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文苑

甘肃正宁黄帝冢访古

发布时间:2023-05-08 来源:凤凰传媒网 点击数:726107



文/曹焕荣


黄帝冢位在子午岭深处、甘肃省正宁县五顷塬与二顷塬结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早先这里古木参天,松柏罩顶。至今高大雄伟,欲与天齐,云蒸霞蔚,气象葱茏。古冢凸起犹如圆珠,东西山道蜿蜒,俯视地形如二龙戏珠。七分仙气,三分神秘,不由顿生高山仰止的肃穆崇敬之感。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仙人坟”,典籍上记载的“黄帝冢”,被专家、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确定的“自昔乘龙去未还”的“黄帝升仙处”。站在黄帝冢前,心潮逐浪,浮想联翩,似有千言万语要倾吐:欲与苍天对话,大地对话,和子午岭对话,与黄帝冢对话。

为什么叫“黄帝冢”,而不称之为“黄帝陵”呢?“冢”是隆起的坟墓。郑玄注《周礼·春官·序官》“冢人”为:“冢,封土为丘垅,象冢而为之。”《水经注》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在秦代以前,人们称黄帝的墓地为冢。正宁黄帝冢即是秦以前的人们就称谓、祭奠、沿袭下来的。而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有说是由“庙”演化为“陵”。当时的黄帝庙遍布天下,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西门的黄帝庙香火尤为鼎盛。黄陵县原名中部县,中部县轩辕庙至今存有明太祖的“祭文碑”。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才将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正宁黄帝冢则早在《史记》中就有确凿记载。

仰望黄帝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冢前正宁县人民政府树一通“黄帝冢”碑,碑的背面敬刻黄帝的土德详瑞、千古流芳的丰功伟绩。民国14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曾记述“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

  为了颂扬黄帝赫赫功绩,传承民族奋发精神,正宁县成立了黄帝文化研究学会,创办了《黄帝文化》会刊,主旨与国务院批准的甘肃省文化创新工程中的陇东开发始祖文化、省市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旅游开发线路一致。黄帝文化研究认为,黄帝葬于正宁,史有明载、物有确证、代有所传、世有认同。

所谓史有明载,是指历代史书、地方志均有记载。如,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首次记载:“ 黄帝崩,葬桥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明确说明:“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南北朝时期编纂的《魏书·地理志》记载:“阳周有桥山、黄帝冢。”唐代李泰编纂的《括地志》进一步说明:“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唐代历史学家杜佑编纂的《通典》也记载:“宁州罗川县:汉阳周县,今县城是。后魏为显州,隋改为罗川,天宝初改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处。”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子午山,亦曰桥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宋代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桥山,一名子午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

所谓物有确证,是指宋代的《大宋宁州真宁县承天观之碑》碑文中有两句话:“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真宁县的百姓崇尚忠孝节义之风,精勤五谷稼穑之事。在这里,抬头就能看到轩辕黄帝的墓丘,原本就是有熊故国得道和发迹的故土。周朝的祖先建立豳国、划疆而治之时,此地是其中的一部分,成为公刘积德行善的乐园。随后,明嘉靖《庆阳府志》、清乾隆《正宁县志》、民国《正宁县志》均有黄帝冢在正宁的记载。

