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草坝村:农民合作社成为领航发展的“排头兵”

时间:2018-10-19    点击:239866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洋县紧紧围绕这一精神,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组建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探索破解农村产业规模小、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取得较好成效。此做法具有一定针对性、典型性和实效性,体现了重视基层、破解工作难题的导向,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洋县草坝村农民合作社成为领航发展的“排头兵”

作者:洋县县委组织部  黄宁

在洋县县城北部3.5公里处的古傥骆道入口有一个村庄坐落在国宝朱鹮洋县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这里不光生态环境优美有机农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这里就是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草坝村。


草坝村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

草坝村总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民小组有村民576户、2050人党员68名村党总支下辖农村和合作社2个支部2009年元月,草坝村在洋县率先成立“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村庄迎来了核聚变般的跨越式发展。2016年实现有机产品销售收入5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万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482户,全村固定资产过亿元。2017年引领全村发展的引擎——洋县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再立新功,入社社员增加到513户,实现销售收入6049万元,累计集体积累130万元,固定资产1.35亿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草坝村之所以能从一个贫困村后进村发展为全县示范村,从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为一个固定资产过亿元的先进村,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得益于一以贯之抓党建促发展,在“抓党建、聚人心、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方面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唱响有机品牌多业并举之歌,做精脱贫攻坚绽放光彩大文章,全村呈现出党建提质、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意提升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从落后到先进的华丽嬗变

 党旗领航,开启农民合作的全新模式

草坝村处于洋县朱鹮保护区限制化工类农药化肥使用的好政策让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特别好,然而村民却始终“捧着金饭碗没饭吃”。村里拥有的3800亩梨园因梨果品质低下一直买不上好价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晴天路如刀、雨天泥似胶,土坯烂房、残垣断壁随处可见……面对这样的窘迫现状,村“两委”痛定思痛、穷则思变,决定依托生态环境做文章,“吃秤砣铁了心”般地发展有机农业


草坝村举办洋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黑谷开镰节”

支部引领推进。2009年,草坝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党员示范、设施改善、有机富民”三大工程,引领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富民强村。率先成立了洋县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和“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水稻、油菜、梨等特色农业。合作社由15名村、组干部带头,以“每户限一股、每股限一人、现金入股”的方式推行股份合作,按照“现金分红、留存集体、二次分红”三种方式进行收益分配。在草坝村数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党支部和党员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最前沿,扮演着“吃螃蟹”的排头兵。

党员示范助力。村党总支对68名党员27个公益岗位实行党员认诺、承诺、践诺“三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积极分子模范岗”“党员志愿者小分队”,在全村开展“凝党心、聚民心、转作风、改民风”主题活动和孝道感恩、崇尚勤俭、做文明村民系列活动,发扬“党员身份亮出来、集体事情干起来”的主人翁精神。围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两委”积极在“路”和“水”上下功夫,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820多万元,修建水域面积67亩的蓄水塘库2口,完善集雨喷灌滴管设施1500亩,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硬化道路46条38.8公里,建成“村组路通户、果园大田渠相连”的基础设施网,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愈发显现。党员心齐、百姓有劲,环境美了、事业旺了,到处呈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景象。

 

精细管理,坚持优选砥砺的管理理念

草坝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按照“支部+合作社”模式,走出了“党建引领、精细管理、产业富民”的路子实现了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

 

草坝村朱鹮湖游客服务中心

 锁定“股份联盟”的组织架构。合作社推行“每户限一股、每股限一人”和“现金入股、粮食产量入股、联营入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托管、资金资产入股多种方式获利,不断壮大合作社经济体量。完善合作社资产、财务、股权等内控制度,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小组长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研究生产问题,防范市场风险同时,对国家财政补贴及社会捐助资金,实行资产量化、资产入股,扩大合作社规模和实力。实行“2+2+6”分红模式(即20%现金分红、20%留存集体、60%依据土地所产粮油果产量和合作社整体经营利润进行二次分红)平均量化按比例分配给入社社员


     草坝村有机黑米生产线正在完成产品包装

坚持“抱团致富”的合作理念。合作社一次性流转大樱桃有机园区土地219亩,集约生产效应再次显现。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依托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自行创业,一部分有技术的农民进入合作社实现务工增收,合作社经营也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型发展。依托合作社,村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编排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汉调桄桄、悬台社火等剧目,开发出筼筜、竹烟灰缸等特色旅游产品。如今,不仅草坝村户户加入合作社,还辐射带动周边文同、周家坎等村284户群众入社,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

运用“集约经营”的市场手段。跟一般合作社不同的是,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有机产品和入社股份进行捆绑整合,成立了农技服务、农村经纪人、互助基金3个协会和演艺、建筑、物业、销售、劳务输出5个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团化运作。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合作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陕西供销联社、天猫、京东等机构合作,2016年平台销售额达620多万元,有机产品跨入了现代物流营销新时代。2017年,合作社统一标准化种植的有机黄金梨卖价高达每公斤12元,有机粮油在市场终端价每公斤达到160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丰产、优质、高效。

 

产业富民,走出统筹资源的特色道路生态环境优美的草坝村 

 

草坝村筼筜谷观光园

草坝村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地处国宝朱鹮的生态保护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

瞄准特色产业。村里把生态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瞄准高端有机大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合作社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统一籽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在田间地头设立230个监控摄像头,全程动态监管生产流程;对生产基地划片定人,在销售的农产品包装上标注生产人姓名,建立严密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客户信任感、满意度。全村认证有机梨果3800亩,亩均产值达4000元;建成有机水稻油菜基地4600亩、大樱桃300亩,年产有机米800多吨、菜籽油和香油260吨、精细蔬菜500多吨年实现有机产值6600多万元,呈现出多业并举良好态势。

运用品牌战略。坚持“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的思路,草坝村用心做强“朱鹮湖”有机品牌。合作社严格按照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实行规模化生产,3大类60种农产品获国家认监委有机认证,有机稻米产品获欧盟认证。同时,对有机粮油加工过程实行视频监控和质量监督,实现了种植、加工线上线下质量追溯“一条龙”管理,确保了有机产品品质。目前“朱鹮湖”牌有机产品直销北、上、广等20多个国内城市,“朱鹮湖”商标也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


做大乡村旅游。草坝村是世界珍禽朱鹮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衍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村上累计投资1.2亿元打造“四园一中心”旅游服务体系,新建文化广场、综合超市、宾馆筼筜谷文化园成为西安、汉中及省内外游客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同时,村上还依托“胸有成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竹产品及朱鹮旅游纪念品10多种,并对100余户农家乐实行星级标准化管理,目前全村游客日接待能力达1600人。2017年汉中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期间,全村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万元,旅游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淘金聚银”的又一增长点。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草坝村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21个行政村3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有机黑谷种植,建立示范基地6050亩,免费提供种子、有机肥和技术服务的基础上,签订了高于市场价格30%收购合同,建立起产业脱贫长效机制。

 

             草坝村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

草坝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村主导经济组织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授予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草坝模式获得极大的成功。

如今的草坝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组面貌大为改观,“村前米粮川、村后花果山、村内变公园”的首个奋斗已经实现,群众遍享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家家户户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作者:洋县县委组织部  黄宁)                                     责任编辑: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