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旬邑县马栏镇北坡子村:贫困户张玉海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4-29 点击数:631946

 通讯员  穆永利

北坡子村位于马栏镇驻地东南角1公里处,是马栏镇的典型贫困村,该村地势平坦,主要种植玉米产业,但是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后劲不足,发展特色产业,搞特色养殖,就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捷径。该村贫困户张玉海就是从中走出来的一员。

张玉海,现年50岁,家里四口人,妻子身患残疾,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沉重的家务劳动,经济负担无形就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2014年村上干部在入户摸底排查走访当中发现了张玉海的情况,村上召开研究会议,将张玉海家纳入了建档立卡帮扶贫困户,作为产业帮扶的对象。后来,上级扶贫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与该村对接的帮扶单位咸阳烟草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村上,迅速投入精准帮扶工作当中,村上汇报了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并重点将张玉海家情况向工作队做了介绍,帮扶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了该户情况后,因户施策,制定了发展特色养殖帮助该户的发展路子。        

  打消顾虑 积极投身特色养殖

张玉海起初有些忧虑,“赔了扎么办?!”一直在他的传统思想里打转转,心情如热锅上的蚂蚁,左右难受。驻村帮扶干部知道情况后,多次上门入户与他促膝攀谈交流沟通做工作,鼓励他不要害怕项目失败,资金缺位,要大胆干,会帮助他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张玉海在帮扶干部的耐心与真诚感召下,最终将愿意养殖奶山羊的想法告诉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队第一时间就将2000元的养殖奶山羊启动资金送到了他的手里,张玉海颤抖的手里握着奶山羊养殖启动资金,一时语塞,心里激动极了。没过多久,村上通知他专项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打到了他的“一折通”账户上了。张玉海在自家院落里搞养殖的干劲越来越大,脱贫的心情越来越强烈。

资金和地方问题解决了,很快,张玉海的奶山羊养殖场地建成了。由最初的5只羊苗发展到了19只,自从下决心认准这个致富路子以后,张玉海家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他总是在羊舍奔波忙碌,晴天赶坡放羊,雨天在圈舍里集中喂养,经过一家人的悉心照管,奶山羊一茬一茬茁莊成长。

           不怕吃苦 科学管理增加收入

买羊容易养羊难。张玉海深知:要养好羊,没有一定的科学管理技术不行。包括奶山羊的饲料喂养、疾病预防、圈内卫生等等都需要科学管理,需要科学技术和知识。他有养殖困难,就积极联系镇畜牧站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有空闲时间,他也来村上阅览室借阅有关养殖奶山羊的书籍查看,增长养殖知识和才干。天天去羊舍转悠也是他的必修课。清理圈舍卫生,整理圈舍杂物,查看奶山羊长势,记录生长情况,对每只山羊了然于胸。由于他的细心,饲养的山羊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的病害。他以不拍吃苦,一心想致富的信念,在养殖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了产值产量。2016年后季搞养殖以来,根据市场行情,到2020年,张玉海累计奶山羊存栏18只,出栏16只,累计实现经济收入3.6万余元。收入上的改观,帮扶工作队的扶持,坚定了张玉海发展特色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斗志。

            饮水思源 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逐渐的,张玉海迈向了脱贫的道路,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但是他没有忘记一路过来,正是党的扶贫政策,正是村上‘四支队伍’的关心与支持。饮水思源,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表示,“我家的脱贫路离不开大家,我想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致富,传授致富经验,也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张玉海将自己学到的养殖知识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学的养羊技术。只要是贫困群众愿意询问咨询,他都耐心地毫无保留的给予解答和传授,传授养殖技术,和各种常见病防治技术,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

张玉海谈到创业时的艰辛,每每总是由衷地对旁人说,“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村上四支队伍”的关心指导,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今天的好局面、好精神、好生活。”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他表示,我家的脱贫路离不开大家,我想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致富,传授致富经,也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通讯员  穆永利)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