所谓代有所传,是指自明代后,许多文人墨客的诗作对此也有所反映,如李梦阳的“衣冠万国后,辙迹四方心”、李文中的“神皋御气留弓剑,云路仙踪寄佩环”、强晟的“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折遇兰的“黄帝何年归碧落,至今陵邑锁秋梧”等,都为黄帝葬在正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所谓世有认同,是指从1993年起,以庆阳师专教授张耀民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先后发表了《黄帝冢原址考》(一论、再论、三论)、《黄帝冢原址实地考察记》,《黄帝生葬地考》、《再论黄帝冢在正宁》,兰州大学教授陈兴鹏的《黄帝冢在正宁的历史地理辨析》以及《从正史对黄陵县、正宁县的记载看黄帝冢在正宁县的必然性》《黄帝文化在正宁的文化遗存》等论文,力倡“黄帝冢甘肃正宁说”,在史学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从正宁出土的大量文物和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遗存,也为黄帝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坚实土壤。轩辕氏族部落生存和走过的脚印——正宁境内出土了大量的丰富的仰韶文化。黄帝冢所在的桥山(子午岭),位于陕北和陇东之中的正宁,秦直道沿桥山的分水岭从南向北,途经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全程295公里。据地质学家考定,庆阳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物沉积丰富,如发掘出的环江翼龙,黄河古象等。 特别是庆阳南佐遗址,这是一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为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单位。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总面积大约600万平方米。仅“九台”围绕的核心区就有约30万平方米,是距今5000年左右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早期国家起源的重大突破。南佐遗址很有可能就是黄帝部落的政治中心,这里就是黄帝都城。因为这山、塬、梁、峁、河、川兼备的黄土高原,很适宜于黄帝氏族的生存、壮大和发展。黄帝冢和以桥(后周改守黄帝陵的子孙桥氏为乔氏)为名的南桥、柴桥、桥家塬、乔坡等和龙池、龙嘴、龙头、东龙头、西龙头、南龙头等地名,都说明黄帝部族在这一带活动过的足迹。值得一提的是宫家川东坪遗址。该遗址1976年冬出土的尖底瓶、葫芦瓶、钵、盆、夹砂罐、壶等多达三十多件,其中人面纹葫芦瓶和绘黑彩鱼纹图案的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存,为国家一级文物。有专家考证,黄帝就是生活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代。中央美院教授、著名民俗学家、民间艺术研究专家靳之林先生认为,瓶的正面画着男性图象,人面的眼睛睁开;背面为女性图象,人面的眼睛闭上。眼睛的一线为阴,为月,为牝;眼睛一点为阳,为日,为牡,为男性。二者同绘于葫芦瓶上,寓意男阳女阴交合,母体葫芦诞生生命。也是“万物所生,造于太一, 化于阴阳”的阴阳合体宇宙之神。宇宙之神的眼睛闭起来是夜,是月,是阴;睁开来是昼,是日,是阳。以双目为太阳或一为太阳,一为月亮的观念,在中国古文献记载是很多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经史》卷一,引《三五历记》)“左眼为日,右眼为月。”“中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由此可见这个人类万物生命的始祖神、宇宙之神,就是这个人格化的“人面”。在原始社会族群观念中,葫芦显然是混沌宇宙的母体。二者同绘于葫芦瓶上,寓意男阳女阴交合,母体葫芦诞生生命。在中国古文献记载中是很 多的。 中国本源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就是宇宙。人头为天,脚为地,天圆地方,顶天立地,通天通地。所有的冠都与通天有关,头部又自成宙宇,头额为天,下颌为地,鼻子是宇宙中央通天通地的生命之树。如果深入到民俗文化创造者群体的民俗社会生活和民俗艺术符号之中,破译这“天书”密码,就会找到它是一个由此升华为阴阳相合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哲学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这个符号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遥远的6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的大门,隐约看到黄帝部落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生命意识和观念文化,这个祖先的标识(标志、族徽、图腾崇拜物)至今还作为民间文化的剪纸、香包如《葫芦香包》、《葫芦娃》、《鱼枕》、《双鱼枕》、《娃娃针葫芦》等存活在正宁民间民俗文化之中。

龙,民间最初观念是一种大蛇,是在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代,龙的形象已经出现在黄帝氏族使用的器物上,距今约五六千年。龙是先民用特定观念组装起来的马头鹿角、蛇身、鬣尾、鸡爪、鱼的鳞和须。“能兴风雨、利万物。”《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左传·韶公十七年》载: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桓公五年》载:“龙见而雩。”《淮南子·天文训》云,“龙举而景云属。”都说明“黄帝龙体”的龙以云纪。龙,是黄帝氏族的图腾。在文化含义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是力量和祥瑞的象征,用以赐福人类,寄托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龙,作为一种观念符号,正宁民间有广泛运用。传说龙生九子,囚牛,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叭蝮、睚眥、椒图。它们不成龙,各有所好,又以其好所用不同。由龙演化出好多造型、纹饰,如团龙(居中),夔龙拱壁(绘壁上),龙抓珠(用于桌腿、门柱等),拐子龙,龙花拐子,二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民间至今还有很多龙的传说故事,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是龙的传人。

