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

秦都区:以城市党建工作引领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7-09-22 点击数:95528

作者:秦都区委组织部:杨虎   王立光

咸阳市秦都区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式,将党建工作作为建设创新之区、活力之区、首善之区、宜居之区的总抓手,“大党建”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党建新路子,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共享机制,发挥两个作用,推行智慧模式”,初步形成了多方参与、联建共建、资源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推进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着力打造城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升级版。


搭建服务平台,使区域联动“规范化”。秦都全区辖9个办事处,99个城市社区、207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管理常住人口39万人。

针对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结构趋于多元、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化,传统社会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街道、社区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多,服务资源非常有限,而驻区单位资源对外开放不足,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区委从管理体系着手,创新设置了运转顺畅、规范高效的议事服务平台


在街道层面成立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吸纳街道区域内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党组织,以及派出所、税务所、交警队等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党员负责人,共同参与区域内党建工作。同时,建立议事决策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务。目前,共成立街道党建联席会议8个、社区党建联席会议81个。

党建联席会议召集辖区咸阳市委、彩电集团、二一五医院、咸阳市委党校、建行咸阳分行等成员单位召开了联席会议,就区域内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事宜进行了具体协商讨论,并形成了供需双向清单。

建立共享机制,使资源联用“精细化”。针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流动人员进入社区,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复杂多样化趋势等问题,将人力、服务、管理等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开展各种便民服务。

着眼有效发挥党建资源和服务资源作用,成立街道党服务中心、社区(村)党服务工作站,设立“五部两室一站,整合辖区资源,无偿或低偿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家教辅导、一元关爱等服务着眼服务重大项目,成立建设者之家,设立云医院、便民超市、洗衣房等为广大建设者提供多种便捷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按照小区楼栋党员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楼宇党小组409,推动街道社区干部、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在职党员三支队伍进网入格到楼栋发挥作用实现党建工作无盲点,服务群众全覆盖。通过建联系报到、共驻共建等制度,辖区单位党组织定期到街道社区报到,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摸清梳理了群众“需求清单”,整理汇总了“供给清单”,形成双向“供需清单”,让群众来“点餐”,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4000余人,累计服务群众1.2万余次

发挥两个作用,使活动联办“贴心化”针对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一些社区在职党员角色意识不够强,主动参与街道、社区共建的意识比较淡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广泛开展各种载体活动,使共建活动开展长效化。

着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三晋三做创五星活动激发创争优活力持续深入开展以党组织晋星做先进,党员晋星做先锋,书记晋星做标杆为主题,以争创五星党组织、争当五星党员、争做五星书记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主题活动通过细化完善五星考核细则,坚持从严掌握标准,分类考核评定,确保了五星评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目前,五星党组织、 “五星党员和五星书记比例均达到60%以上,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二是建立实行党员领导七个一包抓联系机制,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联系1个党(工)委、1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非公企业、1个社会组织、1个机关事业单位、1所学校。特别是针对街道、农村、社区、学校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实际,分别制定了包抓创建标准。目前,已打造出古渡街道荣泉社区、马庄街道东界村、咸阳彩联包装有限公司、天王学校等36个党建示范点,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示范带动效应。三是扎实开展党员十联十送十带头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区党员通过联系1户贫困户、1名空巢老人、1名残疾人等十类群体,进行送健康、送资助、送温暖等十送,努力做到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参与公益事业、带头帮扶困难群众等十个带头,真正把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作为践行四讲四有的有效途径和载体,确保了党员始终与群众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区委书记韩宏琪同志带头为他在聆水居社区包抓的联系对象残疾人冯刚解决了就业难题,为重病患者沈小民解决看病难题,为贫困大学生顾东凡解决了上学难题。其他党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面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广泛深入开展医疗保健、家教辅导、便民利民、救助帮扶等服务实现党员服务群众常态化。目前,全区党员共联系十联对象19500余人,解决实际困难24000余件。

推行智慧模式,使服务联做“常态化”。针对城市老龄化问题严峻、服务对象底子不清、服务需求多样化等问题不断强化信息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按照“网格+网络”的模式,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呈现出资源整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新格局,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投资200余万元,在渭西办试点建设全市首家“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为网格管理员配发了智能手机,制作了统一的社区门户网站,为鳏寡孤独老人安装了一键通呼叫装置等,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社区生活遇“难题”,打个电话就解决,居民可以咨询低保、计生、保障房申请等相关政策,还可以反映社区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噪音扰民等多种事项,一些简单的问题当面就能答复,一些复杂的问题,会转交给旁边便民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问题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答复,当天之内就会得到解决,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投资180万元在西兰办试点打造的智能化服务中心,实质是电子保姆、社会服务信息网络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联合社区餐饮、医疗、维护、超市、家政等服务企业,为辖区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类服务项目。

当使用者遇到意外突发情况,可以摁下按键寻求紧急救援和帮助,高龄老人外出再也不用担心走失、迷路。此外,西兰办智能化服务中心还提供日常照顾、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法律维护和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简单来说,走到家门口发现忘带钥匙或是丢失钥匙,按下“SOS”,说明情况,即刻就有专业开锁人员上门服务;老人卧病在床、无人照顾,到了午饭时间,按下“SOS”,报上菜名就有热乎乎的饭菜送上门;想理发了,但是天冷又不想出门,有没有理发的服务呢?按下“SOS”,理发师上门,免费洗剪吹……      (秦都区委组织部:杨虎、王立光)【责任编辑:彦波】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