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三变”改革新模式,激发产业脱贫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7-09-08 点击数:25583

南郑县汉山街道办事处

“三变”改革新模式,激发产业脱贫新动能

作者:李靖


在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农村“三变”改革新模式的征途中,汉山街道办积极理清思路、找准路子、搭建平台,全力实现农村土地、劳动力和扶贫资金等资源精准配置,变“输血式”救助帮扶为“造血式”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出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新动能。

汉山街道办共有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428户3772人。2016年3个村整体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探索长效致富措施,该办系统思维谋划,打出了“11234”的脱贫攻坚组合拳,即:强化一个引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锁定一个目标(着力提高“四率一度”),依托两个载体(依托“扶贫帮扶日+”活动载体和“精准扶贫工作室”平台载体),做实三项保障(做实队伍、纪律和制度保障),围绕四个带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带动、经营主体捆绑带动、全域旅游引领带动)。按照这一整体布局,该办从发挥贫困户存量资产效益最大化入手,在破解贫困户资金少、资源零散、集聚效益差上做文章,积极探索贫困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子。

一、牵住村扶贫合作社这个“牛鼻子”,在重点解决“谁来做”的问题上下功夫。

今年通过学习留坝扶贫互助合作社的成功经验,2017年7月该办在3个贫困村均成立了扶贫合作社,由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下设8-10个发展和服务组,由村三委成员、乡土人才、致富能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为合作社各服务组组长。同时,积极吸纳贫困户为会员,建立新型团队关系,结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对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评估认定,以股权形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聚集发展要素,激活发展潜能,推动农村加速发展。使扶贫合作社在党支部这块响亮的金字招牌下,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群众优势,着力打造一支扶贫路上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二、用好扶贫资金这块“酵头子”,在重点解决“缺钱做”的问题上下功夫。

在实现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上,该办利用县上下拨的30万元扶贫资金,积极整合村互助资金协会和农商银行在村设立的双基联动工作站这两个融资平台。围绕破解过去银行和互助资金协会有资金不敢贷,贫困户没项目不愿贷的现实困境,3个贫困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村资源禀赋和群众产业基础,选定产业发展项目,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县上下拨的产业奖补资金、贫困户在互助资金协会借款、贫困户在双基联动工作的扶贫贷款、贫困户的土地、房屋“折股量化”给贫困户,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入股农民每年取得不低于6%的分红,3年后还本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目前,3个村均确定了扶贫主导产业,以此引领和带动贫困户“依托大树来乘凉”。汉山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流转土地36亩,建设猕猴桃产业园区,吸纳30户贫困户以产业资金和土地入股,园区建成后交由大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托管经营;陶家湾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流转土地40亩,建设小龙虾养殖基地,吸纳25户贫困户入股。目前,园区土地流转已到位,虾苗已完成订购,塘库建设将于9月30日前全面完工;白家湾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流转86.9亩土地,吸纳33户贫困户,发展果树种植及珍珠鸡养殖项目。有了基地和项目,资金跟进落地有了根,把贫困户的闲钱变活钱,闲置资源聚沙成塔,百炼成钢、淬火成材,贫困户有了信心,产业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有了保障,改变了过去产业奖补资金撒“胡椒面”、雨过地皮湿的局面,实现了资金使用精准、产业效益突出的预定发展目标。

三、捂紧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在重点解决“大鱼吃小鱼”的问题上下功夫。

为了避免贫困户带资、带物入股合作社后收益被挤占、稀释,该办多措并举,不断做强贫困户致富保障,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一方面,着力强化资源管理。对“折股量化”的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登记备案、评估认定,由街道办财政审计所派出专业会计对合作社的资产进行评估,贫困户会员、股东进行评议,在公示无异议后,为贫困户颁发股权证,保障持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科学进行利益分配。贫困户的收益分红采取固定利率分红和收益分红2种分红模式,贫困户固定利率年收益不低于6%,收益分红在6%的基础上根据经营状况一事一议。同时,对会员、股东与产业合作社、村扶贫合作社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进行合理调配,按照会员、股东分7成,产业合作社留2成作为滚动结余,给村扶贫合作社交1成的分配方式,确保各方利益与责任均衡。大汉山旅游开发公司流转汉山村土地,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5万元;吸纳8户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20万元入股,贫困户每年可获得股金6%的保底分红;与13户贫困户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每月实现增收700元以上。陶家湾村扶贫互助合作社牵头,由产业发展组与竹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流转土地40亩,建设扶贫产业园,吸纳25户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养殖小龙虾。目前,已完成竹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资产评估,正在实施贫困户折股量化,预计将于9月中旬给合作社会员核发股权证,实现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利益链接,推动贫困户发展脱贫致富产业。    【责任编辑:彦星】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