正宁民间节日和民间故事浓郁地反映出黄帝氏族时代的文化色彩。正宁民俗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是一个涵盖面广、内涵深刻的文化宝库,交融现代人文风采,又深藏着远古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轩辕氏族时代他们的生存、生活情况,能透析他们的喜怒哀乐及其精神风采,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龙,轩辕黄帝氏族的图腾,龙寓意盛世详瑞,和谐、高贵和光明,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体。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舞龙耍狮,庆祝一番。正月十五挂龙灯,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睁眼。这天村民们起个大早,首先搬开硙子上扇,意在不要叫龙受压抑,有的地方硙子为龙头,又把龙当做农业文明的春神,惊蛰在即,春意萌动。龙的寓意方方面面,黄帝后裔称“龙的传人”;手擀的面条叫龙须面;宴会有“龙眼肉”,“龙虎斗”;文明的饮酒叫“龙饮”;拄的拐杖有龙头拐杖;坐椅有龙头椅;布置窑洞贴窗花《龙娃》、炕围花《云潮五蛛龙》;结婚做龙凤枕;夏天扇九龙扇;演戏的杂配角叫“跑龙套”;耍社火有“龙摆尾”,“挂龙灯”,“跑龙船”;书法高手称“龙飞凤舞”;贺寿祝“龙凤呈祥”;双生子女叫“龙凤胎”;如意的女婿称“乘龙快婿”;寄希望于孩子叫“望子成龙”;斗志旺盛称“龙马精神”;平步青云为“鲤鱼跳龙门”;皇帝为“龙体”,后裔称“龙子龙孙”;套棺材盖叫“合龙口”;庙多为“龙王庙”;神泉奉为“龙池”;天不下雨是“龙主旱”;悬风叫“龙卷风”;争强好胜为“龙虎斗”……且不说正宁还有那么多以龙命名的地名。龙,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此,由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新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编的《黄帝故里志》,专门列出专页对“正宁黄帝冢”予以介绍。陕西省的许多有识之士私下也很认同,建议陕西、甘肃两省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实现双赢。正宁县政府已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了《中华黄帝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拨了专项资金,启动了开发并建成了黄帝功德厅等一期建设工程。

黄帝,是中华文明始祖,为五帝之首,在位百年,功绩卓著,万世敬仰。黄帝少典之子,母名附宝,有峤(乔)氏之女。姬姓,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幼时聪明异常,见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年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为有熊部落集团的首领,兴起于陕甘桥山一带,然后发展到中原地区。轩辕黄帝以土德的祥瑞,实行德政,在研究气候,测量土地,种植五谷,安抚百姓的同时,整治军队,操练士卒,治服诸侯侵扰,又建城邑,宿兵营,率军队同炎帝交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大战涿鹿之野,终于击杀蚩尤。正如《黄帝四经》里说的那样,“圣人举事也,合於天地,顺於民,祥於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这一义举,和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军事手段,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合符,即符节相合。古代以竹、木或玉作为符信,后来还以铁、铜为符信。分为两半,各执其一,检验相合,叫“合符”)。黄帝与十二部族首领合符,使万国归一。“万国合,而勉神山川封禅与多为焉。”黄帝统一各部族后画野分疆,“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置农官,置刑官,置祭祀官,奠定了后来的“井田制”基础;提倡政神分离,奠定了宗教不参与政治的制度基础。传说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衣裳、指南车、历数、宫室、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开创了中华文明。于右任先生《黄帝功德记》考信:黄帝有四个妃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到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十二个姓,子孙蔓延祖国各地,所封之国有七十国。今日的汉、蒙、回、藏、羌、苗、黎、满、朝鲜等至今说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陈云曾题词,“黄帝子孙不忘始祖。”毛泽东祭黄帝祭文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黄帝冢为什么叫“衣冠冢?”《史记·孝武本纪》说:“‘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舄,本义为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引申为鞋的通称。黄帝冢前曾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我们在文物普查时,当地群众也说见过这样的碑。现碑亦无迹可寻。

那么,黄帝冢有没有守陵人?经实地考察,正宁黄帝冢所在地的五顷塬和二顷塬实系“五姓塬”和“二姓塬”的转音。传说五顷塬原来只有五户人家,且是五个姓氏;二姓塬只有两户人家,是两个姓氏。二姓或五姓,是陵户人数,就是黄帝陵的守陵人。历代守陵户数都有定制。《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以为氏。”《路史》又云“黄帝姬姓,子孙守桥山。”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等等,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后稷承袭了姬姓,他的后代后来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数以国名、封邑、以及父祖的名号为姓氏,所以后来姬姓反而不多了,现在五顷塬和二顷塬一带,姬姓很少。

