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城固县龙头镇:大米的脱变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11-09 点击数:685741


作者: 周茂来 陈显辉  

近年来,城固县龙头镇立足镇域农业资源优势,以绿色有机为发展目标,采取优化品种布局、现代化生产、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等方式,提高了大米的品质和效益,打造了稻渔小镇名片,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整合资源,全产业链一体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化,成立土地流转小组,做好群众工作,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而且可以采取土地、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合作社,每亩收益比自己耕种多300元以上。打通机械化关键节点,建成陕南首个工厂化智能育苗中心,为水稻育苗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实现育秧后直接到大田种植,减少了移栽环节,打通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节点。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建成镇农事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农业生产全流程现代化农事服务,配备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30余台,为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建成智能化大米加工生产线,配套烘干、加工、冷储、抽真空、包装等设施,防止了“秋淋”影响,保障了粮食安全,提高了大米的出品率及质量,年产出大米可达4万吨以上。


抢抓机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稻渔共赢,龙头镇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从最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余亩,涵盖稻蟹、稻鳅、稻鳖、稻虾等多种模式,通过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大大提高了稻米和渔类的品质和价值,实现了“一田多收、一水多用、渔粮共赢”。强化技术支撑,深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农业、科技部门单位技术资源,引进先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同时,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出了一大批既懂“渔”又懂“稻”的“土专家”。提升品牌价值,通过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提振了汉中大米的品质和影响力,打造了“鸭田米”“鱼田米”“汉龙贡”等高端大米品牌,价格由原来的2.3元一斤到现在的渔田米15元一斤,增加了6倍,“渔因稻而优、稻因渔而香”的发展理念得到各级认可。


政府引领,强化服务保障。强化党组织统筹指挥,成立镇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联合党委,抽调干部组建稻渔综合种养工作专班,充分利用好城固县稻渔产业链党组织纽带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引领发展方向。完善基础设施,利用涉农、涉产业项目资金重点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苗种基地建设、示范区建设、农机购置、加工生产线等固定资产投资,既保障了大米产业发展,又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鼓励激励担当,坚持落实《龙头镇村干部工资与集体经济挂钩实施办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干部“有奔头”。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稻渔产业发展情况纳入镇、村干部积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待遇挂钩,按年度绩效兑现考核结果。


三产融合、实现多方共赢。实现群众增收,通过土地流转使无劳力耕种、外出务工群众每亩土地收入900元。智能育苗中心、农事服务中心可提供季节性用工岗位100余个,稳定岗位10个,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增收。同时,机械化代替传统生产方式,每亩可为群众节本300元左右。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经营权入股、土地托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企业节本增效,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了大米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了收益。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依托稻渔产业核心区田园景观和六一村千亩荷园,打造荷园美食一条街,开办跑马场、游乐场、小吃摊位等30余处,夏季游客日吞吐量可达5000余人,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