋划创业项目,扶持有条件有基础有强烈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以购买、租赁、承包等方式从事农家乐、乡村客栈、农家超市等经营活动,发展小型采摘园、花卉园等观光体验园区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