  岁月更替,世事沧桑,五座丘陵老是不变的绿,不凋的翠,年年月月,生机蓬勃,月月岁岁,生气盎然,成了永远不老的守墓者。

文/曹焕荣


黄帝冢位在子午岭深处、甘肃省正宁县五顷塬与二顷塬结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早先这里古木参天,松柏罩顶。至今高大雄伟,欲与天齐,云蒸霞蔚,气象葱茏。古冢凸起犹如圆珠,东西山道蜿蜒,俯视地形如二龙戏珠。七分仙气,三分神秘,不由顿生高山仰止的肃穆崇敬之感。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仙人坟”,典籍上记载的“黄帝冢”,被专家、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确定的“自昔乘龙去未还”的“黄帝升仙处”。站在黄帝冢前,心潮逐浪,浮想联翩,似有千言万语要倾吐:欲与苍天对话,大地对话,和子午岭对话,与黄帝冢对话。

为什么叫“黄帝冢”,而不称之为“黄帝陵”呢?“冢”是隆起的坟墓。郑玄注《周礼·春官·序官》“冢人”为:“冢,封土为丘垅,象冢而为之。”《水经注》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在秦代以前,人们称黄帝的墓地为冢。正宁黄帝冢即是秦以前的人们就称谓、祭奠、沿袭下来的。而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有说是由“庙”演化为“陵”。当时的黄帝庙遍布天下,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西门的黄帝庙香火尤为鼎盛。黄陵县原名中部县,中部县轩辕庙至今存有明太祖的“祭文碑”。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才将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正宁黄帝冢则早在《史记》中就有确凿记载。

仰望黄帝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冢前正宁县人民政府树一通“黄帝冢”碑,碑的背面敬刻黄帝的土德详瑞、千古流芳的丰功伟绩。民国14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曾记述“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

  为了颂扬黄帝赫赫功绩,传承民族奋发精神,正宁县成立了黄帝文化研究学会,创办了《黄帝文化》会刊,主旨与国务院批准的甘肃省文化创新工程中的陇东开发始祖文化、省市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旅游开发线路一致。黄帝文化研究认为,黄帝葬于正宁,史有明载、物有确证、代有所传、世有认同。

所谓史有明载,是指历代史书、地方志均有记载。如,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首次记载:“ 黄帝崩,葬桥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明确说明:“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南北朝时期编纂的《魏书·地理志》记载:“阳周有桥山、黄帝冢。”唐代李泰编纂的《括地志》进一步说明:“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唐代历史学家杜佑编纂的《通典》也记载:“宁州罗川县:汉阳周县,今县城是。后魏为显州,隋改为罗川,天宝初改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处。”唐代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子午山,亦曰桥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宋代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桥山,一名子午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

所谓物有确证,是指宋代的《大宋宁州真宁县承天观之碑》碑文中有两句话:“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真宁县的百姓崇尚忠孝节义之风,精勤五谷稼穑之事。在这里,抬头就能看到轩辕黄帝的墓丘,原本就是有熊故国得道和发迹的故土。周朝的祖先建立豳国、划疆而治之时,此地是其中的一部分,成为公刘积德行善的乐园。随后,明嘉靖《庆阳府志》、清乾隆《正宁县志》、民国《正宁县志》均有黄帝冢在正宁的记载。

所谓代有所传,是指自明代后,许多文人墨客的诗作对此也有所反映,如李梦阳的“衣冠万国后,辙迹四方心”、李文中的“神皋御气留弓剑,云路仙踪寄佩环”、强晟的“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折遇兰的“黄帝何年归碧落,至今陵邑锁秋梧”等,都为黄帝葬在正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所谓世有认同,是指从1993年起,以庆阳师专教授张耀民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先后发表了《黄帝冢原址考》(一论、再论、三论)、《黄帝冢原址实地考察记》,《黄帝生葬地考》、《再论黄帝冢在正宁》,兰州大学教授陈兴鹏的《黄帝冢在正宁的历史地理辨析》以及《从正史对黄陵县、正宁县的记载看黄帝冢在正宁县的必然性》《黄帝文化在正宁的文化遗存》等论文,力倡“黄帝冢甘肃正宁说”,在史学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从正宁出土的大量文物和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遗存,也为黄帝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坚实土壤。轩辕氏族部落生存和走过的脚印——正宁境内出土了大量的丰富的仰韶文化。黄帝冢所在的桥山(子午岭),位于陕北和陇东之中的正宁,秦直道沿桥山的分水岭从南向北,途经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全程295公里。据地质学家考定,庆阳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物沉积丰富,如发掘出的环江翼龙,黄河古象等。 特别是庆阳南佐遗址,这是一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为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单位。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总面积大约600万平方米。仅“九台”围绕的核心区就有约30万平方米,是距今5000年左右最大的聚落遗址之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早期国家起源的重大突破。南佐遗址很有可能就是黄帝部落的政治中心,这里就是黄帝都城。因为这山、塬、梁、峁、河、川兼备的黄土高原,很适宜于黄帝氏族的生存、壮大和发展。黄帝冢和以桥(后周改守黄帝陵的子孙桥氏为乔氏)为名的南桥、柴桥、桥家塬、乔坡等和龙池、龙嘴、龙头、东龙头、西龙头、南龙头等地名,都说明黄帝部族在这一带活动过的足迹。值得一提的是宫家川东坪遗址。该遗址1976年冬出土的尖底瓶、葫芦瓶、钵、盆、夹砂罐、壶等多达三十多件,其中人面纹葫芦瓶和绘黑彩鱼纹图案的彩陶盆,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典型遗存,为国家一级文物。有专家考证,黄帝就是生活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代。中央美院教授、著名民俗学家、民间艺术研究专家靳之林先生认为,瓶的正面画着男性图象,人面的眼睛睁开;背面为女性图象,人面的眼睛闭上。眼睛的一线为阴,为月,为牝;眼睛一点为阳,为日,为牡,为男性。二者同绘于葫芦瓶上,寓意男阳女阴交合,母体葫芦诞生生命。也是“万物所生,造于太一, 化于阴阳”的阴阳合体宇宙之神。宇宙之神的眼睛闭起来是夜,是月,是阴;睁开来是昼,是日,是阳。以双目为太阳或一为太阳,一为月亮的观念,在中国古文献记载是很多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经史》卷一,引《三五历记》)“左眼为日,右眼为月。”“中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由此可见这个人类万物生命的始祖神、宇宙之神,就是这个人格化的“人面”。在原始社会族群观念中,葫芦显然是混沌宇宙的母体。二者同绘于葫芦瓶上,寓意男阳女阴交合,母体葫芦诞生生命。在中国古文献记载中是很 多的。 中国本源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就是宇宙。人头为天,脚为地,天圆地方,顶天立地,通天通地。所有的冠都与通天有关,头部又自成宙宇,头额为天,下颌为地,鼻子是宇宙中央通天通地的生命之树。如果深入到民俗文化创造者群体的民俗社会生活和民俗艺术符号之中,破译这“天书”密码,就会找到它是一个由此升华为阴阳相合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哲学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这个符号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遥远的6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的大门,隐约看到黄帝部落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生命意识和观念文化,这个祖先的标识(标志、族徽、图腾崇拜物)至今还作为民间文化的剪纸、香包如《葫芦香包》、《葫芦娃》、《鱼枕》、《双鱼枕》、《娃娃针葫芦》等存活在正宁民间民俗文化之中。

龙,民间最初观念是一种大蛇,是在神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代,龙的形象已经出现在黄帝氏族使用的器物上,距今约五六千年。龙是先民用特定观念组装起来的马头鹿角、蛇身、鬣尾、鸡爪、鱼的鳞和须。“能兴风雨、利万物。”《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左传·韶公十七年》载: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桓公五年》载:“龙见而雩。”《淮南子·天文训》云,“龙举而景云属。”都说明“黄帝龙体”的龙以云纪。龙,是黄帝氏族的图腾。在文化含义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是力量和祥瑞的象征,用以赐福人类,寄托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龙,作为一种观念符号,正宁民间有广泛运用。传说龙生九子,囚牛,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叭蝮、睚眥、椒图。它们不成龙,各有所好,又以其好所用不同。由龙演化出好多造型、纹饰,如团龙(居中),夔龙拱壁(绘壁上),龙抓珠(用于桌腿、门柱等),拐子龙,龙花拐子,二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民间至今还有很多龙的传说故事,生动地演绎着我们是龙的传人。

正宁民间节日和民间故事浓郁地反映出黄帝氏族时代的文化色彩。正宁民俗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是一个涵盖面广、内涵深刻的文化宝库,交融现代人文风采,又深藏着远古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轩辕氏族时代他们的生存、生活情况,能透析他们的喜怒哀乐及其精神风采,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龙,轩辕黄帝氏族的图腾,龙寓意盛世详瑞,和谐、高贵和光明,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体。每逢过年过节,人们都要舞龙耍狮,庆祝一番。正月十五挂龙灯,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睁眼。这天村民们起个大早,首先搬开硙子上扇,意在不要叫龙受压抑,有的地方硙子为龙头,又把龙当做农业文明的春神,惊蛰在即,春意萌动。龙的寓意方方面面,黄帝后裔称“龙的传人”;手擀的面条叫龙须面;宴会有“龙眼肉”,“龙虎斗”;文明的饮酒叫“龙饮”;拄的拐杖有龙头拐杖;坐椅有龙头椅;布置窑洞贴窗花《龙娃》、炕围花《云潮五蛛龙》;结婚做龙凤枕;夏天扇九龙扇;演戏的杂配角叫“跑龙套”;耍社火有“龙摆尾”,“挂龙灯”,“跑龙船”;书法高手称“龙飞凤舞”;贺寿祝“龙凤呈祥”;双生子女叫“龙凤胎”;如意的女婿称“乘龙快婿”;寄希望于孩子叫“望子成龙”;斗志旺盛称“龙马精神”;平步青云为“鲤鱼跳龙门”;皇帝为“龙体”,后裔称“龙子龙孙”;套棺材盖叫“合龙口”;庙多为“龙王庙”;神泉奉为“龙池”;天不下雨是“龙主旱”;悬风叫“龙卷风”;争强好胜为“龙虎斗”……且不说正宁还有那么多以龙命名的地名。龙,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此,由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新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编的《黄帝故里志》,专门列出专页对“正宁黄帝冢”予以介绍。陕西省的许多有识之士私下也很认同,建议陕西、甘肃两省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实现双赢。正宁县政府已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了《中华黄帝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拨了专项资金,启动了开发并建成了黄帝功德厅等一期建设工程。

黄帝,是中华文明始祖,为五帝之首,在位百年,功绩卓著,万世敬仰。黄帝少典之子,母名附宝,有峤(乔)氏之女。姬姓,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幼时聪明异常,见识渊博,才华出众,成年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为有熊部落集团的首领,兴起于陕甘桥山一带,然后发展到中原地区。轩辕黄帝以土德的祥瑞,实行德政,在研究气候,测量土地,种植五谷,安抚百姓的同时,整治军队,操练士卒,治服诸侯侵扰,又建城邑,宿兵营,率军队同炎帝交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大战涿鹿之野,终于击杀蚩尤。正如《黄帝四经》里说的那样,“圣人举事也,合於天地,顺於民,祥於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这一义举,和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军事手段,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合符,即符节相合。古代以竹、木或玉作为符信,后来还以铁、铜为符信。分为两半,各执其一,检验相合,叫“合符”)。黄帝与十二部族首领合符,使万国归一。“万国合,而勉神山川封禅与多为焉。”黄帝统一各部族后画野分疆,“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置农官,置刑官,置祭祀官,奠定了后来的“井田制”基础;提倡政神分离,奠定了宗教不参与政治的制度基础。传说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衣裳、指南车、历数、宫室、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开创了中华文明。于右任先生《黄帝功德记》考信:黄帝有四个妃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分别得到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十二个姓,子孙蔓延祖国各地,所封之国有七十国。今日的汉、蒙、回、藏、羌、苗、黎、满、朝鲜等至今说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陈云曾题词,“黄帝子孙不忘始祖。”毛泽东祭黄帝祭文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黄帝冢为什么叫“衣冠冢?”《史记·孝武本纪》说:“‘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舄,本义为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引申为鞋的通称。黄帝冢前曾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我们在文物普查时,当地群众也说见过这样的碑。现碑亦无迹可寻。

那么,黄帝冢有没有守陵人?经实地考察,正宁黄帝冢所在地的五顷塬和二顷塬实系“五姓塬”和“二姓塬”的转音。传说五顷塬原来只有五户人家,且是五个姓氏;二姓塬只有两户人家,是两个姓氏。二姓或五姓,是陵户人数,就是黄帝陵的守陵人。历代守陵户数都有定制。《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以为氏。”《路史》又云“黄帝姬姓,子孙守桥山。”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等等,都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后稷承袭了姬姓,他的后代后来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数以国名、封邑、以及父祖的名号为姓氏,所以后来姬姓反而不多了,现在五顷塬和二顷塬一带,姬姓很少。

  岁月更替,世事沧桑,五座丘陵老是不变的绿,不凋的翠,年年月月,生机蓬勃,月月岁岁,生气盎然,成了永远不老的守墓者。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